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3CA热点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论文_杨斌1,孙瑞2,高宁2

PIK3CA热点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论文_杨斌1,孙瑞2,高宁2

1.山西省肿瘤医院外科特需病区 太原 030013;2.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太原 030013

【摘 要】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基因热点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9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石蜡组织标本,提取肿瘤组织DNA,对第9外显子和第20外显子上5种热点突变进行PCR扩增,检测PIK3CA基因的突变状态。结果 96例乳腺癌组织中检测到PIK3CA突变26例,突变率27.08%。以20外显子H1047R突变为主,突变率12.50%。同时检测到H1047L突变8例,E545K突变4例,E542K突变1例及H1047L和E545K双突变1例。PIK3CA 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ER/PR表达水平和HER-2表达状态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中PIK3CA基因突变频率较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PIK3CA;基因突变;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激素水平异常、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等多种机制有关。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组织中PIK3CA基因热点突变区域的检测,探讨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原发性乳腺癌组织标本96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医师确诊为乳腺癌并行ER、PR和HE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获得剩余标本可满足基因检测需要。标本类型: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79例,导管原位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其他类型4例。患者年龄30~75(51.10±10.46)岁,中位年龄51岁;男性1例,女性95例。

1.2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6~24 h,常规标准自动脱水,石蜡包埋,用于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法)、IHC和PCR检测。(1)IHC:选用正电荷载玻片,切片厚度3 μm,65 ℃烤片1 h。运用Ventana全自动IHC染色设备检测ER、PR及HER2蛋白表达。(2)PCR:视组织大小不同切取8 μm厚切片4~20片,经二甲苯脱蜡及无水乙醇洗涤后,对照HE染色片将肿瘤组织部位刮入1.5 ml Eppendorf管中。使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样品DNA分离试剂盒(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取DNA。使用人类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PIK3CA第9外显子和第20外显子上5种热点突变(包括H1047R、H1047L、E542K、E545K和E545D),具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免疫组化判定标准

ER及PR判定标准:≥1%的肿瘤细胞核呈现不同程度的着色时,即为阳性;整张切片中<1%的肿瘤细胞核呈现不同程度的着色或完全无着色为阴性。HER2判定标准:0:无染色或≤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不完整的、微弱的细胞膜染色;1+:>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不完整的、微弱的细胞膜染色;2+:>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不完整和/或弱至中等强度的细胞膜染色;或者≤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强而完整的细胞膜染色;3+:>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强而完整的细胞膜染色。IHC 3+为HER2阳性;IHC 0和1+为HER2阴性。IHC 2+病例应选取不同的组织块重新检测,或经FISH检测确认。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IK3CA基因热点突变状态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IK3CA基因热点突变检测结果

96例乳腺癌组织中检测到PIK3CA突变26例,突变率27.08%。其中第9外显子突变5例,包括E545K突变4例(4.17%),E542K突变1例(1.04%);第20外显子突变20例,包括H1047R突变12例(12.50%)和H1047L突变8例(8.33%)。其中1例患者同时发生H1047L突变和E545K突变。

2.2 PIK3CA 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PIK3CA突变与非突变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IK3CA突变更容易发生在ER、PR阳性的患者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R-2蛋白表达与PIK3CA 基因是否突变未见明显关联。

3 讨论

PIK3CA基因突变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突变之一,研究表明PIK3CA突变导致的AKT持续活化能够引发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和转化,抑制细胞凋亡,是乳腺癌发生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不同报道中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率不等,可达8-40%,在我们的研究中,检测到乳腺癌PIK3CA基因的突变率为27.08%,与大部分报道数据相似,略低于TCGA报道的突变率。我们发现第20外显子突变较第9外显子突变更加常见,与Firoz Ahmad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

PIK3CA 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报道不一。本次研究中,发现PIK3CA突变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状态都不存在相关性。这与Firoz Ahmad[1]和廖绍光[2]等的报道一致。

目前对于PIK3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认识还不够明确,结论也不一致。因此还需要更大量样本的研究,进一步分析PIK3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不同类型乳腺癌的分子特征,并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参考文献:

[1]Ahmad F,Badwe A,Verma G,et al. Molecular evaluation of PIK3CA gene mutation in breast cancer:determination of frequency,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Indian patients[J]. Med Oncol,2016,33(7):74.

[2]廖绍光,傅国平,王雅杰.上海地区妇女乳腺癌组织PIK3CA基因热点突变区域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8):1365-1367.

论文作者:杨斌1,孙瑞2,高宁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PIK3CA热点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论文_杨斌1,孙瑞2,高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