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所以对于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而对建筑施工用原材料质量控制的一项必要措施就是质量检测。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1.建筑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与检测程序及方法
1.1 关于建筑材料试验项目的确定
检测试验项目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根据使用的单位类别不同所检测的材料性能应将常规性能与特殊性能区分检测,以适应在施工中遇到的不同工艺不同温湿度环境对材料的要求,如水泥的使用上在砼搅拌站常遇到“等米下锅”的情况,水泥要随到随用,所以水泥的检测需增设快测的项目,而对于配置砼用于水泥,常规检测则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细度或比表面积;砼粗细骨料,按常规检测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总之所检测项目必须根据工程设置文件,技术规范和施工图要求检测相应项目。
1.2关于建筑材料样品的抽取
我国现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中对各种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检测,在取样代表数量、部位、方法上都有相应的规定。取样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其需要针对不同批次的材料进行不同模块的取样,保证其取样的数量性及其随机性,这需要满足取样的数量工作需要,针对其取样部位及其方位进行试验的开展,从而保证取样数量的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优化[1]。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既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及方法批次也要按规定进行,因此,样品的抽取是否具有代表性关系到这批材料的质量。一般随机抽样可分为三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主要建筑材料的抽样批量、数量及方法需要参见相应的规范要求。
1.3关于基本环境对于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
进行环境温度及其湿度的控制是必要的,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温度的高低对材料的强度的影响很大。标准规范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只有严格遵守规定按操作步骤执行,试验结果才有代表性。满足当下施工环境的要求,保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测,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参考性。比如对防水卷材不同温度下进行抽样试验,18℃环境温度下的材料抗拉强度比标准23℃环境下的抗拉强度高出了3.5%[2]。从这一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温度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时,应该严格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1.4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结论的处理
按照相关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是必要的,但是关于检测结论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不同,加上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及外界条件的影响,检测结果难免出现误差。按误差来源,可分为设备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按误差性质,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和综合误差。需要注意的是误差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这就要求检测人员熟悉业务,提高水平,控制误差,接近真实值。对于检测出来数据的处理,必须参考相关规定进行,有效数值的保留必须遵照相关标准规定。根据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对最尾数字进行保留或舍弃。拉伊达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等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应该掌握。
2.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分析
2.1政府要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体系
政府工作人员要深入建筑行业基层,理解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施工建设中建筑材料的相关质量问题,对当前的法律法规进行查漏补缺,建立和完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体系,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规格提供可靠、有效的法律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单位要制定和完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施工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相关合同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在委托监理、材料采购和施工承包等合同中要对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规格进行明确、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并注明材料出现问题是各负责方的责任、义务和解决办法等等。
2.3进场前的材料质量控制
对进场前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择、采购上。建设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购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人员的设计要求进行规格和数量的选择。对不同厂家的材料进行质量的比较和筛选,仔细查看厂家的生产资质、规模,产品的质量证书、规格、品种和价格,按照货比三家的原则,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口碑较好、有产品质量资质且价格合理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并向厂家索取产品的出厂合格证等资料。
2.4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到场的建筑材料的数量、规格、品种、强度等级、型号、商标和生产厂家等方面与事前所要求的进行检查和对比。向厂家索取材料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并检查进场材料的生产批号、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是否与其承诺相符[3]。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现场抽样检测,对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予以更换或退回,绝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环节,以便从程序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5进场后的材料质量控制
对建筑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主要指的是材料的库存。施工单位要在完成建筑材料的审批合格后,将材料存放进施工现场。在材料库存时,要根据建筑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厂家、编号等进行分别堆放和登记,每类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以便于工作人员存取。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要进行专门的存放,同时还要安排专人进行材料的管理,以避免出现使用上的混乱。
3、如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1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净化建筑材料市场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政策,使部门执法和质量检测时都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同时,要加大对建筑材料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伪劣建筑材料的生产、销售窝点、途径和行为,净化建筑材料市场。施工单位也要积极、大力的配合相关监督主管部门做好施工材料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不按国家标准规范验收、现场抽样检测不认真、验收资料虚假、残缺等违规行为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和使用的标准。
3.2加强对人员的素质培训
施工单位要聘请专业人员定期的对建筑材料相关的质量检测人员、库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和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员工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施工技术能力,尤其是要提高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和水平。并使他们熟悉和掌握先进的新建筑材料的特点、规格和质量技术要求,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材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和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关联,它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材质量的依据和必要手段,也是发展建筑科学技术,直接保证工程质量产品优劣的重要措施。对材料的严格检测与控制并建立和加强质量监控机制,规范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白俊峰.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数据采集[D].吉林大学2016.
[2] 李鸿鹏,房新民.浅析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
[3] 梁卫.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策略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16)
论文作者:刘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误差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数量论文; 规格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