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研究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是“创新”。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研究生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来源,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的强弱。然而,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尚显不足,其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中提出,人的创新能力除了悟性和记忆力外,创新素质至关重要。他认为,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①好奇心和兴趣;②直觉和洞察力;③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④人文素质(注:朱清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1~3)。
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为五种能力,即自学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前沿把握能力(注:瞿海东,陈慰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29)。
根据现有的一些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较难把握创新能力与能力、智力等概念的区别,对其构成要素的分析也多为文字上的描述,难以做客观的判断。因此,对研究生创新能力高、低的判断,有人主张根据研究生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研究成果,特别是毕业论文)来做出。
对于毕业论文的创新性,有关学术机构有相应的阐述。美国研究生院协会在《博士论文的作用与性质》中是这样阐述的:首创性问题(originality),就其一般意义而言,“首创”指前人没有做过的研究,或者创造了新知识的研究(注:美国研究生院协会课题组;赵炬明译.博士论文的作用与性质(节选).高教探索快报(复旦大学内部资料),110期)。耶鲁大学文理研究生院对毕业论文也有类似的阐述:毕业论文须证明学生掌握了相关信息资源与方法,并能为此领域的知识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original contribution)。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可以是发现了重要的新信息,完成了一种新的综合,发展了新理论或新方法,或者把已有方法应用于新的研究材料之中(注:刘凡丰译.耶鲁大学文理研究生院研究生手册.http://www.yale.edu/academics/,2003-10-11)。
根据上述关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涵义分析,比较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总体上尚显不足。
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论文产出最多的部门,2002年高等学校发表论文数占我国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总数的77.76%(注:高等学校集中了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的三分之二.http://www.sts.org.cn/nwdt/gndt/document/015.htm,2003-12-15);高等学校同时也是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主要力量。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总体上是不强的。
目前,在一些博士生人数较多的培养单位,以博士生为核心的研究生群体,已成为这些培养单位科研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生力军(注:博士生培养工作调查汇总小组.博士生培养工作调查总结.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4):5)。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75%以上的科研项目都由在读研究生参与完成。因此,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强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这支“生力军”的创新能力不足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者以弗尔德曼(Feldeman)创新能力维度划分理论为工具,对上海市在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位于[85,100]这个闭区间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博士生仅占总样本的15%不到(见下图),由此可以推断博士研究生总体的创新水平不高(注:王力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及科研院所调研的探索.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附图
创新能力分值(百分制)
注:纵坐标表示该区间的人数(单位:位),横坐标表示个体的创新能力个性心理倾向性表现值(百分制)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中得到初步说明。
1.科研实践参与度低
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中,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但是,从教育部71所直属高校研究与发展课题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研究不够广泛(见表1)。
表1 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情况
占研究生在校
年份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合计 生总数比例%
2000 12027
20583
7035
3964522
2001 17468
23546
8631
52337
23.34
2002 19109
28355
13897
61361
21.73
数据来源: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2001年、200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同样,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见表2)。
表2 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课题情况
年份 研究与发展
其他科占研究生在校生
成果应用
技服务
合计
总数的比例(%)
2000
2611
200746182.63
2001
5417
541310830
4.83
2002
6319
812514444
5.11
数据来源: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2001年、200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2.国际学术榜论文数量偏少
学术论文的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知识生产力的重要尺度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比如,1998年北京大学发表SCI论文970篇,2003年达2217篇;1998年复旦大学发表SCI论文528篇,2003年达1245篇(注:八所高校发表论文被SCI收录情况统计.http://www.fudan.edu.cn/services/sta-article/scie.htm,2005-07-06)。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1996年哈佛大学发表SCI论文8342篇,1998年8158篇,1999年8474篇,2003年7220篇。1998年东京大学发表SCI论文5751篇,2003年为7113篇。
从博士生发表论文情况可以看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实状况。有学者分析指出,首届1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平均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9篇,其中一部分被SCI、Ei等收录(注:刘桔等.从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看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29)。2003年有研究者对上海市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5.1%的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没有公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见表3)(注:王力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及科研院所调研的探索.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表3 上海市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抽样统计
学科类别
选项 文科
理科
工科
医科
合计
未发表
49 102
144
39334
53.8%
48.8% 42.1% 39.8%
45.1%
1~2篇
26 54
64
36180
28.6%
25.8% 18.7% 36.7%
24.3%
3~5篇
15 36
92
21164
16.5%
17.2% 26.9% 21.4%
22.2%
6篇以上
1 17
42
2 62
1.1%
8.1%
12.3% 2.0%
8.4%
合计 91 209
342
9874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学术成果质量不高
知识创新能力不足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真正表现一篇论文内在价值的是它的被引用次数,真正表现一个学科在世界科学中学术影响力的是它的篇均被引用次数。从1993年到2003年,美国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为12.31,而我国只有2.95,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6)。
据美国科学情报所(ISI)提供的ISIEssentialScience Indicators 1993~2003年数据库中的机构排名(此排名根据被引用情况进行,必须是在某领域中总被引次数在前1%的机构才能进入排名榜)摘编的数据(见表4)显示:我国顶尖高校论文被引用次数和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较大差距。
表4 有关高校论文被引用情况国际比较
国家
高校名称 论文数 被引用次数
每篇论文平均
(地区)
(篇)
排名
(次)
排名
被引用次数
美国
哈佛大学 79843
3
2043008
1
25.59
日本
东京大学 59411
4
628830
13
10.58
英国
剑桥大学 38328
18
573044
19
14.95
巴西
圣保罗大学
19575
89
96400
265
4.92
韩国
国立汉城大学
18519
98
89550
287
4.84
新加坡
国立新加坡大学 18479
99
90398
281
4.89
中国台湾 国立台湾大学
18305
101
93833
273
5.13
印度
印度工学院
18055
106
52266
447
2.89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 12317
191
67566
362
5.49
中国
清华大学 11024
215
24254
744
2.20
中国
北京大学 10696
226
32797
623
3.07
中国
南京大学 9732
257
30693
644
3.15
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996
318
25177
730
3.15
从英国《泰晤士高教》(增刊)2004年11月5日发表的世界大学二百强排名可看出(注:Martin Ince.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The Times Higher(Education Supplement),2004:3~5),对88个国家的1300所大学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显示,在研究成果被引用方面,中国重点大学的得分偏低(数据摘录见表5)。
表5 世界200强大学研究成果被引用情况比较
排 研究成果被引 排
研究成果被引
名 学校名校用(满分400) 名
学校名校
用(满分400)
1 哈佛大学
243
9
普林斯顿大学 133
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69
10
苏黎世理工学院
266
3 麻省理工学院 221
17
北京大学
3
4 加州理工学院 400
62
清华大学
3
5 牛津大学
45
15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6 剑桥大学
46
192
南京大学
7
7 斯坦福大学
197
196
复旦大学
4
8 耶鲁大学
81
以上两组数据,无论是“论文被引用次数”、“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还是“研究成果被引用”得分,都客观地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创新水平,也客观地反映了一所学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状况。国内高校在上述指标上与世界前沿的差距,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2002年9月,教育部抽查了24所试办研究生院高校的120篇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得票率只有28.8%(注: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7)。专家分析表明,在评选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送选论文中,各项指标在高分数段的比例均未超过50%,说明获得专家一致肯定的论文不多,论文反映出的“选题意义”和“科研能力”两项指标评价最好;而表征创新性的“理论方法上的创新”和“创新性成果及效益”两项指标得分在低分数段(<75分)比例最大,在高分数段(≥90分)比例最小,说明创新性是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的薄弱环节(见表6)(注:刘桔等.从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看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29)。
表6 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参评论文在各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
通讯评议结果
二级指标简称
<75分 75~89分 ≥90分
份数 比例
份数 比例
份数 比例
选题意义
259 9.6%
1117 41.4%
1322 49.0%
论文综述
234 8.7%
1374 50.9%
1090 40.4%
理论、方法上的创新
371 13.7%
1238 45.9%
1089 40.4%
创新成果和效益390 14.5%
1387 51.4%
921
34.1%
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
171 6.4%
1266 46.9%
1261 46.7%
科研能力
167 6.2%
1211 44.9%
1320 48.9%
写作能力
203 7.5%
1190 44.1%
1305 48.4%
1999至2004年的6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共评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91篇。根据“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评选工作原则,最近几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均未评满100篇,表明真正符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标准的论文数量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4.原创性成果稀少
创新能力的最高体现是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凭原创性的博士学位论文而折桂。一般而言,能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往往都是学科前沿的课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具有挑战性和原创性,其学术价值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所以,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情况,是衡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从近几年我国入选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来看,有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引起了同行专家的关注。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博士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外引起关注,在Science上被引用4次;南京大学祝世宁博士,在Science发表论文两篇,影响极大。但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研究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还是极少数。我们从上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见表7)。
表7 1999~2002年在读博士生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论文的情况
学校
Science
Nature
合计
哈佛大学
203 184387
剑桥大学
39 104143
东京大学
63 66 129
北京大学
3 1 4
南京大学
3 0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2 4
复旦大学
2 1 3
浙江大学
0 1 1
清华大学
0 0 0
(1998~2002年的统计数据)只统计Science和Nature中文献类型为“Article”、“Letter”、“Review”的论文单位,且不区分第一作者和合作者。资料来源:http://www.utop.com/
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院长们认为,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研究生还是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批判的眼光对教师授课的内容提出问题的能力;许多研究生倾向于将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简单地重复或移植到自己的论文中,或者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稍加推演或论证,或者证实已有成果的正确性,论文作者本人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对论文课题独到的见解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这样就使得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注:何德忠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4(1):28)。有人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表现概括为“四个简单”:①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②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③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④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注:瞿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2(10):70)。以上学者的这些论述,都深刻地指出了研究生的研究与探索缺乏原创性的现实。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是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向上发展就不可想像。”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所在,以便研究应对之策,尽快加强和提升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