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_政治论文

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_政治论文

试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试论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我在1989年曾经提出过一个看法,认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注:《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载《学校思想教育》1989年增刊。)。1990年5 月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之后,更加坚定了我这一看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可否作如下较为完整的表述,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教师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在这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和根本措施。因此,在肯定这个前提下,并且暂不考虑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内涵,我们也可以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简单地概括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调动积极性”。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调动积极性,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等等基本政治品质的总称。所谓积极性,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在实践中的外在表现。它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们在思想政治上的精神状态,劳动、工作中的基本态度,以及在社会活动中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讲的:“职工积极性是生产者外部环境条件以及自身素质条件等各种因素作用于生产者的综合反映。”(注:《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载《人民日报》1990年5月19日。)是指人们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可见, 思想政治素质是积极性的思想基础,是长远的、根本起作用的因素;而积极性则是思想政治素质在事业态度上的外在表现。

为什么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调动积极性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呢?

第一,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力量。正是基于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中, 特别强调“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67页。)。在这篇文章中, 毛泽东同志尤其强调工人(包括知识分子)农民等基本群众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程度如何,首先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解决人的立场和思想问题,使人从各种谬误和偏见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是指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也不仅是生产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的出现,是整个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第516页。)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身体素质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物质基础,业务素质是政治素质的科学文化基础,政治素质是业务素质的方向、动力和保证。上述三个素质的提高要通过身体锻炼、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等共同活动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无论是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革世界的能力,或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都应该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无疑这也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第二,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们形成符合本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问题和思想问题。”(注:《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载《人民日报》1990年5月19日。)很显然,把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作为任务,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舍弃这项任务,就不成其为思想政治工作了。此项任务不仅适合各行各业,各种群体;也同样适用于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的功能。所谓导向,指的是政治导向,政治方向。今天讲,主要是指四项基本原则。导向功能,就是讲的要确保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谓动力,指的是精神动力,精神激励。思想政治工作能激发和调动人们的内在积极性,促进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起以精神变物质的作用。所谓保证,指的是对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保证,广义讲,导向、动力都是保证;狭义讲,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的作用,从而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顺利完成。可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来讲,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作为其任务,实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这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是适用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起到化解教师中各种矛盾、协调教师人际关系、理顺教师情绪的作用,起到调动教师钻研业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的作用,从而保证高校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出好人才、出好成果的任务的完成。

第三,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时期,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其他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哪里?当然要落实到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上,但这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这个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上。把调动人们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又是搞好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

只有明确既把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又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才能克服长期存在的空头政治和政治、业务“两张皮”的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得到加强。李瑞环同志说:“有许多情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离开了调动积极性这个基点,往往效果不好,或流于空谈、说教,形成了形式主义、花架子,甚至引起群众的反感,挫伤群众积极性,玷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作为主要任务,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加强,真正的改进,也才能真正确立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地位。”(注:《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载《人民日报》1990年5 月19日。)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是,有它特殊的方式和途径,从根本上讲,主要体现在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这个学校的根本任务上。从高等学校来说,即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同时,高校又是科学技术人才密集的地方,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发动广大教师搞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高校还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全国政局稳定的敏感区,所以,要通过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搞好教师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的稳定,以促进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政局稳定,为经济建设提供良性的、稳定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为此,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教师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就是要增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

第四,这也是基于对教师的特殊要求。

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这是因为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接班人的重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自身素质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学校培养人才的素质。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页。)。 列宁曾经指出:“学校的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注:《列宁全集》第15卷,1959年第1版,第440—441页。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如此重任,对其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理应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更有必要旗帜鲜明地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同样,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也有其特殊意义。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他们钻研业务的精神如何,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取决于教风。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和主人翁,而且是工人阶级中知识较多的一部分,他们干社会主义积极性如何,不仅对我国的其他阶级和社会群体,就是对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着榜样示范的作用。因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亦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任务。

最后还想说一说,有的文章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调动积极性二者对立起来。或者不主张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为讲这就是“从思想落实到思想”,是“空头政治”;或者不主张讲调动积极性,认为积极性只是一种外在表现而已。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关于思想政治素质和积极性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我在文章开头就讲到,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实在的内容,是可以衡量的。讲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不是搞“空头政治”。人的积极性,也不仅仅是靠物质刺激或某种纯个人的动机能够调动的,而是有特定的内涵和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归结为,既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又讲调动积极性,可以更好地避免只看表象,不看实质,或者讲“空头政治”这样两种偏向。否则,只讲一点,则很容易陷入片面性,不能完整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标签:;  ;  ;  ;  

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