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遗产诗人诗歌中的刘意象_诗歌论文

清初遗产诗人诗歌中的刘意象_诗歌论文

清初遗民诗人诗歌中的柳意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遗民论文,清初论文,意象论文,诗人论文,诗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3X(2016)04-0037-04

       在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许多意象都形成了其独特的情感意蕴,如莲之清新脱俗、梅之高洁傲岸、菊之清幽恬淡等,它们多用来象征具体情境下的人格气质和精神风貌,具有明显的单一性。但柳意象则极富张力,或言相思别离,或言羁旅思归,或言时光易逝……及至清初,遗民诗人在继承前代柳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之外,又对其进行了拓展,使其内容更为深刻,表现空间也大为扩展。

       一、古典诗词中柳意象的渊源

       “在古典文学中,柳已成为一种指称,一种符号,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行动所表示的意义。”[1]柳进入诗歌领域,最早见于《诗经·齐风·东方未明》的最后一章:“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此外,《诗经》中提及柳篇目的还有《小雅·小弁》《小雅·菀柳》和《小雅·采薇》三篇。在这里,作为具体物象出现的柳,其自然特性——柳条柔脆、柳叶繁密、秋柳枯槁等,都被如实刻画出来。但这只是对柳的特点的单纯摹写,并未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挥与联想。

       与其他三篇不同的是,《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句,却倍受文人青睐,在之后的诗文中多次被提及。结合整章来看,战士归家后看到眼前之柳,即想起当初离家奔赴战场之际,依依杨柳似知惜别,亦有不舍分离之意。于是。自然之柳便在无意识间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人世之悲欢离合紧密相联。《小雅·采薇》既发其端,后世诗歌频频以柳入诗表离别情思,也就很常见了。

       其后,又有汉末无名氏作《李陵录别诗之十六》:“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孤生之柳寄根于污泥之中,立足未稳,无所倚靠,正如游子去家千里,漂泊无依。此诗中,外物之柳与羁旅游子已有了一定的关联性,加之诗歌的不断发展与积淀,“在六朝,起于外物的柳意象逐步从《诗经》的初始状态,汉晋的过渡阶段,走向了生长、建构、完型和定格”[2]。总的来说,柳之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惜别与眷恋

       以柳表惜别与眷恋,大概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柳的最基本的约定俗成的情感内涵了。“柳色如烟,柳条曼长,犹如亲友间缱绻的柔情,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以至于“人们乐意把柳当作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3],长此以往,柳便被视为别离的代名词了。

       唐诗宋词中就有大量以柳表惜别与眷恋的诗作。如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河岸杨柳,生机盎然,如今却难攀折,只因离别太多;一乐一愁,一明一暗,恰扰人心房。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柳青翠,杨花飘飞,如此好时节却要与友人分道扬镳,不知何时再见,别离之苦痛尽显情谊之真挚。

       不管是别友送亲,还是思念游人,柳都已成为表达内心不舍与眷恋的不可或缺的媒介。

       (二)惜春伤春与时光易逝之感

       随着咏柳作品的不断增多,柳意象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多彩。谭德姿从时空观的角度对“以柳抒发人生感慨”这一内涵进行了深度解析:“柳随四时的变化而衍生,循环往返,生生不息,而人生的演化却一去不复返,这一长一短,一久一暂,多次性和一次性的深刻对照迫使古人发出深层次的时空感慨,对时光流逝的感触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成为国人时空间意识的焦点。”[4]倪同刚也曾言:“暮春之柳,柳棉飞舞,能给人以韶华易逝,青春难驻的感慨。”[5]因敏感于时光的流逝,因对春留不住的伤感,柳的这一内涵被诗人们写进诗歌,得以永传。

       如刘禹锡的《忆江南·春去也》:“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春柳弱弱,丛兰洒泪,春恋人,人亦不舍春归去,“独坐亦含嚬”,可见人之多情。再如周邦彦的《西平乐·稚柳苏晴》:“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稚柳苏晴,风光依旧,朱颜翠发之少年在经历人情世故之后故地重游,却发现自己已垂垂老矣,岁月无情,怎不令人思绪万千?

       (三)羁旅行役与游子思归

       透过柳意象,也可看到游子难以割舍的故园情怀。“柳是家乡的间接表象信息。流落他人之乡,每有乡愁,很自然地会忆园间柳,忆柳实为思乡怀人。”[6]张籍《蓟北旅思》:“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树茂景荣,行人纷纷南归,而诗人却只能辗转异乡,漂泊万里,其中的寂寞悲愁,恐怕也只有诗人自己能明了吧?又周邦彦《点绛唇》:“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蛛网黏风絮。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在山川阻隔的异乡,近处的柳树,空旷的原野,都使词人心里涌起了哀愁,甚至觉得歌声也是“苦”的,他的千种情思,万缕愁绪,正如柳丝那样绵密婉曲,思乡之情也就在此情此景中进发而来。

       情感上的无可寄托,使游子们心中涌起强烈的羁旅情愁,“看到柳就醒悟到原本就该留在故土,谈到柳就如同精神上复归故土怀抱”[7]。

       综上所述,柳意象的几种主要情感意蕴——惜别眷恋、时光易逝、羁旅思乡等,已渐趋完型和定格。

       二、清初遗民诗人诗歌中的柳意象

       所谓遗民,是指“处江山易代之际,以忠于先朝而耻仕新朝者也”[8]3,其基本的行为准则便是孔子所谓“不降其志,不辱其身”[9]370。

       而诗歌作为千百年来的文学正统,自然而然地成为清初遗民诗人咏时事、言心志的不二选择。这一时期的遗民诗人,在继承发扬前代诗学遗产的基础上,写了大量关于柳的诗作。据不完全统计,仅《清诗纪事·遗民卷》中的写柳之诗就有近百首,如冒襄的《小秦淮曲》、余怀的《孙楚酒楼》、归庄的《落花诗又四首》、屈大均的《云州秋望》《大都宫词》、阎尔梅的《沧州道中》《苦旱词》等。清初遗民之柳诗,与前代相比,又有其难以模拟的创新性和拓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前代相比,以“秋柳”入诗现象较为普遍

       自《诗经》始开咏柳先河后,历代摹写柳的诗作便层出不穷,在这些作品中,不管是表怀春相思还是表羁旅哀愁,以春柳入诗的现象,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杨柳青翠,秀色夺目,柳絮纷飞,柔和温婉,春柳所代表的是生机,是活力,是蓬勃向上的各种美好事物。据统计,《唐诗三百首》中写柳的诗歌共有21首,其中描写春柳的竟高达18首之多。

       而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处于国破家亡的鼎革时期,早已无心流连春花秋月,他们以一颗敏感的诗心,在众多物象中重新找寻到了一种可以寄托其忧患、忧思的事物——秋柳。可以说,秋柳之萧条衰败、凋残没落,在某些方面正与此种环境中的遗民诗人心境相契合。他们借秋柳写下了对故国故君的思念,对百姓战乱流亡的同情,对新朝暴虐统治的揭露与批判……

       如“一时感遇垂条木,千里惊逢落雁秋”(徐夜《再题阮亭秋柳诗》),《清诗纪事》言:“其诗至今犹和者纷纭,盖黍离之感,同于商遗,固非寻常吟物之什可比也。”[10]349再如“悲哉为气只悲伊,同是风流楚所师。衰质往先惊鬓发,柔情锁只剩腰肢”(徐夜《秋柳》),柳条衰残,美人迟暮,其异代萧条之感,“低徊掩饰,淋漓悲慨,可于言外求之”[10]350。又如“射湖门外绕。秋柳月中垂”(孙默《寄梁公狄》),由眼前之景遥想到别后未再相见的友人,悲从中来,无以慰藉。“江上水凫入户啼,衰烟断柳风凄凄”(戴移孝《喜遇方三素伯于长干》),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谓此诗“历叙离合情事,曲折如话。同着妇人衣。为避乱也。”[11]266-267

       (二)与前代相比,柳与诗人情感世界的关联更为密切

       国家灭亡,仅凭个人的微弱力量,根本无法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但重气节、思故国的情感立场,使得一部分诗人又不愿仕于新朝,由此而生发的失望与忧愁,无法排遣,便选择归于故里,以名其志。“七松五柳老烟霞,并是当年处士家”(郑敷教《题三友图》),郭麐《灵芬馆诗话》云:“吴中名贤三友图,皆一时遗民高士,寓其岁寒晚节之意。”[10]290“高柳拂清襟,濯漱有寒流”(张尔岐《访陈苍屏》),杨仲义《雪桥诗话三集》云:“济阳陈苍屏明经王政,履征不起,种艺自给。”[10]432“荣荣畦中蔬,嫋嫋门前柳……多年不入城,一卷长在手”(邢昉《赠胡处士星卿》),陈田《明诗纪事》言:“可想见星卿清节也。”[10]30

       遗民诗中也有一些描摹自然山水的作品,如“微雨清朝依柳阴,香风亭午坐莲花”(陈瑚《蜗牛舍上诗》),斜风细雨,柳荫莲花,和谐而自然;“杨柳千万条,桃花万树红”(毛先舒《咏西湖》),柳之青青,桃之夭夭,千条万树,花红柳绿,如在画中行,身心之愉悦自不必多言;“桃花乍放柳初生,叶底春禽送好声”(张实居《湄园》),与毛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等等。从功能上讲,这些诗歌与传统山水诗的娱乐审美功能是一致的,但深层次地探求便可发现,在这些看似悠然闲适的生活背后,隐藏着诗人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消极避世的方式来了此一生的深沉的苦闷,这与传统山水诗相比,又更为耐人寻味。

       此外,面对着残山剩水,遗民诗人内心的悲怆自是难以言说。加之清廷对抗清义师的大力镇压,部分遗民诗人只能归隐寺庙,但却从未游离于社会政治之外,他们并没有真正忘记亡国之痛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日渐加重的社会危机使得身怀忧患意识的诗人时时以天下为己责,以救世为己任。

       晚年居于僧舍的归庄就是如此,其在《落花诗》中写到:“无复梦魂萦故苑,欲将词赋拟芜城。风流全让三眠柳,寂寞还怜百啭莺。”故苑已是草木深深,却依旧让人魂牵梦绕;柳风流,莺百啭,而诗人却有寂寞孤独之感,透露出国破家亡的凄苦心态。阎尔梅《苦旱行》:“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旧时迷信,把柳树枝条折下挂着,认为可以求雨;战事连绵不断,诗人途经沧州,时值春季,看到的却是满眼凄凉,诗人难以抑制胸中的痛苦与愤懑,发出了“安得及今一滂沱,救此未死之遗黎”的慨叹与疾呼。

       (三)对柳的细致刻画和描摹,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历史感

       诗人的敏感天性和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最集中地体现在其诗歌中。清初遗民诗人,面对共同的时代苦难,他们耳濡目染身边之事,感而为诗,以强烈的理性精神,以诗为史,慷慨言志。

       张仁熙《役夫行》:“二月征输急,呼号震四邻……依依杨柳途,切切雨风晨。”该诗揭露了统治者滥杀无辜的暴行。林古度《新燕篇》中有“来寻故垒添辛苦,多少新人换旧主。数数身轻杨柳风,低低翅湿梨花雨”之句,《新柳篇》亦有“多少鬓颜销歇尽,曾如杨柳故还新”之句,钱仲联《梦苕庵诗词》曰:“二诗皆吊南明福王朝覆灭之作,出以比兴,婉而多讽。”[10]10徐芳《上河晚眺》:“晚绿余隄柳,寒香剩渚莲。后庭花莫唱,容我暂流连。”故地重游,堤上杨柳翠绿,水中莲花清香,却突然听到有人在唱“后庭花”,亡国之恨,蓦然涌上心头,无心再留恋眼前美景。

       在清廷势力已遍及全国,明朝诸王只剩下桂王在云南边境独力支撑的形势下,顾炎武写下了著名的《赋得秋柳》诗:“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明王室衰败,聚集不起抗清力量,正如柳“条空”“叶少”一样,诗中连用桓公出塞见之前所种之柳已十围而慨然与宋武帝灵和殿赏柳事,来抒写时局变化以及对明思宗的怀念。

       (四)“章台柳”在遗民诗中有了新的内涵

       “章台柳”原喻唐韩翃和其爱姬柳氏事,常用以表达男女离别后的相思之情。但在清初遗民诗中,“章台柳”的内在意蕴却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如“依依柳色映章台,憔悴君平手自裁……正气歌成歌板断,刚肠莫浪作柔猜”(沈士柱《偶欲作诗无题诸公戏以无题命赋遂作四首之四》),沈诗借章台柳、正气歌等来表现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如无名氏的《嘲钱谦益诗》“可怜折尽章台柳,日暮东风怨阿依”,钱牧斋入国朝,仍兼礼部尚书,后以谴归;此处章台柳衍柳如是与钱谦益事,批评其失节。

       三、清初遗民诗中柳意象的成因及其文学价值

       田耿辉曾言:“柳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独特气质易于牵动人的情愁,于是文人喜时见柳更喜。悲时将悲宣泄于柳之上,使悲更悲。”[12]对于清初遗民诗人来说,生活在明王朝覆灭、满清代之而起的急剧转变的时代,遗民们的心态是凄苦而复杂的,他们亲历家国之痛,身受清廷的残酷压迫,目睹百姓的流离失所,其无法排遣的不平、愤懑与苦痛,借独特的“秋柳”意象宣泄而出,由此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秋柳”诗作。这些诗作因其对特定时代背景的抒写,而具有了极高的文学价值。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唐诗成就最高,宋代诗歌又有所发展,元代文学主流转向戏曲,明代复古思潮泛滥,摹拟颓风渐盛,而清初期政局巨变,遗民诗人的大量出现,不同风格特色的作品涌现。“江南顾炎武诗质实浑厚,钱秉镫、吴嘉纪白描朴素,岭南屈大均诗奇诡驰骋,富有浪漫精神”[13]3,他们大力扫荡明代颓唐诗风,对清代诗风的转变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清诗的不断发展。

       就社会背景来说,这些诗歌都从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了鼎革之际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其所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为研究明末清初这一阶段的社会状况提供了资料,具有史料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伟业的七言歌行“梅村体”,可称一代诗史。

       从遗民的诗歌创作来看,遗民诗歌中有不少表现民族大义、具有爱国精神、揭露清廷残酷的诗篇,闪耀着战斗的光芒,诗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九死未悔的信念,以笔写不平的勇气,感念乱离、系心民瘼的普世情怀,足以超越时空,令人为之惊叹。

       此外,宋、明皆亡于异族,可以说,清初遗民诗人与元初南宋遗民诗人的生活环境是十分相似的,很容易产生易代同悲之感,正如邵廷采所说:“明之季年,犹宋之季年也;明之遗民,非犹宋之遗民乎?曰:节固一致,时有不同。”[14]212虽然二者都注重以诗歌来抒写个体的生命体验与亡国哀痛,但不同的是,由于晚明文化领域中哲学的突破,经世致用等思潮的崛起,清初遗民面对异族入主,虽也有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但其将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民族兴衰的大义上去,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亡国事件,诗中很少流露出南宋遗民那种消极悲观的情绪,诗歌的社会功能被大大增强了。

       清初遗民诗人诗歌中的柳意象,不仅包含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的诗人群体对前代文化的继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和变革,他们借助诗歌的平台,挖掘新的形式与意象,为中国文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诗歌文化熠熠闪光,流传千古。

标签:;  ;  ;  ;  ;  

清初遗产诗人诗歌中的刘意象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