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以2003和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例_人力资本论文

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毕业生论文,人力资本论文,实证研究论文,关系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职业地位获得过程。自1967年布劳和邓肯两位社会学家在《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首次运用“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以来,职业地位获得研究就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于人们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纵观国内学术界对于大学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于择业观念这一影响因素,而探讨人力资本这一影响因素的成果尚不多见。因此,运用社会学的职业地位获得理论,从实证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十分必要。

一、研究设计

1.核心变量的界定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舒尔茨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一篇创见性的演讲稿《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就是“放弃现在的收入以换取未来更多的收益”[1]。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等方面而形成的体现于人身上的“非物质条件”。更直接地说,人力资本就是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2]因此,本研究把人力资本这一核心变量具体操作化为学习成绩、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政治面貌、应聘技巧、学校名气、外貌条件、性别和生源地等10个因素。

2.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为了深入了解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的影响,连续两年进行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与行为”的调查。2003年随机调查了中南地区14所高校共1200名大学毕业生,获得有效样本916份。样本结构为:男生580人,占63.3%,女生336人,占36.7%;来自城镇的学生543人,占59.3%,来自农村的学生373人,占40.7%。2004年随机调查了中南地区4所高校共400名大学毕业生,获得有效样本355份。样本结构为:男生190人,占53.5%,女生165人,占46.5%;来自城镇的学生188人,占53%,来自农村的学生167人,占47%。

3.研究假设的建立

自西方社会学的实证研究开创以来,学术界对于人力资本影响人们职业地位获得这一问题已无争议。问题在于,构成人力资本的诸要素对于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到底谁贡献最大。本实证研究中的人力资本是指由教育投资在大学毕业生身上所积聚的人力资本。由于不同的大学生人力资本诸要素构成量不同,因而其毕业后地位获得机会和地位获得质量(收入多少)亦不相同。

一般来说,有过工作经历,且工作能力较强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据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1: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对他们是否获得职业地位影响显著,且工作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就业,地位获得后的收入也越高。

表1 以大学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机会为因变量建立的Logistic模型

自由度:10 显著度:p<0.05

表2 以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为因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显著度:P<0.05

众所周知,我国大学毕业生自进校之初,其所学专业已为学校所确定,求学过程中不允许变动(目前虽有极少量转换专业的行为,但无法影响总体),因此,在毕业时,他们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的特点,且对其地位获得带来终身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2:大学毕业生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对其是否获得职业地位影响显著,且学校越好,专业越好,地位获得后的收入越高。

由于在就业过程中,社会特别关注性别歧视和外貌歧视,因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3:大学毕业生的性别对其是否获得职业地位影响显著,且对地位获得后的收入影响显著。研究假设4:大学毕业生的外貌对其是否获得职业地位影响显著,且对地位获得后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党员或干部身份)对其就业可以说是一张王牌。那么,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其影响是否如初呢?据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5:大学毕业生的政治面貌(党员或干部身份)对其是否获得职业地位影响显著,且对地位获得后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研究方法及变量的确定

本研究使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组成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的诸要素为自变量,以就业情况为因变量,建立起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进而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1)自变量。按前述概念操作化思路,人力资本由学习成绩等10个因素组成。这样一个自变量表在引入模型时,不排除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自相关关系,因此,在数据处理中进行共线性诊断,以增加模型的解释力。

(2)因变量。本研究将以下两个变量作为因变量:第一,大学毕业生是否能就业,即职业地位获得机会,这是一个虚拟变量;第二,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后的收入情况,即职业地位获得质量,这是一个定距变量。

二、数据分析结果

1.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因素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机会的影响

以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因素为自变量,以其职业地位获得机会为因变量,建立一个Logistic模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3年,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要素中,对其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工作能力和性别。工作能力的作用是正向的,根据幂值判断,工作能力每上升一个等级,地位获得机会就为原来的1.282倍;性别的作用是负向的,根据幂值判断,女生地位获得机会仅为男生的0.759倍。并且,工作能力对地位获得机会的影响比性别的影响更显著。

在2004年,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要素中,对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影响的主要是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外貌条件、工作能力,其大小顺序为工作经历、外貌条件、工作能力、所学专业。其中,工作经历、外貌条件、工作能力对大学毕业生的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所学专业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2.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要素对其职业地位获得质量的影响

以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为因变量,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为自变量,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如表2(见上页)所示。

从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看出,在2003年,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有显著作用的变量有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政治面貌、生源地;在2004年,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有显著作用的变量有学习成绩、工作经历。

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学习成绩对收入都是显著的负向作用,且从未经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学习成绩对地位获得后的收入的负向作用呈递增的趋势,即学习成绩越好,地位获得后的收入反而越低。

2003年对收入有显著作用的为工作能力,工作经历在10%左右显著;2004年对收入有显著作用的为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无显著作用。

3.结论

结合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对2003年和200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研究假设1得到了验证。只是从对比分析中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地位获得后的收入的影响,2004年从工作能力向工作经历转变。这可能是因为工作经历容易度量,而工作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佣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所致。当然,也不排除有大学毕业生浮夸其工作能力的可能性。

不管是2003年还是2004年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出学校名气对地位获得机会和收入无显著性作用。所学专业在2004年的数据中,对地位获得机会显示出了显著性,但对收入无显著性。由此可见,研究假设2只证实了专业对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作用。但事实上,名牌大学毕业生赚的钱更多。而我们的研究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地位获得而言的,学校名气对其是否获得职业地位无显著影响,对地位获得后的初次收入也无显著影响,这与现实比较相符。

2003年的数据显示,性别对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影响,而2004年的数据显示,性别对地位获得机会无此影响。不管是2003年,还是2004年,性别对收入均无显著性作用。因此,研究假设3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

外貌条件在2003年的数据中,对地位获得机会及地位获得后的收入均无显著性影响,但在2004年的数据中,外貌条件对职业地位获得机会影响显著,对地位获得后的收入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研究假设4在2004年得到了验证。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的追求已拓展到求职领域。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美的就是好的”这一社会学命题。

无论是2003年的数据,还是2004年的数据,均没有显示出政治面貌(党员或干部身份)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作用。倒是在2003年的数据结果呈现中,政治面貌(党员或干部身份)对收入有显著作用。还有生源地,2004年呈现的结果无此迹象。由此可见,研究假设5没有得到验证。

三、讨论

从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到对假设的验证来看,在当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经历对地位获得是一个显著性因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并不确切地知道求职者所具有的能力,因此,了解其是否有过工作经历就是首选。当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社会资本等非制度性因素弥补信息的不足。但是毫无疑问,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有过工作经历的求职者(不管其能力如何),获得职业地位的机会会明显增加。

第二,所学专业对地位获得也是一个显著性因素。大学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其积聚的特殊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对其就业机会的获得有显著作用。这是因为,所学专业越专,就业选择面就越窄,势必增加地位获得机会的困难。也就是说,在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的条件下,人力资本一般性强的劳动力比人力资本特殊性强的劳动力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专业口径较窄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强,因而在地位获得中处于不利地位。值得庆幸的是,第二轮高等院校大规模调整的目标是综合化,即把一些单科性或多科性的专门学院以及一些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重新组建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专业涵盖面较广的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同时,对高等院校内部性质相近、口径较小的一些专业合并重新组成口径较宽的大专业,以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形成大范围的“学科群”。[3]

第三,在就业市场中,一度严重存在的性别歧视,在本研究2003年的数据中得到了呈现。时隔一年,虽然这种显著性消失了,但是,外貌条件在地位获得后的收入中的作用则凸现出来。本研究认为,随着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性别比的失调,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平衡职工性别比(特殊行业除外),对女性的职业准入相对放宽了限制。从外貌条件的凸显可以看出,社会对美的追求已拓展到求职领域,但这是否会导致一种新的职业歧视——外貌歧视呢?

第四,大学毕业生中的党员、干部在就业中曾经是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首选,而在本研究中没能得到呈现。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大学生党员的数量日趋增多,更有甚者,有的求职者假冒党员、干部,这就使求职者的党员或干部身份大为缩水,导致党员或干部身份对就业机会获得的作用大打折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事业单位遵循的是“理性人”假设,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因而身份问题已不可能也不应该占主流地位。

四、建议

就业既是生存之基,也是发展之本。从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来看,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以下举措已势在必行。

第一,高校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由于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背景,因而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地选择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而单一型人才也就是所谓的“专才”,由于专而不博,难以适应那种对人才有多样性需求的职业,因而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缺乏灵活性,且选择面窄,易导致就业困难。当然,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专业,即特殊的人力资本的求职者,国家应包揽他们的就业,以防这些专业的求职者初次求职难,失业后求职更难的局面。

同时,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毕业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不管哪一种因素占主要成分,在其地位获得中都必须借助社会资本以弥补信息的不对称。这就要求学校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从调查中反映的学业成绩对地位获得的负作用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的教学脱离社会实际比较严重,必须改革。当学生走向社会时,蓦然回首,所学的知识都用不上时,那种失落甚至愤怒是可想而知的。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教育投资伤害了大学毕业生的感情。从长远来看,必将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失灵”。因此,联系社会实际,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其毕业后的地位获得乃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高校扩招的本质是为社会积聚人力资本。然而,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教育投资本身的风险性,要求获得“风险溢价”。如果毕业即失业,必将大大挫伤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磨灭人们通过教育获得地位升迁的设想,也不利于社会发展。有学者指出,人力资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素,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内生性要素,人力资本具有人文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要素、效率、均平和稳定四项基本功能。[4]由于大学毕业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其张力的底线是能够就业,以弥补教育投资成本,而人力资本张力的实施空间却是社会的大环境,因此,只有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增加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逐渐完善劳动力市场。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存在太大差别。但在求职中,使用劳动力市场途径的效果,在实际中远不如使用社会网络途径的效果。这就说明了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完善,没能充分发挥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作用。因此,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建设,是转型时期发挥人力资本在求职中的作用的重要外在条件。

总之,人力资本张力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地位获得,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孤立地看,人力资本积累在转型期是有益于大学毕业生的地位获得的,但在注重人情关系网的中国社会,无论运用人力资本获得职业地位多么成功,都不能掩盖社会资本在求职中的运作空间。因此,作为转型期的大学毕业生,在注重人力资本谋取职业地位的同时,若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则会使就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标签:;  ;  ;  ;  

人力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以2003和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例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