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地铁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道路交通有了很大的缓解和改善。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地铁这一出行方式方便快捷,而且零污染的特点,使得人们对其十分的喜爱。但是,地铁大多是在狭小的地下建造的,其技术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而且与相关的专业很多。
关键词:BIM技术;地铁施工管理
引言
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出行要求与日俱增。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运用基于BIM技术的数据管理平台,利用其三维模拟的可视化展示,以数字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实现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在项目设定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管理中高效完成监理工作,从而提升管理深度。
1BIM技术的发展进程
BIM技术的中文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是由国外的一家大型建筑公司Autodesk在2002年提出的。该模型一经提出就受到界内的广泛认同,之后就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行业中。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有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和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在21世纪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工程设计行业中,CAD技术的普遍运用已经彻底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设计计算和绘图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方案优化和改进上,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并缩短了设计周期。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全面地为工程项目的方案提供技术上的修正和决策。自BIM技术的概念出世以来,建筑工程的CAD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BIM方向靠近。BIM技术支撑着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方向和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信息处理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和可视化技术都是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原理上的一些分支。可以说没有BIM技术的应用,建筑业的发展可能还处于前十年的发展阶段中。
2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的应用
2.1强化前期准备
(1)软件、硬件条件准备。对于BIM技术管理人员,要对BIM技术以及电脑软件选择方面要精通,对于BIM电脑来说,其配置与一般电脑相比要高一些,结合其使用的BIM软件和工程情况,选择相应的电脑配置,其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使软件的有效运行得以满足。对于CPU来说,要有两个,至少是IntelXeon及以上,内存至少16G,硬盘至少1TB等等,同时要配备三维建模软件、深化设计软件、碰撞检查软件以及造价管理软件等等。(2)统一建模规则。由于地铁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参与人员不太多,对于大型地铁项目来说,通常在项目拆分后,其模型文件数量众多,所以,科学、合理的文件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管理人员的理解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建模规则统一,对于BIM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通常来说,建模规则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一般规则,主要是文件命名、工程量清单名称等。②模型文件命名,例如在应用Revit三维建模软件时,其文件命名可以这样做:项目名称-地点-楼层-专业-系统-介绍.Rvt。③颜色规定。就是为了能够将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得以有效区分,尤其是水、电等,构件多且具有较高的复杂利,将不同专业、系统模型,使用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将模型快速识别。
2.2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监理工程师将搭建的质量控制点和实时更新的施工模型中的检验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的施工信息数据库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手机或PC终端对施工现场发生的质量事件进行记录、拍照,并将相关问题与BIM模型中的构件相关联,通过BIM管理平台报送施工单位,形成问题报告,并抄送建设单位,便于施工单位及时对现场问题进行处理和整改,也便于业主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经监理检查通过后,以同样的方式把检查结果回复至BIM管理平台。
2.3合理选择平台
(1)平台要素分析:①能够对不同主流软件格式给予支持,现阶段主流程的BIM软件主要有五大系列,例如Revit、Archicad等等。我国以广联达、鲁班等为主,其输出格式都是不相兼容的,因此,BIM平台要能够将这些主流格式兼容。②具备专项施工管理作用,BIM协同平台的目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其主要是将成本、质量、安全等信息有效整合。③对模型轻量化给予支持,否则过大的体量、过多的模型会使工作效率受到影响。④具备数据库功能,从而进行有效的决策。(2)平台选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功能全面型,这一方式以功能的全面性为重点,施工企业需要把其实际需求看成是列,把市场上现有平台看成是行,再将平台功能进行核对,从而将平台进行选择。②有所侧重型。这一方式对于企业功能需求重视度不同时进行使用,也可以把其实际需求看成是列,但是要对需求的权数进行设置。再将市场上的所有平台看成是行,再逐个将平台功能进行对照,最后将权重进行相乘,就是所选最佳平台。③某一特性型。对于施工企业只专注于一点较为适用,例如专注价格的。
2.4利用BIM技术对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控制
地铁工程的安全控制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基础信息有地质条件、施工工艺、轨行区施工事宜等。将这些因素事先录入BIM管理平台,监理人员利用管理平台可及时对施工工艺与地质条件的符合性进行认真审查,对轨行区施工现场实际安全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明确每个阶段、每个工区的安全管理重点,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采取预防为主、动态控制的措施,关注控制过程和控制效果。不符合安全条件的,通过平台即可予以控制,并及时发布整改事件指令,直至整改完成通过审查符合要求。
2.5改进建模流程
想要使BIM技术的应用得以持续推进,就必须要梳理流程,特别是施工方的BIM应用模式流程,对相关参建单位在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明确。①模型创建阶段,建模人员获得蓝图后,要整理图纸,结合建模规则进行创建,遇到问题要收集起来,与设计、技术人员进行讨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要审核模型,之后建模人员对其进行完善。②模型处理阶段。结合不同阶段的不同专业模型,整合模型,再碰撞检查后,将不同专业间的问题有效解决,再结合结果和问题,深化处理各专业模型,之后由专业工程师审核,再进一步完善模型,使全专业的模型深化得以完成。③模型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应用处理后的模型,其主要有技术、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体现。④模型交付阶段。这一阶段要根据竣工图、设计修改等完善最终模型,结合相关专业的竣工信息,修改模型信息,结合业主需求将模型文件进行编制,移交最终模型。
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地铁施工企业在应用BIM技术方面才刚刚起步,在软件选择、平台使用方面还需不断的完善,在今后的设计、制造以及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整合,同时还要不断的提升施工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同时,在地铁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不单单在软件、平台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对地铁建设行业流程、制度的改革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逸芹.BIM技术在地铁机电系统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5):170.
[2]胡哲.浅析BIM在地铁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2):1511.
[3]曾维荣,马从权,林宪敏.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35):167~168.
[4]王军.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经济导刊,2017(31):59~60.
论文作者:曹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地铁论文; 建模论文; 平台论文; 这一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