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玉米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虫害论文,玉米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玉米虫害日益加重,严重威胁了玉米的丰产增收。结合河北省中南部玉米田的虫情,目前主要害虫有:蚜虫、灰飞虱、蓟马、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及玉米螟等。 一、玉米蚜虫 蚜虫又叫蜜虫、腻虫,是玉米的重要害虫。随着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夏玉米蚜虫为害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玉米心叶末期,蚜虫集中在上部叶片心叶为害,刺吸汁液,“蜜露”沾染灰尘,覆盖叶面,影响光合作用。抽雄后聚集在雌穗为害,形成“黑穗”,影响授粉、灌浆,造成雌穗秃尖,千粒重下降,受害玉米田轻的减产5%~10%,重的地块减产20%。 玉米蚜虫发生及危害特点: ①寄主范围广,危害重而且为传播病毒媒介。蚜虫除危害玉米、高粱、大麦、谷子、水稻等作物外,还能在狗尾草、马唐、雀稗、芦苇等杂草上危害。该虫以成虫、若蚜刺吸植物汁液,苗期均集中在心中叶内危害。在危害的同时分泌“蜜露”,可在叶面形成一层黑色霉状物,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减产;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其危害更大。 ②繁殖代数多,适应温度广。玉米蚜一年可繁殖20代左右。春季3月份温度回升到7℃左右时,在越冬寄主的心叶里即开始活动,大都在麦苗心叶里繁殖危害。随着植株生长不断向上移动,集中在新形成的心叶内危害,抽穗后大都迁移到未抽穗的植株或无效蘖上危害,极少在穗部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产生大批有翅蚜,迁至玉米、高粱、谷子的心叶内危害。春玉米雄穗抽出后,多集中在雄穗上危害,尤其在开花前后,气温高(23℃~25℃),营养丰富,蚜量激增。乳熟后又迁移至夏玉米上危害。夏季气温在27℃~28℃时亦可大量繁殖。10月份产生大量有翅蚜迁至越冬寄主。 主要防治方法: 1.清除田边沟旁的杂草,消灭孳生基地,减少虫量。 2.药剂防治。前期防治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加10%吡虫啉1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后期雄穗蚜虫预防效果较差。 二、玉米灰飞虱 玉米灰飞虱一般在华东、华中、华北发生较多。灰飞虱对玉米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玉米一旦染病,轻者减产30%以上,严重的绝收,因此玉米粗缩病被称为玉米的癌症。 玉米症状特征: 玉米出苗后被灰飞虱危害后即可感病,到5~6叶期才开始出现明显症状,新生叶片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病株的特征是叶色浓绿、宽、短、硬、脆,叶背的叶脉隆起;病株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叶片密集丛生,成对生状,病株似君子兰植株,农民朋友通常称作万年青。病株根少而短,长度不足健株的1/2,易拔出。根易分叉,丛生状。 灰飞虱防治技术: ①灰飞虱可近距离扩散和远距离随高空气流迁飞,必须进行统一防治,统一时间,联防联治。 ②一定要早防早治,把灰飞虱消灭在传毒之前。 ③一定要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防治玉米粗缩病关键是治虫,因此,要科学选用合适的杀虫剂,可应用10%吡虫啉20克/亩混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80毫升/亩等菊酯类农药喷雾,隔3~4天喷1次,连喷2~3次。要注意喷洒田边和田内杂草,而不要仅仅喷洒玉米植株。 三、玉米蓟马 蓟马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玉米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该虫个体小(0.9~13毫米),会飞善跳。黄蓟马先危害叶背,禾蓟马和稻管蓟马先危害叶正面,二者均可使叶片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受害严重者叶片枯干,甚至毁种。也可以引起玉米幼苗“心叶破碎”或扭曲成“牛尾巴状”。干旱环境对其大发生有利,降雨对其发生和危害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防治措施: 在玉米出苗后及早喷施一遍杀虫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加10%吡虫啉10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不仅可有效防治玉米蓟马,也可同时兼治灰飞虱(粗缩病的传毒害虫)、瑞典秆蝇等多种害虫。 注意:玉米苗期喷施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一定不要喷施含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农药,以免产生药害。 四、玉米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是夏玉米区新发生的害虫,有的被误认为是地老虎为害。该害虫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 二点委夜蛾主要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秆或浅表层根,受危害的玉米田,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玉米田中出现大面积空白地,危害严重地块甚至需要毁种。二点委夜蛾喜阴暗潮湿,畏惧强光,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遇到声音或药液喷淋后呈“C形”假死,高麦茬厚麦糠为二点委夜蛾大发生提供了主要的生存环境。二点委夜蛾比较厚的外皮使药剂难以渗透是防治的主要难点,世代重叠发生是增加防治次数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在防治时应该掌握的重点方法: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早防早控,当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倾斜时要立即开始防治。主要方法有喷雾、毒饵、毒土、灌药等。 五、玉米地下害虫 玉米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蝼蛄、金针虫、蟋蟀、小地老虎”五种,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虫害之一,以蛴螬危害最为严重。地下害虫咬食玉米种子、幼芽和根系,造成玉米缺苗断垄,一般缺苗10%以上,甚至全田毁苗,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具体防治方法同二点委夜蛾。 综上所述:玉米虫害的发生严重危害着玉米的丰收增产。这些虫害的发生特点要求必须群防群治,及早预防。施药方法过于复杂,随着土地的集中管理,人员的工时费用成为一大考虑因素。为解决玉米虫害的问题,经过大量实验和多年田间示范,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在播种前给玉米种子进行二次包衣。二次包衣不仅仅是给玉米裹上一层颜色,而是利用化学药剂长时间的对玉米形成保护,尤其是对玉米蚜虫、灰飞虱、蓟马等害虫的侵袭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由于市场种衣剂种类繁多。告知广大农民朋友一定不要乱用药、滥用药。更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以免造成种子受到危害,造成不出苗或少出苗、出畸形苗的情况。一定要选用正规药剂。经过包衣后的玉米,苗齐苗匀、秸秆粗壮、气生根发达、虫害明显减轻或不发生,抗旱抗倒,后期玉米不早衰,减轻突尖,从而促使玉米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华北地区玉米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_玉米论文
华北地区玉米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