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增多,施工技术也逐渐提升。本文简单分析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针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有效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需求,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化发展,道路桥梁工程迅速增多,这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然而,工程建设具有两面性,由于道路桥梁设计施工不完善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也逐步凸显,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重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一直是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通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在明确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及施工的重要性与关键点的基础上,就目前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是推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进步的必然要求。
1道路桥梁工程连接处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分析
1.1搭板法设计问题分析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连接位置往往会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和问题,一般来说,在连接位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设置相应的过渡段来进行路面平整的保证,但是由于实际设计的问题以及设计局限性,往往设置了相应的搭板依然会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而且甚至会出现桥头断裂的现象。在实际的桥梁连接位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搭板法往往能够有效地提升路面桥梁工程的整体强度,提升过渡段路基的整体强度。但是路面搭板的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非常容易影响后期的桥梁效果。
1.2桥头引道设计不科学
通常情况下,在对道路桥梁进行设计时,需要使用过渡段的设计方法,从而起到平整路面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桥梁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因此,在使用桥梁时会存在“跳车”的问题,因此,导致桥头搭板有裂缝产生,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在对道路桥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搭板进行设计,因此,会导致道路桥梁容易受到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灾害,使得台背的填土快速流失,从而引起路面坍塌现象,给道路桥梁的顺利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3裂缝问题
对于桥梁工程而言,裂缝问题是最重要的损害因素之一,同样,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裂缝问题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连接处的建设质量。裂缝的大量产生可削弱道路桥梁工程的预期使用寿命,甚至威胁着路面上的行车安全。裂缝问题的产生经常会进一步引发新的次生问题,如水体侵蚀。若道路桥梁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裂缝,则可能导致桥梁下方的水进入到桥梁结构体中间,或使得降雨流入桥梁结构,从而腐蚀桥梁内部的钢筋、钢绞线等,影响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固性,大幅度降低工程的使用寿命,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道路桥梁垮塌。
1.4边坡防护问题
在实际的道路桥梁连接位置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路面沉降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设立规范化的边坡保障措施,为了保护桥段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洪涝灾害的影响等,路桥段往往需要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来进行保护,如果在连接位置出现一定的边坡设计不够到位的现象,往往容易出现路面填土严重流失的问题,同时路基的强度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工程完工之后,长此以往会出现严重的桥头基础变形的现象。
1.5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不合理
在建设道路桥梁时,大部分的地基处理都没有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勘察设计工作,并且没有对软土地基的分布区域以及性质有较为准确的认识,使得地基的处理不当。其次,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杜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地基的处理,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影响到地基稳定性的因素加以分析,然后再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处理软土地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方法
2.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方案设计
在设计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方案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桥头搭板的质量进行设计,提升路基在实际应用中的整体强度。另外,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中变形情况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在设计过程中,需对以上两方面展开重点关注,要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变形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降低沉降幅度,最终保证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质量。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通常情况下,小型桥梁的搭板长为5m,大中型桥梁的搭板长为8m,如果沉降量较大,则需要增加搭板的长度。
2.2针对变形展开严格的控制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在生活中经常有变形的情况发生,在这样的道路与桥梁上驾驶对驾驶员的安全有不利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虽然不能保证道路桥梁能够不发生弯曲和变形的现象,但在合理的设计下可以把弯曲和变形的幅度控制在一个安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般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控制道路桥梁的连接处的弯曲幅度不大于10cm,在初始的测试过程中幅度不大于6mm。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为尽快追赶施工进度此要求可放宽到4cm左右。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处理应充分考虑道路与桥梁不同的材质和刚度,在结构上合理调整,在连接处使用强度过渡段,以加强连接处的稳定性,减小其发生弯曲变形的幅度。
2.3科学认真对道路桥梁连接处进行设计设置
如果控制变形状况与搭板是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道路桥梁连接处的重点内容是避免变形问题的产生。因此,在进行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开展各项施工作业,并且控制好变形区域,但是道路桥梁有着不同的构造,因此,连接处的变形情况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道路的构造是沥青混凝土或者是填土路基,因此,刚度并不高,由于桥梁的构造是混凝土,因此,其强度会比道路的强度要高。不管两者之间属于一种怎样的构造形式,都需要将沉降的幅度最大限度的降低,确保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更加的缓和,从而降低变形情况的产生。为了有效的提升桥头的引道设计质量,就需要科学的设计搭板。如果桥头搭板的设计质量比较高,就会提升路基的质量。
2.4路桥护缓和过渡段的设计
路桥护缓和过渡段的设计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桥防护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合理规划并加固路桥连接处的桥台基础和路堤边坡。在确定加固处理施工方案之前,设计人员应首先针对桥台背路基的水文地质条件、路堤长度和回填施工所用材料进行综合勘测、分析。(2)根据道路与桥梁结构的差异性科学设置强度过渡段。一般情况下,道路与桥梁的结构会存在较大不同,因此,为合理过渡,必须在连接处设置强度过渡段,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3)严格控制前期勘测过程,保证勘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尤其是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下,必须准确测定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大小以及力学性质等,为软土地基的科学处理奠定基础。
2.5填料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填料的选择。在选择填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含水量,这与道路的变形程度直接产生联系,不合理的填料可能造成路基湿、软,在路面上直接表现为路面不平等。如果所施工地段的基础层下存在软土,会造成翻浆现象的产生,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所有软土清除,亦可使用石灰石等吸水性较强的物质对软土中的多余水分进行吸收,防止其促使路基发生翻浆等现象,在吸附之后再对填料压实,使其达到设计中的合理范围内。在填料时还可采用分层的填料方式,但这一方法的操作需要确保地下水的水位不对其产生影响,在分层填料时还应注意对基础的处理,确保各填料层都结实稳定。
2.6路与桥梁连接处软土路基施工
软土路基是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展开地基勘察,了解其中布空孔密集程度制定的是否科学,同时采用碎石震动、排水固结以及换土的方式展开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路面处理。这种软地基处理方式能够降低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沉降情况,最终达到提升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质量的目的。
结语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连接处的施工作业时施工重点,该处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该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延长道路桥梁的施工寿命,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分析病害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此类病害予以处理,从而在根本上消除质量道路桥梁中存在的隐患,最大限度的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洪生.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公路,2017(15):119-120.
[2]唐博,杨锡江.关于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探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5(10):123-125.
论文作者:吕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填料论文; 桥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