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至关重要,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故障检测以及控制,研究该装置实现功能的计数原理及装置自身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意义重大,希望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和功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种类;解决措施
引言
通过对继电保护常见事故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引发继电保护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种,继电保护事故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为此,除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常发的继电保护事故问题进行有效防治之外,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从人员操作、设备运行以及性能监控等几个方面入手,从根源上避免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这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1继电保护的特点
继电保护的特点主要分为三点:(1)可靠性,就是指继电保护在运行中保持最基本的维护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责任,但是在日常的应用中继电系统通常会因为自身技术的不完善和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继电系统发生故障,反而影响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断优化继电保护的内部系统,提高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增强系统的可靠性。(2)速动性,就是指当继电保护发生故障时,故障警报的速度,只有保障了继电保护的速动性,才能够在发生重大电网故障时,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示警,为维修工作带来了便利,减少了故障的影响范围。(3)灵敏性,由于继电保护内部系统各个设备都不从属于同一工作技术,有各自的工作性质,当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灵敏的辨别各设备的核心技术,在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后,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问题的处理,避免故障影响的扩大,有利于维护工作的开展。
2继电保护的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
2.1电流互感饱和故障
当设备终端的负荷过大时,会使得电力系统中的电流过大,从而导致出现短路的现象。当电路出现短路时产生的电流最高可达到电流互感器单次额定电流的100倍,由于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和短路电流大小存在着联系,当电路中的电流出现电流互感饱和状态时,二次电流也会受此影响而不再产生,进而使得电流保护装置出现拒动的现象,导致断电的产生。
2.2抗干扰问题
继电保护中的微机保护缺乏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致使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继电保护问题。如,在微机附近使用无线通讯设备和对讲机时均可能导致微机元件产生逻辑误动现象,最终引发继电保护事故问题。在对以往的继电保护事故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现场完成焊接操作时所产生的高频信号会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微机会做出跳闸保护反应,进而影响继电保护的实用性。
2.3插件绝缘问题
电力系统中的微机保护装置在设置时需要面临高密度的布线问题,具有较高的集成度,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绝缘隐患问题。一旦插件绝缘性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导电现象的发生,最终引发微机保护故障。影响插件绝缘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插件绝缘质量低下和外界因素干扰是主要问题,同时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尘埃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构建成一条导电通道,对微机保护装置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对继电保护性能造成影响。
3解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的措施
3.1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安装管理
为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工作,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安装质量尤为重要,因此,要求电力单位加强安装作业管理,具体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落实:首先,做好继电保护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单位应结合电力网络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论证分析,确定合理的继电保护点,确保各电力线路均处在保护之下。其次,注重继电设备质量检查。一方面,采购知名企业生产的继电保护产品,认真检查硬件设备合格证书。另一方面,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要求技术人员认真核对相关参数,观察继电保护设备外观是否受损,严格按照安装说明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的规范性,确保各线路连接的正确性、牢固性。最后,加强继电保护设备安装监督。为保证继电设备各细节安装到位,电力单位应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深入到安装现场进行监督,及时指出安装人员的不足之处,确保继电保护各安装参数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3.2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维护质量
认真落实日常维护工作,可及时发现与排除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的隐患,为其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因此,电力单位应保证维护工作质量,尤其应认真落实以下内容:首先,完善继电保护维护工作制度。电力单位应结合继电保护设备现有维护制度情况,认真分析制度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改与完善维护工作内容,明确维护工作各人员职责。同时,为督促维护人员认真、自觉落实维护工作,电力单位应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不断鞭策维护人员再接再厉,保证维护工作的全面性,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细节。其次,做好继电保护维护工作部署。为保证维护工作高效完成,及时发现、排除影响继电保护稳定运行的因素,电力单位应结合辖区电力线路实际,做好维护工作部署,制定合理的维护工作计划,保证维护工作全面、稳步推进。最后,注重继电保护维护工作总结。电力单位应鼓励维护人员做好维护工作总结,分析与研究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讨论,采取高效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维护工作质量与效率。
3.3提高相关技术人员专业水平
人为因素是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单位应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其给继电保护稳定运行的影响。一方面,做好继电保护装置安装技术交底工作。为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质量,安装作业前,电力单位应组织安装人员做好充分的技术交底工作,明确不同设备安装要求、安装规范以及安装作业中应注意的细节。另外,加强安装人员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继电保护的重要性,认真、负责的履行安装职责。另一方面,定期组织维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活动。考虑到引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较多,为保证维护人员能及时发现与排除不良因素,电力单位应定期组织维护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讲解维护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技巧与方法,不断提高维护人员专业水平。
3.4优化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环境
为防止外界环境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稳定运行,电力单位应注重优化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环境,为其正常稳定、安全运行做好铺垫,具体应认真落实以下内容:一方面,设计继电保护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避免将继电保护设备安装在高温、潮湿环境中。同时,安装防尘、防潮保护罩,避免继电保护设备内部元件被灰尘腐蚀。固定继电保护设备时应做好防振工作,避免继电保护设备内部元件因振动而损坏。另一方面,维护工作时,维护人员应明确继电保护相关设备安装位置,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如发现存在严重影响继电保护运行的因素,电力单位应及时制定迁移方案,更换继电保护设备位置,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确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结束语
分析电力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及特点在减少继电保护中经常出现的故障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电力企业稳定发展也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提出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效避免以往电力系统中发生的不可控制的故障,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稳定性,促进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继电保护能够在应用中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世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9,52.
[2]林鹏程.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不稳定因素与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168.
[3]范中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7(31):49-50.
论文作者:文朝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论文; 单位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