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1700
摘要:中风后继发中枢性面舌瘫患者较多,其中部分患者会遗留上睑闭合不全,口角、伸舌歪斜等情况,部分患者会自觉面部麻木、目涩流泪等症状,现对临床诊治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关键词:中枢性面瘫;闭目乏力;面神经麻痹
急性脑血管病可导致中枢性面瘫,通常支配面上部肌肉(额肌、皱眉肌及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控制,脑卒中引起的面瘫可累及面上部肌肉,表现为病灶对侧皱额、皱眉和闭目乏力,继而部分患者出现目涩流泪、面部感觉异常等情况,中风后继发中枢性面舌瘫患者较多,其中伴上睑闭合不全者,不仅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睑闭合不全,长期会影响到眼睛,可出现目涩流泪,视物不清等症状。现笔者就临床诊治经过,总结如下。
1.证候分型
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 主要表现为上睑闭合不全,目涩流泪,单侧或双侧肢体活动不利或不协调,面部麻木,似有风吹,言语不利,腰酸乏力,舌淡红,苔厚腻,脉弦滑。治疗以补益肝肾,清肝明目,化痰通络为主,方药以镇肝熄风汤合牵正散加减。肝郁脾虚,痰湿阻滞型,主要表现为上睑闭合困难,眵多质粘,肢体活动不利或不协调,面部感觉麻木,乏力,厌食,头晕,烦躁,悲哭善怒,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治疗以疏肝养血,健脾除湿,温阳逐瘀为主,方药以逍遥散合胃苓汤加减。心脾两虚,痰火扰神型,主要表现为上睑闭合乏力,目涩多眵,肢体活动乏力、不协调,甚至不敢行走,面部麻木或有烧灼感,气短乏力,失眠,时有心慌,舌淡红,苔黄腻,脉沉细。治疗以益气养血,化痰健脾为主,方药以归脾汤合温胆汤加减。
2.辨证加减
目涩流泪,患者由于上睑闭合不全,可出现目痛、白睛红赤、眼干、眼涩、眵多质粘等表现;中医辨证基础上,风痰阻滞的目偏视者,予天南星配地龙、僵蚕;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予天麻配钩藤、全蝎、地龙、僵蚕;眼部淤滞证,可予茜草配桃仁、红花、当归;目痒者,川芎配荆芥;目赤多泪者,可予菊花配蔓荆子;肝阴亏者,可予石斛配女贞子、楮实子;肝火盛,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可予决明子、青葙子、夏枯草;晶珠混浊,予密蒙花配石决明、青葙子;肝虚所致,视物昏花、目暗不明,可予密蒙花配枸杞子、菟丝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面部异常感觉 中风后面部感觉神经损伤,导致异常感觉,常见有过电感、麻木感、发凉感,笔者在甲钴胺分散片每次1片,每日3次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配合面部推拿,推拿以点穴法及指揉法为主,选穴:印堂、鱼腰、太阳、下关、地仓、颊车,每穴施以手法200次后配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选穴为印堂、双侧鱼腰、足三里、阴陵泉、手三里,透穴以下关透地仓、下关透颊车,合谷配太冲,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经治疗患者病情每多好转。
3.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某,男,50岁,于2015年12月因受风后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侧面部麻木、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就诊于天津环湖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入院后查头颈部动脉造影显示:右侧椎动脉开口狭窄;左侧椎动脉颅外段近端充盈不良,考虑血管狭窄,颈段远端部分充盈,与颈升动脉存在吻合;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右侧椎动脉颅内段末端官腔狭窄。患者2017年9月24日初诊,眼干涩难忍,睡眠差,睡而易醒,舌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舌脉特征,辨证为肝郁脾虚,阴虚痰阻,予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6g牡丹皮15g麦冬10g煅牡蛎10g黄连6g肉桂6g鳖甲15g僵蚕5g珍珠母20g,6副,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于10月1日复诊,患者诉眼干眼涩较前好转,视物较前清晰,失眠好转,追诉左侧颜面部时感发凉、麻木;并左侧额纹处似有风吹般;舌淡红,已无齿痕,苔薄白,脉弦滑微浮,辨证为:心脾两虚,气虚外感,痰阻经络,予木瓜15g煅牡蛎30g当归10g黄芪15g桂枝10g枣仁10g全蝎3g僵蚕10g防风9g石菖蒲10g。6副,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10月8日复诊,患者诉改善眼干症状不及前方,面部麻木、发凉感较前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调整治法为升阳健脾,清肝明目为主,药以鳖甲配珍珠母各10g,全蝎3g僵蚕10g防风9g石菖蒲10g化痰祛风,以鸡血藤15g当归10g活血化瘀,并以柴胡6g升麻6g升阳逐邪,6副,服药后,患者诸证好转,无眼干眼涩,偶感麻木,上睑可闭合,睡眠中可见长约1mm闭合不良,较前明显好转。
4.讨论
中风的记载始于《内经》,在治病原因上早有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半身,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正如其言,内虚在先,虚及营卫,在营则伤及血脉,精血同源,在内则为血虚精亏,肝藏血,主筋,肾主骨,生髓,故多为肢体活动不利,甚则痿软不能;髓海空虚,多为失眠、健忘、言语不能;在卫则卫外乏力,故临床可见,风邪偏中,或为左,或为右;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且易伤于上,可见头痛、头晕、意识不清;挟痰挟湿且经络不通。留于内,则舌强不语,吞咽如梗,目视变异;留于外则皱额、闭目不能,口角偏斜;日久,邪留不去,内搏于血,气血不通,瘀结不散,瘀火内生,故临床辨证,在五脏每多涉及肝、肾、心、脾之气血,且多间夹风、火、痰、湿、瘀。笔者就临床所见,伴有闭目乏力的患者,多为久病,本虚标实者多见,辨证多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心脾两虚,痰火扰神;肝郁脾虚,寒湿阻滞;根据临床证型不同,出现眼部病变每多纷杂,结合辨证,适时选药,每可获得良效;面部感觉异常,通过局部外施手法,疏通经络,活血逐瘀,配合内服全蝎、僵蚕、地龙之品,以除痰逐瘀,症状改善尤为明显。
论文作者:于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患者论文; 乏力论文; 面部论文; 僵蚕论文; 地龙论文; 全蝎论文; 麻木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