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陈少东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陈少东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5

摘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但是,在隧道开挖施工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因素、施工工艺因素等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地面沉降问题,影响工程建设安全,因此,对隧道开挖沉降及控制要点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对此,本文首先对隧道施工中的浅埋暗挖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隧道开挖施工中地面沉降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工艺及地面沉降控制措施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浅埋深挖法;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

引言

目前,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日趋完善,在隧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隧道施工中,在实际施工中,会引起地下岩层的硬度。不良影响,甚至需要多次开挖,因此容易造成地面沉降问题,危及工程。周边建筑的施工与居民的安全。因此,浅埋暗挖法在隧道开挖中的应用模式及地基沉降控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

某地铁工程左线暗挖隧道下穿正在营业的某酒店北楼(7F)玻璃幕墙建筑,该酒店上部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立面为玻璃幕墙,下部为条形基础,地基采用满排灰土挤密桩。左线暗挖隧道全长39.33m,采用马蹄形断面,开挖断面6.38(宽)m×6.77(高)m,上下台阶法施工,中间设临时横撑。超前支护为108mm大管棚+42mm超前小导管,由于距建筑物较近,止水采用WSS注浆止水工艺。根据勘察报告显示,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4-2古土壤和4-1-2-1老黄土(水下),隧道拱顶上方存在3-1-3饱和软黄土。其中老黄土(水下):可塑,局部软塑,土质均匀。饱和软黄土:软塑,土质较差。在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若支护不利,可能发生沉降超标甚至坍塌等灾害,对上方的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

2、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原则

2.1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的原理

浅埋暗挖法在工程期间往往采用复合衬砌的模式,将技术的基本原理确定为新奥法施工技术,其优势之处在于初期支护期间承担了所有的荷载,随之二衬主要是出于安全、防水、美观等问题的考虑,因此二衬亦在结构受力中承担了特殊荷载。在隧道施工正式开始之前还要采取多种辅助手段对工程支护的围岩进行二次加固,保证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经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证明,隧道施工中采取的浅埋暗挖法的施工位置都是在地层中的柔软区域进行施工,这些区域围岩的自身承受能力也不会很高,所以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地层沉降,在工程开始时就要对支护刚度进行大量的投入,保证工程质量。

2.2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法的施工原则

总的来说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最主要的就是地面影响的最小化和快速施工的原则,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适合地层施工的条件较差,就要采用必要的辅助手段进行施工,这里值得注重就是这些辅助手段的选择,在不同条件下的地层中的工程辅助手段也是不一样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还应该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人是隧道施工工程的第一要义,只有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所保障,才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施工速度;施工过程中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的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反映,不能隐瞒不报,工程质量检测是最重要的一道保障线;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不能提前或者延误,注意施工的准确性问题。在隧道施工中采用浅埋暗挖法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这几个方面的原则,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用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特性

3.1支护工作需尽早

浅埋暗挖法在地层表面下沉的概率很大。为实际施工做好准备工作。除了结构的硬度和刚度外,还必须结合施工现场,保证隧道的强度,防止施工现场发生地表变形。

3.2容易造成地表变形

浅埋暗挖施工主要是由深到浅、地表和施工面,隧道与隧道之间的覆盖层较其他深部薄。由于实际应用,工人容易引起表面变形。在工作中,应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进行地表变形的控制,特别是避免城市网格埋置的地方和附近建筑物的基础沉降,避免安全事故和交通不便。

4、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要点

4.1开挖方法

城市与壁山隧道大断面台阶法一般选择,导坑法和坑法双导墙施工;通常山隧道是由台阶法施工;城市地铁站、停车场、柱洞法、侧洞法或孔法城市建设跨隧道土地;在附近区域的一般隧道由上台阶开挖法或短台阶法选择。在大断面浅埋隧道中,必须避免全断面开挖。同时进行施工,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积极采用挖掘机或人工开挖。如果选择爆破开挖,选择短进尺、弱爆破,对爆破震动进行监测的必要条件,爆破进尺一般不超过一米。

4.2支护方式

运用浅埋暗挖法对隧道进行支护,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叠式衬砌的支护方式,依据实际的施工需求与施工环境,主要的支护方式有三种:第一,在最初的时候对其进行支护的结构是承载了施工整体的作用力,为之后的支护奠定基础;第二,一次支护与二次支护进行合力承载;第三,初始期的支护只是运用在施工阶段的暂时支撑,之后的支护架构是为了承载整体作用力。为了保障支护架构的牢固性,可以在支护形成之后,进行简单的测试,对其不断完善,来获得最佳效果。

5、浅埋暗挖法隧道地面沉降控制的措施

5.1挖掘过程中的控制

在隧道挖掘的施工过程中,挖掘的过程要科学合理的控制,要时刻观察挖掘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沉降,如果产生了沉降的现象,要及时地采取措施对地层进行处理或者根据隧道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措施的补救工作。对底层进行处理就是根据实际施工地方的地层的具体情况,使地层的硬性提高或者改变,从而改变、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地层运动;对隧道自身采取的措施就是在进行隧道工程的施工时,运用一些减少地面沉降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来达到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问题。

5.2改善土体的特性

隧道挖掘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对隧道的局部地方的土体进行特殊技术的处理,使其更加牢固,来控制施工地层的沉降。这样做的有利之处就是不仅可以在隧道挖掘工程进行后自然地形成拱,而且还可以改善土体的特质,使土质变硬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深层注浆、超前注浆的方法使土质变硬来改进土体的特质,以达到加固土体的效果。还可以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在注浆的过程中选择注浆的方式,比如化学浆液、纯水泥浆或者是双液浆等。

5.3根据施工地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台阶法,由于各项工程的施工位置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运用的台阶法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预留成型的核心土是台阶法的重要应力,因此在使用台阶法进行施工前,应该对施工位置的地层情况进行分析,在进行台阶长度的选取时应该结合分析的结果来进行。

5.4提高施工的效率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工程按时顺利地完成,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在隧道施工的工作效率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要在严格遵守施工的规定进行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地减少施工的时间,从而,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层应力的释放,那么地层内部位置的变化幅度也会相应的减小,可以更好地控制隧道施工的整个过程。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及在实际施工中对地面沉降的控制,需要掌握相关原理,掌握精确技术。施工操作及控制沉降的有效措施,可进一步促进隧道的应用。工程与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颜展翔.浅谈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6(18):179-180.

[2]魏冬.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6(03):175.

[3]陈杰飞.建筑物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1):54-55.

论文作者:陈少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陈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