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林匹克论文,与人论文,全面发展论文,北京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主张并坚持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性,它所倡导的普遍性不但是指世界最大范围地参与奥运会,而且是指对不同文化的容纳与尊重,甚至是积极吸纳所有文化的精髓。他的国际教育思想总结起来就是他1934年的著名论断:“让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彼此关爱是一种天真的想法,但让他们彼此尊重却不是幻想,为了彼此尊重,首先要彼此了解。”顾拜旦表示,只有面对面的交流,并从交流中达到了解,才会有助于彼此真正的理解,这是互相尊重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为使中国的青少年与全世界的青少年共同追求“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理想,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奥组委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相关建议,借鉴近几年奥运会和冬奥会类似做法,共同策划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同心结”国际交流项目(简称“同心结”项目或“同心结”活动),英文名称为:“Heart-to-Heart”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并被纳入了各个学校的日常国际理解教育之中,这在奥运史上可谓首次。
一、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从历届奥运会的经验来看,开展“一校一国”项目意义深远。悉尼在总结该项目的意义时认为,“该项目使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受益,不仅便于学校之间进行教育、体育运动和文化的交流,而且还促进了全世界学生之间的友谊及相互理解与尊敬。他们从与他们联系学校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并提高了对文化差异的承受能力。”
同样,北京奥运会“同心结”项目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该活动对学校的国际交往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推进北京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一次难得机遇。目前北京市虽然有上百所中小学与国外的学校有交往关系,但是,交往国家的数量只有20多个,而且基本没有较深层次的交往。“同心结”活动将使北京市的200多所学校得到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质性的交往活动的机会,这将会大大提升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北京市中小学的国际化程度。
其次,该活动有利于全面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与和平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非常强调和突出的主题是世界和平,这与奥运会主张的世界和平和休战原则完全一致,因此,“同心结”交流活动对于培养青少年从内心深处向往和平、爱好和平、传递和平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最后,该活动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在“同心结”交流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外方学校的交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与此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因为“同心结”交流活动还有一项任务是让结对学校的师生和参加奥运会的各国或地区的朋友了解中国,分享东方文明成果,因此,“同心结”学校的学生首先就要去收集资料,去认识我们自己的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会挖掘到以前自己不曾认识的东方文明,从而更加激发爱国热情。
二、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创新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在积极吸纳以往奥运会“一校一国”经验的基础上,在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指导下,既紧密融合了奥运理念,又凸显了中国特色。
1、活动名称的创新
为了能使“同心结”活动真正深入人心,该活动名称是在北京地区中小学生中广泛征集,并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的。该名称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且与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有相同的寓意,喻示在奥林匹克五环旗下,世界各国青少年手拉手,心连心,肩并肩,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追求“友谊、和平、进步”的奥运精神,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梦想。
2、理念的创新
“同心结”活动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参与奥运,国际理解,传递和平,体验合作”,其理念凸显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着重强调公平参与、无歧视的奥林匹克精神,即结对对象不分民族、种族和贫困国家,与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所有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建立联系,并与各奥委会所在地的一所中小学结对,建立“姊妹校”关系。由此,该项目不再是以前的“One School One Country”,而是变成了“One School One Country One School”,这就预示着该活动不是暂时的、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它不会因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而结束,甚至可以说,北京奥运会是该活动的正式启动。此外,它还意味着在奥运激烈竞争的赛场外,有一个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的平台,该平台没有激烈的竞争,而是充满着快乐、理解、友谊,而且参与活动的主体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主体——青少年,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
3、内容的创新
与以往“一校一国”项目相比,“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其具体内容在赛前、赛时、赛后三个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
赛前:一是通过组织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拓展国际视野,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理念、特点等相关知识,能够介绍1-2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史和主要文化特征。二是通过组织学校间国际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结对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宣传北京奥运会的主题、理念和口号,宣传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三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与结对国家或地区运动员进行简单的交流,会唱结对国家的国歌或地区奥委会会歌,为赛时参与场馆活动奠定基础。
赛时:一是参加奥运村的升旗仪式。在奥运村欢迎仪式期间,我们将组织同心结学校师生代表到奥运村参加结对代表团的欢迎仪式,演唱结对国家国歌或地区奥委会会歌,并进行简短的文艺表演,为各国代表团营造宾至如归的良好氛围。二是部分学校要到赛场为结对代表队加油助威,让各国运动员感受“团结、友谊、和平”的奥运氛围。三是与结对国家或地区的运动员开展活动。“同心结”交流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各国或地区代表团的参赛安排,邀请结对代表队运动员到学校参观,开展各种活动,让这些运动员感受中国青少年的热情友好,让中国青少年近距离了解结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赛后:“姊妹校”将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将传递友谊与和平的梦想持续下去,从而为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留下一笔持久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4、结对途径的创新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结对学校,该项目学校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途径结队,旨在与所有参加北京2008奥运会的国家或地区的学校建立姊妹关系,除了通过驻华使馆、国家或地区奥委会渠道联络外,一些结对学校利用体育大会、国家或地区奥委会代表团团长会、“好运北京”系列赛事等机会;一些学校充分发挥境外驻京机构、企业、国际学校、高校外国留学生的资源开展交流活动,与结对国家或地区的学校建立联系;还有一些学校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借助家长的力量与结对学校取得联系。
5、主题活动的创新
“同心结”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到目前为止已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
2006年12月17日,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参加启动仪式的有教育部和北京市重要的官员、各国学生代表、外国驻华使节等。
2007年3月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了“同心结”交流活动学校经验交流会,部分学校介绍他们的结对故事及经验,而且介绍经验的学校不乏那些与欠发达、贫穷国家或地区的结队的学校。
2007年8月10日,2007好运北京同心结夏令营在北京开营,该项活动主要是通过中外学生的参与式和体验式活动,宣传北京2008年奥运会理念,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学校国际间的合作。
北京奥组委和市教委结合2007年至2008年举行的“好运北京”系列赛事,组织部分同心结交流活动学校的师生到赛场观看比赛,与结对国家运动员开展交流活动,演练赛时“同心结”交流活动学校人员集结、交通组织、表演展示等环节,培养师生的赛场意识,了解各项比赛的观赛礼仪。组织“同心结”交流活动学校的师生进行奥运村欢迎仪式和接待运动员到学校参观等活动演练,为赛时活动做好准备。
同心结,同心结友,同心结情,同心结益,同心结果,同心结世界。当前,该活动处于有条不紊进行之中,也已结出了阶段性丰硕的成果,通过该活动,奥林匹克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的精神正在进一步深入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必将为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乃至为整个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