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李新芹

李新芹(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72000)

【摘要】目的 针对产妇分娩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效果研究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中接收并治疗的分娩单投胎足月产妇中随机抽取200 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并将所有的研究对象随机性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研究组中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而对照组中同时采用的是镇痛药物,然后对比两组单胎头足月临产孕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和产后出血的状况等。结果 所有病例中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状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 而在镇痛情况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镇痛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则有效率较低。结论 针对分娩过程需要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的疗法,可以更安全、有效的起到无痛分娩的效果,降低了剖宫产的概率,有利于母婴的安全。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 产科临床 罗哌卡因 芬太尼硬膜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034-02

分娩过程中常会伴有疼痛感,属于自然的、普遍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长时间、持续性的疼痛,不但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刺激,心理压力会不但增大,影响生产过程的进行,对产妇和产儿都会存在不利影响。所以为提高分娩的技术和水平,减少产妇的痛苦,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是无痛分娩技术,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类型, 药物分娩技术又分为全身用药、局部麻醉和吸入麻醉等类型。下面主要分析罗哌卡因搭配芬太尼硬膜的治疗方法,探究其应用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中接收并治疗的分娩单投胎足月产妇中随机抽取200 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并将所有的研究对象随机性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100 组的孕产妇均采用常规性的分娩方式,而研究组中的100 例孕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对照组中孕产妇的年龄为23-39 岁,平均年龄为32.3 岁,研究组中年龄区间为24-41 岁,平均年龄为33.2 岁。所有的孕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等因素上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 存在统计研究价值。

1.2 方法

研究组中首先在硬膜外穿刺然后置入固定尺寸的导管,长度为三厘米,并且要将1% 的利多卡因3m l 注入到管中,五分钟后排出蛛网膜下腔跟血管内的并发症。同时要将自控电子泵跟导管相连接,向椎管内注入浓度为0.15%、质量为0.1g,体积为50m l 的芬太尼+ 罗哌卡因,首次注入8ml,然后根据产妇的自身状况进行有效的调节,或者追加一定量, 锁定15 分钟,利用电子间监控设备来跟踪记录胎儿的变化状况,并且要实时的测定产妇的脉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对照组中采用的常规性的护理方式,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沟通和疏导,消除产妇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树立信心,为产妇讲述镇痛处理的方式和效果、新生儿的窒息问题、生产过程、剖宫产率等诸多知识,让产妇明确注意事项等。

1.3 镇痛的效果判定

镇痛的效果可以分为四个级别,0 级:指的是产妇偶感不适或者没有疼痛状况;1 级:产妇可以承受的酸痛;2 级:产妇在此过程中会感到呼吸急促,会产生明显的酸痛;3 级:产妇会腰腹疼痛,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数据研究

本次试验中所获得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17.0 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检验t 值跟x?值,两组统计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均存在两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均为两例。而研究组中生产过程所用时间为7.2±2.9h,对照组中产妇生产过程所用时间为9.6±4.1h。对比和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产妇在分娩和镇痛过程中的状况:

3.讨论

分娩过程中由于客观操作技术和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因素等都会影响产妇的感觉,甚至会增加分娩的痛苦。分娩疼痛是产妇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现阶段可以利用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甚至会消除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目前临床上针对分娩镇痛主要采用的是笑气吸入法进行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并且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目前椎管内麻醉的治疗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其麻醉的方式跟常规性的剖宫产麻醉的原理基本一致, 但是药物的剂量存在差别,在椎管内进行麻醉,只需要很少的药量便可以起到所要达到的效果,产妇对该种方式满意度较高。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状况等,必须要采取刨宫产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可以直接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方式,有效的实现整个麻醉的过程。

通过笑气吸入来进行麻醉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操作便捷,麻醉的效果也非常可靠,当在进行分娩之前要先将笑气吸入,然后产妇感觉到疼痛的时候就可以发挥出麻醉的作用了。但通过该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笑气吸入麻醉的过程需要产妇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操作,如果在该过程中产妇对具体状况判断不够准确就会导致麻醉效果滞后,影响镇痛的效果。所以这种自身缺点的存在,使得笑气吸入法麻醉在临床上很少使用。

所有病例中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状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 , 而在镇痛情况上存在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的镇痛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有效率较低。针对分娩过程需要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的疗法,可以更安全、有效的起到无痛分娩的效果,降低了剖宫产的概率,有利于母婴的安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给产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刺激,在强烈的疼痛和刺激下,就会让产妇感到巨大的压力,产生浮躁和暴躁的情绪,严重的阻碍了整个生产过程,影响力产妇和新生婴儿的身体状况。所以为减轻产妇的痛苦,实现无痛分娩,需要加强对无痛分娩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高无痛分娩技术的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罗哌卡因+ 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方式来应对分娩过程,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减少了剖宫产的例数,缩短了产程,并且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谭淑春, 赵丹. 谈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3,08:118-119.

[2] 孙立萍.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9:138-139.

[3] 王春香, 姚秋香, 穆傲霜.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分析[ J ] .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4:331-332.

[4] 罗政香.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J ] . 医学信息( 中旬刊),2011,06:2292-2293.

[5] 任平. 无痛分娩技术在分娩期的应用与研究[ J ] . 护士进修杂志,1996,08:8-9.

[6] 胡晓云. 影响无痛分娩推广的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J]. 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

论文作者:李新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5

标签:;  ;  ;  ;  ;  ;  ;  ;  

浅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李新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