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启示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4)03-0082-05
一、俄罗斯经济成为新亮点
自苏联解体以来的12年中,俄罗斯经济走过了剧烈下降和快速复苏这样两个对比鲜明的阶段:1991~1998年连续7年的衰退和从1999年以来连续5年的回升。俄罗斯经济跌宕起伏的曲线不仅表明俄罗斯是个“谜”,也再一次告诉世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盘点一下最近几年的经济成绩单是必要的。1999~2003年俄罗斯GDP累计增长29.9%,其中,2003年GDP总值达到13.3万多亿卢布,合4652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7.3%,合人均3200美元,若考虑到公认的超过25%的影子经济情况,则俄罗斯的人均实际GDP应在4000美元之上。
在衰退过程中受打击最重的工业部门近年表现出了较强的复苏势头:1999~2001年俄工业累计增长了约27%,其中,机械工业增长了50.8%,石化工业增长49.5%,轻工业增长42.6%,森工、木材加工及纸浆增长32.1%,黑色冶金工业增长34.9%,有色工业增长33.1%,建材工业31.5%,食品增长28.5%。
2003年工业增长率达到了7.3%,其中,新兴产业,如电信业超过42%。农业形势出现明显好转,近5年农业产出年均增长4.3%。出口快速增长,2003年俄外贸总额首次达到2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5.3%,顺差596亿美元,增长28.7%。
国家预算状况良好,从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预算顺差,2002年达到49亿美元,而2003年又增加了74.5亿美元,节余全部进入国家财政稳定基金,为偿还内外债提供了有利条件。2003年,俄罗斯在支付了173亿美元外债之后,黄金外汇储备由2003年年初的478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初的840亿美元。俄外债余额也从1999年高峰时的1600亿美元下降到2003年底的1190亿美元。这样,2003年俄外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下降到27%,远低于国际上60%的警戒线标准(中国约为40%),比欧盟成员国的期望值还低一半。
卡西亚诺夫总理在2003年秋天指出,如果条件合适,现在俄罗斯可以提早归还外债。近年俄罗斯证券市场发展良好,2003年俄罗斯证券市场增长了54%,超过西欧所有证券市场的增长速度。社会投资增长升温,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达12.52,比2002年的2.6%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表明俄罗斯企业家对生产部门的投资信心大为增强。资本外流明显减少。据官方统计,2003年外逃资本仅为29亿美元,低于2000年的250亿美元、2002年的80亿美元及近10年来年均200亿美元以上的外逃规模。同时,还出现了部分外逃资本回流的现象。
卢布稳定,对外币汇率升值,12年来首次出现卢布不跌反升的现象,仅2003年卢布对美元汇率升值就达18.9%,卢布实际增值5.3%。俄罗斯居民从多年来一直拼命将卢布兑换成美元以保值的状况开始改变,美元存款减少,卢布存款增加。鉴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明显好转,2003年10月穆迪氏一次将俄罗斯主权信誉等级提高了2个级别,即由适合投机的BA2级提高到适合投资的BAA3级。从2002年美国、欧盟分别正式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到2003年9月在美国权威的A·T·科尔尼咨询公司根据全世界企业家所作的投资信心调查排名,俄罗斯在世界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的排名由2002年的第17位提升到2003年的第8位,首次进入世界最受欢迎的10大投资地之列。西方商界不仅开始议论“俄罗斯经济现象”,而且,开始大举进入俄罗斯这一新兴投资热土。可口可乐、肯德基、IKEA、LG、三星、BP等纷纷扩大对俄的投资。近两年俄罗斯吸引外资明显加速,到2003年底,俄罗斯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超过了550亿美元,其中2003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65亿美元,同比增长62%。
通货膨胀率从上年的15.1%下降到12%,预计2004年将下降到10%以下。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近几年拖欠工资和退休金的情况已经基本杜绝,在2000~2003年的4年里4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退休金平均提高90%,居民实际收入增长50%,2003年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增长达到14.5%,为同年GDP增长率的2倍,全国居民平均月工资由1992年的22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193美元,居民银行存款总额在2003年一年内翻了一番。近四年全国失业率下降了近40%,失业人数由1998年857万人下降到2002年510万人,其中,莫斯科市2002年以0.6%的失业率成为世界失业率最低和没有罢工的首都城市。
全俄贫困人口由1992年的5020万人下降到1998年3480万人和2003年的2900万人。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据2003年9月所作的俄罗斯居民消费能力的社会调查,拥有彩电的家庭从1993年的72%上升到2003年的89%,拥有微波炉和电脑的家庭从2%上升到10%,拥有录像机的家庭从5%上升到37%,拥有汽车的家庭从17%上升到22%,新兴IT产品销量激增,如手机销量在2003年一年内增长了一倍,绝对增加量在中国之后居世界第二。
自信和尊严重新回到俄罗斯人中间,俄罗斯人在最近10多年里第一次重新感觉到“终于松了一口气”。根据俄罗斯民意调查机构的询问结果,70%以上的接受询问者认为近年国家形势好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普京政府近年极力让老百姓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实惠所作出的努力感到满意,“明天会更好”取代了过去多年来一直压在人们心头的恐惧感和担忧感。
二、增长因素分析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并不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谈到俄罗斯经济近年复苏和回升的原因时,不少人认为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帮了俄罗斯的忙。应该说,作为能源大国,俄石油出口多年来一直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40%上下,是俄出口大宗商品。石油出口收入对俄罗斯预算收入和经济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仅从石油价格这一因素来分析俄经济变化则有失偏颇。如2003年俄罗斯生产石油4.2亿多吨,其中出口约2.2亿吨,2003年国际市场每桶原油平均出口价格为28.6美元多,比上年均价超出4美元左右。由此可见,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升,俄罗斯石油出口溢价收入约7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2003年出口总额的5.5%和GDP的约1.6%。所以,卡西亚诺夫总理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提高对俄罗斯2003年GDP的增长贡献度大约只有1.5个百分点,即石油涨价对GDP的增长贡献程度大约只有20%略强。俄罗斯虽然还依赖于国际行情,但不像其他产油国那样强烈,而且,这种依赖会不断减弱。只有当油价低于15美元/桶时才会对俄经济造成重创。”“在居民收入和投资增加基础上的突飞猛进的内需拉动了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使俄罗斯经济能够适应对外经济形势的恶化并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俄取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首先是得益于选择了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和有利的形势,而良好的内部因素是比良好的外部因素更为重要、影响更大的因素”。因此,把俄罗斯经济增长完全归结为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提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攀升起到了刺激经济的减震器的作用,但多年来的改革和调整措施逐步生效同样不可忽视、甚至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清晰化为经济较快的增长夯实了稳固基础。最近四年俄政府在整顿、建设和完善市场秩序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成功,首先是确立了富国强民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方针,在普京倡导下于1999年12月成立的“战略研究中心”于2000年6月制订了《俄罗斯联邦2010年前发展战略》,使国家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预测,普京总统将“市场经济和民主原则与俄罗斯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的“可控制的市场经济”理清了俄罗斯多年来的模糊发展战略,正是建立了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合理的发展规划、精心制订的工业政策和建立文明市场的努力等,夯实了经济发展格局和基础。
新型市场主体和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大批新型企业开始成长为新的市场主体,其竞争力和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积极作用逐渐体现。从1992年到2003年共有14万余家国有企业改造成私有企业或混合企业。同时,俄小企业数已经由1992年的50多万家增加到2003年的近100万家,增长了约1倍,就业人数达到1300万人,对GDP的贡献率从以前的不足10%提升到目前的20%以上,此外,注册个体产发展到近500万户。而且,一批新兴大中企业正是从个体和小企业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奠定了俄罗斯牢固的市场经济基础,使绝大多数企业真正开始按照市场需求而不是国家指令来进行资源配置和安排生产,这些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对增加就业、稳定市场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社会产出、提高投资经营效率、扩大中产阶级队伍、保障经济社会稳定等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俄罗斯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比例已经从1991年的80∶20改变为2003年的20∶80。非国有经济投资经营主体的成长使国家作为全国几乎所有企业主人的“婆婆”地位和社会投资人的角色从根本上改变了,为减少投资决策失误和人为浪费提供了可能,如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无效贷款所导致的银行巨额坏账要由国家财政买单的现象不复存在,政府除了按章征税之外对企业经营和效果不负责任。
2004年1月俄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私有或混合企业进行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和现代化的投资积极性大为提高,新的投资潮开始形成,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仅2003年就提高了7%,经济增长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取得的。同时,俄政府奉行健康的财政政策和调控债务的战略方针,建立政府稳定基金计划(到2003年底俄财政储备金达到了100亿美元),使国家减少了对原料、石油出口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成分和可预见性。此外,国有银行系统的改革、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壮大对国家经济的积极作用日益增强。2003年俄银行系统的资产同比增长超过了20%,贷款余额增长20%多,资本金超过500万欧元的商业银行大大增加,已经超过1/3,近3年银行向实业领域的贷款增加了41.7%,其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初的9.2%上升到2003年9月1日的15.3%,财务状况良好的银行超过97%,银行赢利率达到18%,是其他部门赢利率的2倍,因此,国际评级公司对俄商业银行的评价明显提高。俄联邦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阿·库德林认为,2003年的增长趋势表明俄罗斯正在“建立新的健康的经济基础,而不是扭曲的经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维克多·伊万特尔也认为,“俄罗斯摆脱了经济下滑的特殊时期,经济开始高速增长,这种增长的原因并非在于较高的石油价格,即使石油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也无法预期这种增长。这说明俄罗斯经济信用体系已经建立,有力的税收政策、合理的货币政策、平稳的预算和国内形势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法制环境完善与行政效率提高刺激了经济增长。近几年俄罗斯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因议会中亲政府党团势力大增,通过立法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修改和完善了数以千计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如通过颁布《税法典》和一系列新的税法,到2003年俄罗斯的税收政策体系已经被认为是世界最先进的税收制度之一,其税负水平也是欧洲最低的,刺激了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作为建立新型文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环,普京政府特别重视促进经济非官僚化、公正、透明。普京在2000年竞选总统时就说过,寡头垄断集团利用在俄私有化的机会神奇致富、全面形成,对俄市场经济正常健康发展造成了威胁,寡头资本主义成为俄的一大障碍。普京总统决心割除新俄罗斯肌体上的这一毒瘤。普京虽然强调不会重新私有化,但警告寡头们必须遵纪守法,不要干预政治,在条件成熟时还向包括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和霍多科夫斯基等在内的一些“问题”寡头开刀并开展打击“侵占国家财产”行为,如2003年拘留了内务部莫斯科刑侦局6名高级警官和紧急情况部的一位将军,显示了其铁腕整治经济秩序的决心。普京在2003年11月4日的讲话中说,“目前俄罗斯致力于与腐败和犯罪现象作斗争。我确信,我们的投资伙伴会明白,他们是在与可信赖的贸易伙伴合作。”近年通过有步骤地打压金融寡头,寡头干预政治、操纵经济的行为和能量已经降低,促进了俄市场经济秩序朝正常化发展。俄还在加紧推行《公司行为法典》,在2007年前使所有大中型企业的财务报表与国际标准接轨。
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因素。近3年年均超过10%的居民实际货币增长速度以及消费贷款政策的实施也激发起了新一轮消费潮,如近3年俄罗斯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而电信业等新兴消费部门的年均发展速度超过了40%,房地产业增长也很高。此外,俄居民的创业投资热情也空前高涨,2003年12.5%的投资增长率表明,经过多年的中断,投资重新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这是最近世界银行专家对俄罗斯经济增长因素的评价。
三、几点启示
考察俄罗斯近10多年的衰退和复兴的历程、剖析其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路径、模式,对于我们深化改革、趋利避害、推进健康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新型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
制度创新是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它远比短暂的繁荣和增长更加重要。俄罗斯改革模式十分重视制度革新,从改革一开始,俄罗斯就牢牢地把握改革牛耳-所有制改革,把消除过去几十年来国有垄断体制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建立完全新型的市场经济摆在首位。通过10多年的改革和摸索,俄罗斯已经走过了脱胎换骨的最危急的变革阶段,新的市场经济框架基本确立并已经开始显示其生命力。俄罗斯的经验表明,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个痛苦的过程,必须坚决果断地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否则,难以推动,若不能消除这一转轨“瓶颈”,则其他的相关改革均难以顺利推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诸如产权市场交易规则、强化公开性、透明度,消除暗箱操作和资产流失。私有化的最初几年,由于缺乏成熟的法律和规制,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从90年代中期起随着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产权交易日趋规范、透明和公正;另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环环相扣,不断推进。虽然大规模的私有化过程已经结束,但俄罗斯仍在继续推进剩下的国有企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企业的改革。
到2003年2月,全俄还有9846家国有独资企业,其中40%亏损、20%基本没有利润,因此,俄资产部第一副部长亚历山大·布拉维尔曼确信,摆脱不能产生效益的国有资产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2003年7月俄联邦政府批准了2008年前联邦财产私有化方案,到2006年所有不履行国有企业职能的财产(呆滞财产)都将推向市场,逐步改造为控股、参股或完全放弃国有股的企业,到2008年基本上结束私有化进程。
消除自然垄断是目前及今后俄深化改革的重头戏。铁路部门作为私有化改革的死角,其垄断经营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筹划,作为铁路10年改革计划的第一步,2003年5月俄罗斯打破交通部对铁路的控制,成立了俄罗斯铁路公司,将管理功能与经营职能分开、重组债务并成立若干子公司,其中一些将出售给私人投资者,私人公司已经向铁路机车投入了数亿美元的资金,60%的机车车辆将最终转移到私人手里,铁路货运业务中私人经营者已经超过10%,条件成熟时一些公司将通过上市而实现整个铁路系统的市场化经营。经过改革,整个俄罗斯铁路运输竞争力明显提高,2003年11月11日长途火车票调低5%~10%,2003年跨西伯利亚国际铁路集装箱快运增加了50%。
在2004年2月份于莫斯科举行的铁路运输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经合组织国家专家称赞俄铁路改革取得成功。普京总统最近再次强调将加快推进交通和电力部门及天然气行业的改革。他说,“我们承认,与行政指令式经济及计划经济相比,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是更为有效及唯一可行的经济方式。我们将巩固私有制,制定保障私有产权人和投资商权益的制度,继续市场改革步伐,强化民主制度,包括政党和民主制度。”俄罗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具有与俄罗斯体制同样胎记的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最直接的关联度和借鉴意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推进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
2.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提高透明度和行政效率是振兴经济的关键。
坚决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普京认为,财产和资金流动方面的透明度是国家经济正常发展和取得打击腐败胜利的关键因素。遵守法律和宪法是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所应遵循的复杂而公认的游戏规则,而违法的主要危险来自权力执行机关,“如果权力机关名声扫地,明天国家就会没有面包吃”。“很显然,要有效地发展经济,必须提高国家行政效率,因此,保障政权机关及其决策过程更为透明公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改革,整顿法律结构和打击贪污腐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实际上是要在世人面前为俄罗斯树立一个崭新的面貌。”通过普京政府在坚决整顿吏治、消除官僚主义和腐败、建立廉洁务实、勇于改革、追求效率的政府作风、减少政府调节、增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多管齐下的艰苦努力,政府形象和作风、透明度和效率在最近几年均得到显著改善。
根据2003年7月“2003~2004年行政改革”总统令,俄政府组建了政府改革委员会以制订和审查政府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联邦法律、消除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重叠、建立经济自我调节和协调机制、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向法人与自然人提供服务的职能划分、完善联邦与各联邦主体行政机关权力的划分规则等,到2005年俄将裁减30%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将一些部委的职权下放给非政府和非商业组织,彻底改变国家与企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外,俄罗斯大力推行节俭政府,拉近官员与人民的距离,削减政府高级官员的各种福利待遇,高级官员在位时所能享受的待遇大大降低,而在退休后一概取消,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2003年4月俄财政部提出了2003~2005年削减382亿卢布,即约13亿美元的计划。仅2003年通过行政机构改革就节约了100多亿卢布,占联邦执行权力机关开支的约15%。对2004年2月24日普京总统突然解除作风稳健、成绩不错的卡西亚诺夫总理职务的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前总理与总统在加快改革与增长速度方面步调不一致恐怕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前总理随后发表的“政治交代”中“建议”下届政府不要减慢经济改革速度。这表明了普京总统希望建立和率领新一届政府继续精简政府机构、加大改革力度以及追求更高发展速度的坚强决心。
3.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政府追求的最高目标。
保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是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百姓得不到实惠,则改革与发展难以认为是成功的,也是难以得到大众的支持和持久的。如果说叶利钦时代的改革主要让一小部分人得到了急剧的财富聚敛,而大部分人生活水平下降的话,则普京总统特别强调和致力于以让广大百姓从改革中得到实惠,使人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并消除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的状态为己任。他认为,“居民生活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是俄罗斯的耻辱,政府将把提高人民福祉当作中心任务,不能要求人们信任忽略其实际利益和日常需要的政府。”2000年2月他对选民说,“我们国家富裕,但居民贫穷,再也不能容许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了。全国还有数百万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把所欠的债务还给他们,不仅仅是一项社会任务,还是一项政治任务和道德任务。恢复居民收入和最大限度地刺激居民购买力是要立即行动的问题”。
近5年来,俄政府通过多次提高工资、退休金以及对贫困线以下居民的补助等措施,使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居民实际货币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从2000年起明显高出GDP的增长率,2003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甚至达到GDP增长率的2倍。俄罗斯政府近年还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在改善交通、医疗、卫生及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和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作了巨大努力,如通过扩大投入改善硬件和软件、提高这些部门的职工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奖学金、抑制教育过度市场化和保持免费高等教育、强化国家科技协调委员会的工作等,抑制了教育和科技人才外流势头,使得教育在近10多年里几乎所有的领域均遭遇衰退的情况下不仅避免了下降还保持了发展势头,同时,医疗卫生、科技部门也已经扭转了颓势并开始重新发力。正是对百姓生活和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对振兴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重视,使俄罗斯国家在急剧的转轨过程中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并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使普京政府赢得广泛支持的关键,还将是实现普京总统建设新俄罗斯富民强国梦所绕不过的坎。
收稿日期:2004-05-11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石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