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指导策略论文_刘 榆

【摘要】社会在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家长往往只侧重于对幼儿智能的开发掌握,加上父母工作忙碌,很大一部份幼儿是在爷爷奶奶的保持、照顾下成长,且他们的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很重视。其实,自理能力对于幼儿本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手的运动可以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而是否具备自理能力,是幼儿可否独立生活的重要前提。现在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许多幼儿不会独立进餐,不会自己洗手、擦脸,不会自己解小便,穿脱简单衣服等。因此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关键词】生活自理 家长 培养 整理 能力

一、生活自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园生活中主要是以生活活动为切入口,帮助幼儿解决盥洗、入厕、进餐、午睡等生活难题。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孩子刚刚入园时是最适宜培养各种习惯的,这时养成的各种习惯最为稳固,不易改变。同时,习惯的形成也会出现波动,需要反复训练才会趋于稳定。对于只有3岁左右的小班幼儿来讲,他们已经习惯了大人的包办代替,动手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因此,培养小班幼儿的习惯先要从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

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对本班26位幼儿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表1 幼儿入园前自理能力“家长问卷”统计表

通过以上的调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的实际自理能力要高于对家长的调查结果,分析原因:

1、过度的爱护,许多应孩子去做的事,家长习惯于包办代替,亲历亲为。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也不晚。

3、怕麻烦,幼儿人园后,脱离了家长“多对一”的关注,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并受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幼儿的表现可能比家中好一些。

总之,从调查、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我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而两岁左右正是孩子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要把握好机会,通过多种方法,首先我们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建立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其次,放开手脚,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机会是学习的前提,有了机会,幼儿才有可能去动手实践。

三、对小班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教育方法的探索

在实践中,我主要从家长工作和园内教学活动这两个方面来做的。

(一)做好家长工作,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

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谈培养方法和孩子们的进步等,并传授一些教学技巧,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督促家长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少家长说:“孩子入园后,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自理能力。”

2、介绍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有些家长反映,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针对这个状况,我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我细致地向家长介绍了一些指导的方法, 通过家教学习,提高家长的育儿理念。利用家长园地介绍小窍门等方法逐步提高家长的理念,使他们掌握更多地指导幼儿的方法。例如:穿衣服时,先教幼儿分清正反,然后,反拿衣服领一披,再伸袖子就可以了。折外衣时可以说“关大门,关大门,弯弯臂,弯弯臂,点点头,弯弯腰”这样一来,不断增加了活动的情趣性,还方便孩子掌握。避免了以往那种家长生硬指导,孩子被动接受情况的发生。另外,家长们认为孩子刚开始学时兴趣浓厚,但是很快就不感兴趣了。

3、和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并定期展示

在接送幼儿的时候,多和家长交谈,共同讨论幼儿的一些问题,以求更快解决。我还利用“家长园地”,请做得好的家长介绍经验。另外,我还定期搞了两次我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展示活动,除了使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外,也了解孩子身上所存在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在成人眼里简单的问题,对三岁前的幼儿却常常意味着极大的困难。所以,面对幼儿不可避免的失败,千万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以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建立奖励机制,及时对幼儿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园内的具体措施

1、营造一个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

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家庭式的环境,给孩子母亲般的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消除紧张情感,用语言主动向教师表示入厕的需求。另外,我们的盥洗室虽然在室内,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特地准备了几个痰盂,让孩子自由选择。

2、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鼓励幼儿动手。

做中学、玩中学是孩子的天性,年龄小的孩子表现得就更明显。所以,从入园起,我就在一些日常生活中手把手地教幼儿去做,帮助幼儿解决盥洗、入厕、进餐、午睡等生活难题。根据2-3岁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游戏中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洗手边念儿歌:“湿湿手,擦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来洗一洗,一、二、三,甩三下。”幼儿较快地掌握了正确洗手的方法。

针对不爱喝水的小朋友,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让孩子主动喝水呢?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游戏,我们尝试了这样一些方法:在自然角准备了一些植物(大蒜、豆苗)、水杯等,请孩子每天给植物浇水,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孩子就发现不浇水的植物就会干渴,树叶出现枯黄,孩子们知道了喝水的重要性,开始慢慢接受并喝水了。还有如何提裤子在教幼儿穿裤子时,我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火车,去旅行,呜呜两声鸣,钻过小山洞,继续往前行。”孩子们对小火车钻山洞这一比喻可感兴趣了,都努力地穿起来。就这样,我利用这种方法教幼儿穿衣、穿鞋,孩子们可高兴了。这样,解除了孩子因学不会而产生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进步。其实,孩子已经具备了做这些事的能力,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做,入园后,有了自己动手的条件,教师再稍加指导,孩子的进步很快。所以,鼓励幼儿动手,便是成功的开始。

3、对幼儿的进步及时鼓励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

由于幼儿间的差异,所以,在提高自理能力时,有的快些,有的则慢些。但无论快慢,只要一发现幼儿的进步,我就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我觉得,能力再差的孩子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只要帮他们树立自信,他们一定会有进步的。

4、加强班内老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配合。

培养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相信每个孩子,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动作操作,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孩子的点点进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四、注重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一学期下来,家长们都有了自己的一点感触,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通过我们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幼儿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十分显著的,这种既抓家长又抓教育的方法是很有效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幼儿是否自己大便这一栏中,幼儿的进步很小,这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毕竟他们还稍小一些,在下一步的培养中,我会在这一方面加强力度。同时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比开学初有所提高,但同在幼儿园的表现比较起来,还有些差距,还应加强幼儿在家庭这方面的教育,以消除幼儿的“两面性”,我将在家长工作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小结

生活即教育是托班保教工作的重点之一,正确的培养就可以为其将来的发展在其身体、心理、智力和品德等素质奠定很好的基础。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小儿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如何使3岁左右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还需继续研究,从而更好地完成小班幼儿的保持任务。

参考文献:

 1、简乐贤《幼儿园家庭教育》同心出版社,2003

2、教育局《论文汇编》,2007

3、王淑娟 《学前教育研究》, 2001 第2期

4、张虹《幼儿教育》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出版,2006第三期

5、福建省教育厅《福建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第25期

论文作者:刘 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当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指导策略论文_刘 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