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接续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正确认识论文,社会主义建设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09-0050-003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30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p10)这些论断科学地阐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孕育、形成和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艰辛探索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的,是对毛泽东探索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必然联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在毛泽东领导下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体系。从政治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既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又超越了苏联的制度模式,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发展方向。从经济上看,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从文化上看,形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并确立了其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是立党兴国的根本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理论基础。
毛泽东领导我国人民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和显著特点,奠定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坚持、完善和发展这些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孕育和产生的,离开了这些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领导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重要经验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生产萎缩、百业凋敝、民生困苦的烂摊子,生产力不发达和贫穷落后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最显著的特点。为了尽快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极为严酷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66亿元提高到3 624.1亿元,增长7.78倍;工业生产总值从140亿元提高到4 230亿元,增长30.26倍;农业生产总值从326亿元提高到1397亿元,增长4.29倍;粮食产量从1.1318亿吨提高到3.0477亿吨,增长2.69倍;棉花产量从44.4万吨提高到216.7万吨,增长4.88倍;钢产量从16万吨提高到3 178万吨,增长198.63倍;煤产量从3 200万吨提高到6.18亿吨,增长14.31倍;发电量从43亿度提高到2 566亿度,增长59.67倍。这29年间,国内产生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43%。由此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成果,巩固了我国在当代世界格局中的大国地位。这一切都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与此同时,这期间还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使我们懂得:只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从具体的国情国力出发,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管理体制,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对国际形势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判断,才能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和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只有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才能加快本国的经济建设,等等。这些经验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极大地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如果没有这29年间所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宝贵经验,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建立的时候就及时地提出了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使命,其出发点就是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后的探索虽然发生了不少波折,但探索的主题始终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的,探索的立足点始终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探索的方向始终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探索的思想路线始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探索的目标始终是为了又快又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秉持的这些基本立场、原则、观点和方法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新时期我们的探索都是在坚持这些基本立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比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将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科技革命上来的思想,关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的思想,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关于“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思想,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思想,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等等。这些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理论成果和思想主张,对于认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渊源上说,这些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先导和理论生长点。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科学总结毛泽东探索失误所积累的深刻经验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走过了一条充满曲折的艰辛之路,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失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不论是正确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是极其珍贵的,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准备。探索中所积累的一切积极的思想理论成果,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正面的历史准备;而探索中发生的一系列失误所积累的深刻教训,则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反面的历史准备。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郑重对待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失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并从失误中学习借鉴和科学总结的结果。我们正是在科学总结和郑重对待毛泽东探索过程中所发生的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一系列失误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已经载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任何企图把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的观点和尝试都是与历史的真实相悖的,都是行不通的。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毛泽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