新课改背景下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因素的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教师论文,新课改论文,角色论文,因素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85年以来,教育部进行了几次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补充、修订,直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的诞生。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实现改革之目的,高中英语教师需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在教学行为上,应大胆地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具体到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真实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语言交际活动。相应地,教师角色应从以往的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语言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并未真正采用交际教学途径来组织教学,教师的角色也并未从真正意义上有所转变(Hui,1997;Yu,2001;Zhang,2005;张惠玲、章传文,2006)。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究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
二、文献回顾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Hui,1997;Yu,2001;Carless,2003;Hu,2003;Zhang,2005;刘兴民,2004;王冬梅,2004)开始关注影响我国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因素。其中,Zhang(2005)分析指出,教师本身素质、教学能力及对交际教学法的理解程度阻碍了教师有效实施交际教学法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此,其他研究者也有相似的发现,认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是影响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因素(张惠玲、章传文,2006)。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态度(Carless,2003)、参与课程改革的意愿程度、教师的知识体系(王冬梅,2004)以及教师的语言交际能力(Yu,2001)等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交际教学途径在课堂上的有效实施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国内外研究者还发现,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角色转换。学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Zhang,2005)、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的流利程度(Carless,2003)以及师生代沟(张惠玲、章传文,2006)等。此外,Hu(2003)研究发现,地域的差异使学生在英语流利程度、课堂表现、语言学习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可见,地域差异所造成的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也是影响教师角色转换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对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外,研究者还发现教师所处的微观环境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教师实现其角色转换的因素。微观环境包括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和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Richards & Rodgers(2000)认为,课堂上语言交际活动的实施需要教师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教学资源和足够的课堂时间。但是,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安排紧(王冬梅,2004),特别是班容量大等因素交叉影响着交际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从而导致教师角色不能转变(Hui,1997)。同时,教师所在的学校课程改革力度不够,教师个人的英语教学创新又得不到领导以及评价体系的支持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角色转换(Zhan,2010;Zhang,2005;刘兴民,2004)。
研究者还发现,我国英语教师在实施从西方引介过来的教学法的过程中,受到我国已有的教育、文化等观念的潜在影响。Zhang(2005)分析指出,影响教师角色转换的宏观因素包括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官方课程设置的缺陷、对交际教学法宣传不足、应试教育体系制约等。对此,Hui(1997)、Yu(2001)的观点和Zhang(2005)不谋而合。其他学者也对此得出相似的研究结论,认为经费、制度和模式、社会经济因素、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现阶段的教育评价体系等影响着教师角色的转变(王冬梅,2004;刘兴民,2004;张惠玲、章传文,2006)。
纵观国内外有关影响英语教师角色转换因素的研究现状,所涉及的影响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但从研究对象上看,大多数研究者集中在对大城市英语教师的研究,而对中小城市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相对较少。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学生英语素质迥异(Hu,2003)。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英语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影响中小城市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以期更好地使学生从新课改中最终受益。
平顶山市,是河南省中南部的地级市,总人口约390万。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建设上都相对落后,可以作为中小城市的代表。平顶山叶县一高是一所县级普通重点高中,无论是在师资建设还是教学水平上,都可以看做是普通高中的代表。因此,本文将平顶山叶县一高的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过程
访谈,作为定性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即时性的特点。通过访谈可以进入受访者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观念,从而得到第一手的鲜活资料(文秋芳,2004)。因此,本文采用了访谈来探究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
为探究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研究者先后对平顶山叶县一高的五名英语教师分别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电话或面对面的半开放式访谈。为体现区分度并获得翔实的数据资料,研究者分别从年龄、性别、教龄三个方面选择了访谈对象。其中,王静、周若和张翠三位是30岁以下的女教师,教龄均在5年以下,她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可以作为青年教师的典型代表;而孟林和刘园具有10年左右教学经验,可以作为中老年教师的典型代表(见表1)。
半开放式访谈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1)与新课改之前相比,目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角色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2)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哪些因素影响了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为什么?
访谈虽然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展开,但是研究者依据受访者的教学经验和受访反应,访谈时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在组织这些问题时,力图使其清晰、简洁并具有可操作性(文秋芳,2004)。所有访谈均在受访者感觉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以便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声。为使受访教师更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访谈均以汉语进行。
在征得受访者允许的情况下,研究者对访谈进行了全程录音,并将录音逐字进行了转写,转写资料共计12000多字。随后,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两位研究者分别阅读了转写资料,并独立进行了主题辨认和共性总结。经过比对,发现两者对主题辨认的一致性达到85%以上。通过进一步探讨,研究者一致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成为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
四、发现与讨论
1.教师自身因素
从访谈数据分析中发现,受访教师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他们对课程改革缺乏足够的信心,他们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仍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语言知识传授上。受访者反映平顶山市每所学校基本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那些新的未知的东西,有的老师不太敢尝试”(张翠)。
除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足够的信心外,受访教师还反映,教师缺乏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用教师的话说,就是“教师自身意识没有确立,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这个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周若)。教师仍然固守着已有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教师角色“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为就自己的经历来说,在课堂上老师还是领导着学生就这样走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的较少”(刘园)。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扮演着语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不是学生语言交际活动的促进者。所以,教师本身的因素制约着教师角色的转变。
老师本身也是阻碍新课改推行的一个障碍,一个主要力量。相当一部分老师包括一部分相对年轻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认为这个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孟林)
所以,教育改革的“新”的理念和教师“旧”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不一致,产生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这一发现呼应了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即教育改革环境下的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Hui,1997;Yu,2001;Zhang,2005;张惠玲、章传文,2006)。之所以很多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受访教师解释说,这除了教师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远远落后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外,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教师陈旧的知识体系。
很多老教师和一部分年轻教师在英语的造诣、理解、知识方面有不足本身就是一种缺陷。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握住先进的理念去进一步提高自己。(孟林)
而教师业务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则需要教师不断进行个人学习。但是在访谈中,教师又反映,好多教师缺乏培训的机会。
老师的培训根本就没有做,关于新课程理念的推行都没有做,很多老师接触不到这一块。(所以)也不存在教师角色的转换,(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压根儿就没有这个概念。(刘园)
从以上研究结果发现,位于中小城市的高中英语教师,如同我国其他地方的教师一样,整体素质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师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知之不多。相当多的教师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后,视野不开阔,思维定势严重(张惠玲、章传文,2006),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正是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必要的培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很难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2.学生因素
从访谈数据分析看,受访教师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生英语水平也是影响教师课堂角色转变的潜在因素之一。相对而言,“(中小城市的)同学接触英语的时间,相比大城市来说,一般要晚得多,一般就是在初中一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孟林)。很自然,中小城市的学生在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使得教师在组织语言交际活动时无从下手。
由于学生们的基础不太好,如果想给他们弄一个情景,做一些小组活动的话,他们就是感觉有点吃力……(王静)
这一发现印证了其他学者的研究。地域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语言学习策略、课堂表现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显著差异(Hu,2003),导致中小城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很难转变。
除此之外,由于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存在,学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便注重学习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等内容,教师很少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面对这样的生源时,高中英语教师很难扭转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可见,“学生(校)的生源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上课”(刘园)。由于学生英语素质较差,老师在课堂上很难组织学生去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小组活动。“如果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真能转变的话,要从中小学一步步抓起,到高中阶段学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做起来要容易很多。”(王静)
这一发现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不谋而合。由于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以及地域差异而造成的学生英语流利程度、课堂表现、语言学习策略的显著差异,导致教师在课堂组织上无从下手,致使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很难真正实施交际教学途径(Zhang,2005),从而很难实现教师角色的彻底转变。由此可见,学生英语水平也是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
3.现行教育评价体系因素
从访谈数据分析来看,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受访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仍然是高考。从学校角度而言,“只要高考这个大的方向不变,学校还是看重升学率的”(王静)。而且,很多学校对教师实行量化管理,量化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级和奖惩直接挂钩。而量化中占比重最大的部分,还是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就高中教学而言,考试成绩尤其体现在高考的成绩上,更确切地说是体现在升学率上,而新课改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高考如果不进行改革,新课改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周若)
所以,目前新课程改革导致了这样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国家轰轰烈烈地推行新课改;另一方面学校却扎扎实实地抓应试。受访教师解释了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
因为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高考的存在决定了同学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会说,能听懂,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得到分数,通过高考这个桥梁改变自己的命运。(孟林)
在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学生的升学压力更大。“高考这个选拔体系让大家挤破头去考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怎么可能放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呢?”(刘园)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肯定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导的”(张翠)。所以,无论是从学校还是学生方面,高考无形中限制了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可见,高考是影响新课改执行的关键,是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因素。
4.地区差异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从东部到西部、南部到北部,无不存在着地域的差异,被访教师也从不同程度谈到了这一点: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体现在教育发展方面。以河南为例,河南处于相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师资力量等相对较弱。(孟林)
由于地区差异,中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也正如Hu(2005)指出的,语言教育水平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北部和南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在于发达地区在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方面远远优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访谈教师也提到:“由于地区差异,城市和一些偏远的地区各方面软硬件的设施,是不太一样的。”(刘园)
地区差异不仅导致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上的巨大差距,而且学生英语素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地区差异,城市和一些偏远地区学生的(英语)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影响到教学。”(刘园)中小城市的生源英语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
综上所述,教师自身因素、学生因素、现行教育评价体系和地区差异是限制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瓶颈,是改变教师角色的突破口。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首先,提供给教师更多参加职业发展活动的机会。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多数教师缺乏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的经验。尽管国家意识到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并不完全到位。建议教育部门给高中英语教师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结合各地教学实际,针对本地区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引导建立并维系校内、校际职业学习团体(展素贤、郑佳,2010),鼓励教师在平等、合作、交流的群体文化中,共同反思和分享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此外,还应指导高中英语教师采用合适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大班教学中,吸引那些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语言交际活动中来。
其次,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调整。从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为了保证学生得高分,尤其是提高升学率,高中英语教师通常围绕高考来进行教学活动。很显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没有转换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笔者认为,由于高考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反拨”(washback)作用,现行的高考制度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唯有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实施交际教学途径,实现其角色的完全转换,最终使学生受益。
最后,国家、社会应逐步缩小由于地域差异而导致的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异。众所周知,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及乡镇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师资水平、学生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悬殊很大。为了缩小由于地域差异引起的教育不平衡,国家应实行倾斜政策,保证处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课程改革的成果。
尽管研究者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几个因素,但本研究还存在局限性。由于时间限制,研究过程中只对同一学校的五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后续研究应该扩大研究对象,对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学校的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访谈。此外,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采用多种研究方式,如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手段,以使研究成果能够为新课改提供更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