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赵良芳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赵良芳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多,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桩基础施工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而且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具体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全面提高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应用

1 桩基础施工的基本概念

桩基础施工是指在土建基础施工的环节中地基土体结构的施工处理,主要由桩基和与桩基连接起来的基台共同组成。桩基础的主要作用是连接上层建筑物主体与地面,通过将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荷载有效传递到地面,提高建筑整体结构的荷载能力,从而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另外,桩基础施工还能够提高基岩的承载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建筑物主体沉降的问题。

桩基础施工主要由高承台和低承台两个方面组成,其中高承台桩基是指桩基的上部分和承台的底座部分都暴露在地面之上,主要使用的施工技术是预制桩施工和灌注桩施工。通过在地面使用一定的机械设备完成钻孔,在钻孔内设置钢筋笼后灌入混凝土,从而形成桩基础。而低承台桩基主要是指承台直接接触地面,而桩身的整体位于地下,主要通过敲打、水冲、振动、压力、沉入等方式,使桩身整体打入到地面以下。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采用的都是低承台桩基施工基础。

2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和原则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不管施工工程所在地的土质特点如何,即无论是在中密砾石地中,还是坚硬的基岩、硬质的黏土等,都必须保证桩基整体的承载能力能够具备承载建筑物主体的足够承载力。同时每一个打下的单桩也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从而避免建筑物的倾斜或局部沉降问题。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就是保证上部建筑物主体的稳定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桩基础必须能够固入到具备足够坚硬度的基岩上,从而使建筑物能够不会受到坚硬度较差的浅表土层的影响,出现偏移或下陷的问题,从而造成建筑物整体的倾斜。

在具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选用何种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最终的施工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确定施工技术之前,要实地勘察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特点、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施工条件等情况,在满足工程要求且造价最为合理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类型。此外,选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必须能够满足项目整体工期进度的要求,例如灌注桩的施工工期较长,对于进度要求紧的项目来说并不适用,而一般可以采用施工速度较快的静压桩的施工技术。

3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的要点

3.1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桩基础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和周期环境进行踏勘,为施工方案编制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还要编制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进行试桩。做好施工场地平整工作,提高打桩机械直接接触地基表面的承载力,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铺设碎石及走道板的方法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对于灌注桩则需要根据不同成孔方法来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要在施工区域范围内进行混凝土硬地施工,并对泥浆池、泥浆槽和排水沟进行合理布置,在桩位处钻孔成桩。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场地平整与预制打入桩较为类似,对地基土承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桩基础施工现场放线定位

对于建筑工程桩基础,需要对施工现场轴线进行反复核对确认,而且在施工现场,桩基施工不应影响轴线控制点,这样更便于桩基础施工时对桩位进行复核。在具体施工现场放线定位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方格网来实地定出控制线,并根据设计的桩位图来对桩逐一进行编号,并依照桩号对应的轴线和尺寸来施放桩位。做好样桩设置工作,定好的桩位要复核,控制桩基施工的标高。因此需要在施工区域设置的水准点要不受沉桩的影响,而且设置的水准点一般要保持在2个以上。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所设置的水准点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其受到损坏。利用建筑高程控制网的水准基点来作为桩基施工中的水准点,也可以另行进行设置桩基施工水准点。

3.3具体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分析

4.3.1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在振动深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电动机来产生巨大的垂直振动力,并作用于地基上,促进地基土层达到较好的密实度。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振动时间较长,而且振动效果较好,能够使地基土体达到较好的状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将固定的振动器安装在桩顶,将桩压入到土层中。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在打桩初始阶段,要确保锤击要做到小距离较度击打,然后才能连续性锤击,并将桩体打下到规定的深度,与施工的要求相符。

3.3.2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人工挖孔桩技术作为其中最为基础性的桩基施工技术,主要以人工施工为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成本较低,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具体流程较为简单,而且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具体施工作业时,需要对已挖桩底进行扩孔作业,要根据水流量来控制扩孔的大小,同时还要将环状钢筋圈布设在透水层的适当位置,并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的直径进行开挖作业,要穿过透水层,每挖一节则要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并在浇筑过程中做好振捣工作。对于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需要控制在C20,并对混凝土坍塌度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保护混凝土桩体的稳定性。

3.3.3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在人口密集处或者是高层建筑中进行施工时要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而静压力桩施工技术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施工时低噪音、低冲击力,所以在这类建筑的施工中有着普遍的应用。静压力桩基础属于预制桩施工技术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借助静力压桩机及桩架上的重力对预制桩产生压力,进而将预制桩压进土中。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工作时可能会毁坏土层的结构,所以要尽量连续完成,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再次是预制桩的施工。这种方法一般在高层建筑中使用,它的强度很高并且原料利用率高。开展工作时是借助沉桩机械将预制桩压进土层内部,施工期间要特别重视预制桩底部的高度和方向,万一方向不够准确,则会影响沉桩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中要把握好各桩之间的间隔,避免因锤击力太大而使桩基础附近的土壤结构发生形变。

3.3.4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施工时多采用冲击法和沉管法。前者在土质较松软的地方适用,且操作工艺简捷,不过要做好防坍塌的处理,可后者会将周围的土体挤压致变形。施工期间,不但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高质量,还要科学的把握管桩的入土深度,才能有利于桩基础的长期使用。

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有效地带动了施工技术的进步。桩基础施工具有快捷性和简单性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需要掌握好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严重对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季强.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42(01):202-203+205.

[2]李雅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6):57-58.

论文作者:赵良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赵良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