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南京 210048)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接诊收治的79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因,治疗效果。结果:79例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统计,围产期因素34例,占43.04%,感染因素23例,占29.11%,母乳性黄疸12例,占15.19%,新生儿溶血4例,占5.06%,不明疾病原因6例,占7.59%。79例患儿中,治愈6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47%,2例因合并胆红素脑病无效。结论: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做好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脑病出现。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诊治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016-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可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临床发病率约为30~50%[1],病因复杂多样,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视觉神经及听觉神经受损,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而如果及时查找到病因,早期干预则能大大降低疾病致残率及病死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因及治疗效果,以期对临床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接诊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9例,其中男婴48例,女婴31例;55例足月儿,18例早产儿,6例过期产儿;51例顺产,28例剖宫产;患儿出生时的体重,22例<2500g,38例在2500~4000g之间,19例>4000g;就诊时日龄61例<7d,18例>7d。
1.2 诊断标准 按照《实用新生儿学》对患儿进行诊断[2],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血胆红素≥102umol/L;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2周,早产儿时间>4周,且呈进行性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幅度≥85umol/L/天;上述具备一项即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母乳喂养暂停,采取配方奶粉喂养,同时结合黄疸病情及病因综合治疗。轻度黄疸治疗:(1)营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2)蓝光照射,每日累计12小时,连续治疗5天;(3)给患儿口服妈咪爱及维生素B2。经过上述治疗,患者多可痊愈。中、重度黄疸治疗:(1)人血白蛋白1g/kg,静脉注射,1次/天,连续治疗3天;(2)苯巴比妥5mg/(kg•d),2次/天,连续治疗3~5天;(3)给予碳酸氢钠用以纠正酸中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疗效评价 治愈:黄疸症状全部消失,血清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黄疸症状得到明显减轻,血清胆红素<102umol/L,但未降至正常;无效:黄疸症状没有减轻甚至加重,血清胆红素高于治疗前。
2.结果
79例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统计,围产期因素34例,占43.04%,感染因素23例,占29.11%,母乳性黄疸12例,占15.19%,新生儿溶血4例,占5.06%,不明疾病原因6例,占7.59%。79例患儿中,治愈6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47%,2例因合并胆红素脑病无效。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并发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生命。究其病因,主要同下列因素相关:(1)围产期因素:围产期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此次研究中43.04%因围产期因素致病[3-4]。妊娠高血压、宫内窘迫、产时窒息、新生儿酸中毒、头颅血肿、缺氧缺血性脑病,或者是剖宫产新生儿因麻醉药物影响血液循环,红细胞存活期短等都可导致黄疸出现。(2)感染因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如出现感染可以导致细胞膜破坏,出现溶血,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胆红素结合力下降,从而导致了黄疸出现。此次研究中,29.11%因感染因素致病。(3)母乳性黄疸:母乳内含有丰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能分解肝脏内的结合胆红素,将其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使胆红素得肠肝循环增加,胆红素水平上升而导致黄疸[5]。近几年母乳喂养被大力推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此次研究中12例为母乳性黄疸,占15.19%。(4)新生儿溶血:母婴如果血型不合,可引起免疫性溶血,威胁患儿生命。(5)不明疾病原因:这些患者黄疸原因不明,可能同胆红素代谢酶出现暂时缺失相关,或者是因素多种因素导致。
新生儿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一旦感染,机体红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出现溶血,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肝脏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会导致黄疸进一步加重。所以临床需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建立重症监护室,做好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具体来讲,要做好如下几方面:(1)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对产妇做好分娩护理,避免窒息发生,对新生儿做好护理,能对高胆红素血症有良好预防作用。(2)对孕妇需做好CMV、HBV等病毒感染检测,如HBV高危,需使用乙肝疫苗还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做好母婴阻断。(3)如为母乳性黄疸,需暂停母乳喂养,用配方奶粉对患儿喂养2~5天,黄疸多可自行消退,或者将母乳挤出,将母乳煮沸,使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破坏之后再进行喂养。(4)如果孕妇以往有过不明原因流产、死胎,怀疑母婴血型不合,需及时进行检查治疗。
总之,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加强病因诊断,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做好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脑病出现。
【参考文献】
[1] 廖玲,蔡海燕,李浩.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广西医学,2013,(10): 1404-1405.
[2] 林一霞,王颖慧,李志宏.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4-2426.
[3] 刘菁.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6):1001-1002.
[4] 洪涛,叶安青.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剖宫产及其它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4,(11):37-38.
[5] 张海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8例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4,(36):116-117.
论文作者:徐金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胆红素论文; 新生儿论文; 黄疸论文; 血症论文; 因素论文; 母乳论文; 病因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