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内涵;问题;有效策略
电力,是重要的能源,不论是社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面临着电力需求。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电力工程建设往往规模大、周期长、地理地质条件多样,这都增大了电力工程的施工难度,要给质量管理带来了困难。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这些现实的问题,通过有效手段优化质量控制,为电力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一、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解读
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全民通电,每个人都可以用上电,但是电力工程建设并未结束。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两者之间是一种正比关系。因为经济发展,各类电气化设备数量增多,总功耗增加,那么对于电网的承载能力以及电力供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老旧电网和线路,在发展中就会被淘汰,需要进行新电网和新线路的构建。尤其是现在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电网建设成为了一个新趋势,可以预见将来会有更多智能电网建设项目上马。电力工程建设,是电网更新换代和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质量管理,就具备了多方面的深厚内涵。第一,能够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电力工程时电力行业的基础设施,电力行业的核心业务就是电力生产和输配,不论生产还是输配,都需要相应的电力工程基础设施予以支持。所以,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就能让生产和输配方面拥有更好的基础。第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工程建设往往投资不小,若是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就会导致返工整改,引起成本增加。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建设阶段就将质量问题有效控制,那么能够大大提升工程效益。第三,给人们更好的用电体验。电力工程建设关系到人们用电,如果质量不过关,那么就可能出现停电、跳闸、电压不稳等问题。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把握好每一个环节,让电力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这样就能保证其投入使用后安全稳定不出问题。
二、当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问题
电力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控制好质量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但是,从目前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来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管理人员引起重视。
(一)管理宏观化对细节把握不到位
质量管理,需要对各项影响质量的因素予以全面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建设达标。而在电力工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既有宏观性的因素,也有微观性的因素,不论是哪种因素,都要对其实现有效控制。不过,就目前实际来讲,在质量管理中,管理工作呈现出一种宏观化的特征,也就是从整体角度上进行管理,导致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话句话说,就是注意了大的方面,忽视了小的方面。比如在工艺技术这个方面,不少管理人员将重点放在了工艺技术设计这个方面,而对于技术交底这个细节,却存在忽略,施工人员是否有效把握施工关键,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如果细节做得不好,那么质量控制就难以达到预期水平。
(二)管理传统化缺乏信息技术利用
质量管理这项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其涉及到很多方面,包含了很多综合性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管理中就需要对方法实现创新,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推动质量管理的变革。而且,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讲,出现了很多新颖高效的技术,比如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带来了产业变革,给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来讲,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发挥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传统化的现象依然明显,不少管理环节还是使用传统模式进行,并未实现信息化的构建,这就会影响到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三)管理局限化缺乏全过程控制
电力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而且一个电力工程项目,本身就分为了多个不同的环节,包含了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和后期竣工三个方面。就单纯以其中的某一项管理对象而言,也有全面的过程。比如工程材料,其就涉及到了采购、物流、库存、施工和余料回收5个方面。然而现在,质量管理重点往往就是放在了采购和施工环节,对于其他几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住。只有落实全过程控制,才能尽早发现问题,并尽早解决,这样才能减少损失,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积极发展。
三、电力工程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管理人员应该要形成认识,然后针对性优化质量管理,构建起全新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加强细节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细节,是质量管理的难点,因为其存在微观性,一些细节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在管理中,就必须要针对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做好管理规划设计,将细节囊括进来,为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首先,要立足管理职责进行管理方案设计。不同的管理人员,各自承担的管理职责并不一样。因此,要落实细节管理,针对自身岗位的职责即可。这就需要从日常管理处罚,详细思考每个管理流程,将其中的细节体现出来,并且设计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其次,要依照管理规划,有效落实质量控制工作。比如对于技术交底这个细节,就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掌握情况进行摸排,对于没理解的施工人员要再次说明,确保其切实理解了施工技术。最后,要注意意外情况的防范,在管理中要细心观察,尽量发现一些隐藏细节,以免出现意外质量问题。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不能局限于传统方法,需要跟上时代发展,对信息技术实现有效利用。具体来讲,首先,可以对无人机技术进行运用。电力施工需要进行现场管理,但是有的时候施工现场范围大,容易出现遗漏。通过无人机对现场进行航拍监控,将画面投放到大屏幕上,就可以一目了然把握现场整体情况。其次,可以借助BIM技术管理。对于电力工程,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工程模型,然后通过模型与现场施工进行对比,若是出现了差异,那么就说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最后,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辅助管理。质量管理会涉及到很多数据的分析处理,而且质量管理还和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存在潜在关联。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异常发现质量问题。
(三)以全过程理念实施质量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还需要关注全过程管理这个要点,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个环节。具体说来,首先就是要对前期准备环节做好质量管理,材料准备、机械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以及场地准备,这些准备阶段的工作,都需要全面控制,保证质量。其次,要对施工环节强化管理。在施工阶段,对于材料、人员、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质量,也要落实管理,不能出现遗漏。这一过程,尤其要关注隐蔽工程的质量管理,一旦出问题将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最后,在竣工阶段,要强化质量检测,确保各个部分质量达标。如果存在不达标的部分,则要及时整改。
结束语:
质量控制管理,对于电力工程来讲非常重要,这是保证电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管理人员要形成重视,然后通过有效手段对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优化,推动电力工程建设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春生,朱庆华.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 2017, 27(20).
[2]韩雪.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 2018(2):22-23.
[3]朱雪骏.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途径探析[J].科学家, 2017(5):61.
论文作者:杨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细节论文; 质量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