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将系统化护理作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整体效果。方法: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系统化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系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34-02
从临床实践来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中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创伤性疾病,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是当前使用率最为广泛的治疗措施,并且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如果出现护理操作不合理的情况也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针孔感染和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就将从护理的角度展开研究,通过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的方式分析系统化护理作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整体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经X线等辅助检查确诊,60例患者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予以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38.1±4.1)岁,致伤原因包括:挤压伤1例、坠落跌伤15例、交通事故伤害34例;骨折部位:股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8例、肱骨骨折32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无差异(P>0.05),符合分组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固定患肢制动,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等;观察组患者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为:(1)入院介绍,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具体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2)术前心理干预,从临床实践来看,骨科患者大多具有比较强烈的疼痛感,再加上致伤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患者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将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额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以消除患者由于未知而引起的心理恐惧;其次,可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术后体位调整,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患肢适当的予以抬高,以避免肢体肿胀的情况发生,并在手术完成后的24h内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予以持续性的监测;(4)疼痛护理,一般情况而言,患者在手术过后疼痛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此护理人员可通过指导呼吸以及告知患者通过看书、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对于疼痛过于明显的患者可根据医嘱指导其使用药物镇痛[2];(5)饮食及功能指导,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日常饮食须遵循高蛋白、高纤维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饮食计划的制订中为保证患者的依从性,应该尽量参照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其次,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训练,并对局部皮肤进行按摩,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因而康复锻炼必须严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不可盲目冒进,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具体包括行为管理、状态管理和心理活动三个指标,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越强[3];比较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具体分为如下三个标准:(1)差,关于愈合效果未达临床预期,患者长时间伴有程度较为明显的疼痛感;(2)良,关节复位愈合良好,患肢缩短<2cm,关节活动受限较小;(3)优,关节复位愈合基本达到临床预期,患者活动不受限制。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对比
经统计在心理活动、行为管理及状态管理三项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统计学差异显,数据见表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n=30)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共发生渗血1例、螺丝钉松动1例、再移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n=30)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共发生渗血3例、感染1例、螺丝钉松动2例、再移位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χ2=12.5000,P=0.0004)。
3.讨论
相比于常规骨科护理,系统化护理的价值在于充分考虑到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时间段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进而将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影响降至最低;从本次研究来看,骨外固定支架法作用于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治疗虽然具有损伤小、易操作的优势[4],但为了能够将治疗效果最大化并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科学有效的护理依旧不可或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在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占优(P<0.05),这也提示了系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韩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探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11):156-157.
[2]毛芹.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11(12):117-118.
[3]张华.对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7:182-183.
[4]周燕,杨静静,杨晓娜.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31:232-233.
论文作者:翟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患者论文; 管状论文; 支架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