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_拉珍

基于“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_拉珍

拉珍 西藏拉萨市达孜区中学 850100

【摘要】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难度较大,“学案导学”的引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并深入分析在该模式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166-01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难点集中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一般而言,对于独立章节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基础习题也能够有质量的完成。但是,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相对较差,知识点不能搬家,分章节的内容不能融会,前后不能贯通,思路不能有效展开,遇到带有转弯的难题,思维较为局限,思考不出解决办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学案导学”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述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且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讨、深入研究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新课标对当前课堂教学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各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教师充分地利用自己“领路人”的身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和规划,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有序进行,从而顺利实现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简而言之,“学案导学”就是借助学案这一载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通过教师的恰当指导,来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二 “学案导学”模式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该模式的有效开展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划结合起来,编写具有探索性、灵活性、层次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案。因为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学案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且有意义的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初中数学教师探讨该模式下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十分有必要。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案导学”自主性的学习模式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依照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预习

根据学案自学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讲授新课以前,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习任务的安排,并不仅仅是口头上对学生的倡议或要求,相反,倘若教师不做任何工作只是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告诉学生预习下堂课所讲的内容,可想而知没有几个学生会去真正实践。这样的预习只是表面工作,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要想预习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就应依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不同,在适当的时间内将学案发给学生,以便让他们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依据学案的具体内容来熟悉课本,并先行自己想办法攻破疑点,最后将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整理出来并列成提纲,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听讲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从而有助于听课效率的提高。进行提前预习,让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教学,在开课前学生早已形成一个初步的知识框架,并且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散。此外,教师还应用恰当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

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对此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例如,为了使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具备清晰的认识,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预习,以使其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其次,在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巧妙地点出所学的知识与所提出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往相关性的方面进行考虑,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后,学生需自行去完成问题的求解过程,从而有利于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三“导学案教学”应对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在“导学案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并做好相应的改善工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课堂活跃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时,数学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结合学生的现状来进行引导,最大限度降低数学难度,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为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

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发挥其引导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教师就要为学生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帮助他们理清下堂课所学知识的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充分调动起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新时期的教师要不断发掘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09.

[2]吕江龙.浅谈初中数学实施“学案导学”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论文作者:拉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基于“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_拉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