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儿童肺部感染短程抗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宋,俊

宋 俊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 安徽太和 236600

【摘 要】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在儿童和肺部感染的短程抗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入的发生肺部感染的儿童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降钙素原指导短程抗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过程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75%,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30%,对照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为87.5%,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60%;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比较t=2.2634(p=0.0258);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率比较χ2=7.1818(p=0.0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比较t=0.4541(p=0.6508);抗生素使用率比较χ2=2.0256(p=0.1547);单一抗生素使用率比较χ2=2.6173(p=0.1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降钙素原在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比传统方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指导短程抗菌治疗的指标。

【关键词】降钙素原;儿童;肺部感染;短程抗菌治疗

小儿肺炎的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多发病,临床上对其的诊断,抗生素的选择,评估治疗效果上等目前尚无一致意见[1]。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是基于临床医生的经验,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细菌性肺部感染中有很高的特异性,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死亡率有良好的体现。本组研究对小儿肺炎的肺部感染(CAP)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了降钙素原在炎症早期的诊断以及产生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入的发生肺部感染的80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即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月龄~12岁,平均(3.6±1.3)岁;病程2d~7d,平均(4.5±2.1)d;6例患儿肺炎为重度感染,34例患儿为普通肺炎。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月龄~11岁,平均(4.6±2.6)岁;病程1d~6d,平均(3.6±1.6)d;7例患儿肺炎为重度感染,33例患儿为普通肺炎。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咯痰、气喘等,肺部听诊闻及湿罗音;全部患儿行X线检查结果示:发生炎性浸润病变,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治疗方法 80例患儿入院时均进行常规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血沉、X片检查等。其中观察组利用干式荧光免疫定量法对降钙素原(PCT)进行测定。采用南京基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盒,采用Getein11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1对照组 根据患儿一般身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X片结果结合临床经验给予抗生素治疗。若病情未得到控制,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 根据降钙素原(PCT)测定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当降钙素原(PCT)水平≥0.5ng/mL时[2],进行抗生素治疗。初次治疗2d以后,对病情进行观察,若热度未下降且体温高于38.5摄氏度,肺部听诊仍可闻及湿罗音。需要重新改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为87.5%明显高于观察组75%,两组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60%高于观察组的30%。具体分析见表1。

2.2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对照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未进行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

3讨论

儿童发生肺部感染,年龄小于5岁易发生死亡,CAP的发生于多种因素相关,如:季节、年龄、地域以及原发性疾病等[3]。年龄越小发病可能性越高,这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有关,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极易导致患儿发生死亡,此时治疗上多采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目前,小儿细菌性肺炎的初始治疗都依赖于临床医生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都有抗生素经验性的选择,儿童用抗生素必须坚持抗生素选择的原则是有效性和安全性。CAP一般症状较轻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不推荐静脉滴注抗生素。若病情严重仍需进行静脉输入抗生素。

临床上对炎症的诊断多依赖炎症标志物,目前多采用的标志物有:PCT、CRP等。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期体现,正常人体的PCT浓度小于0.1ng/ml[4],如果发生感染,PCT的浓度会显著上升,严重时可达12ng/ml。如果发生细菌性感染时,全身组织细胞均会合成降钙素原(PCT),诱发PCT进行持续性释放,其半衰期一般在28h,临床上利用这一特性对其进行检测,故其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据相关文献报道[5],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早期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为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提供了可靠的参照。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为75%低于对照组87.5%,两组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60%,但是患儿的预后情况无较大差异,证明:对发生肺部感染的患儿,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变化能够促进对早期感染发生的测定,如果作为抗生素使用的参照指标,能够安全有效地对抗生素的使用率进行降低。综上所述,降钙素原(PCT)若作为临床上抗生素使用的参照标准,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对抗生素的使用产生指导作用;但是在临床上的标记物中,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所以不可以进行单一参照物对疾病进行确诊[6]。另外还需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诊断。

参考文献:

[1]马明远,徐杰,于娜等.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肺部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6):349-352.

[2]马明洲,张铮,秦海东等.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在短程抗菌治疗策略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7):1168-1170.

[3]吴亮,严静,谭成戊等.降钙素原测定指导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治疗的使用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9):705-708

[4]张德忠,陈官晋,吴晓春等.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指导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的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3):293-295.

[5]胡可,刘文恩,梁湘辉等.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0-33.

论文作者:宋,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降钙素原在儿童肺部感染短程抗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宋,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