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刘佳勋 吉林省和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 吉林省作为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如何充分解决阻碍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对吉林省的区域经济环境、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之后从产品、市场主体、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的角度阐述吉林省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建议。

关键词: 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吉林省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六大林区和八大牧区之一,拥有高句丽古城、扶余国、伪满洲国等三大都城文化、延边朝鲜族文化、吉林乌拉满族文化以及长白山文化,现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共19家,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

2018年《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的发布,标志着吉林省以“冰雪+避暑”双品牌驱动“双线优化”、以“东西双环线”激发板块结构性活力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正式确定。“十三五”期间,全省已经有近一半的市县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各地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未来,如何有效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对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十分必要的。

一、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环境分析

(一)区域经济环境

公开数据显示[1],2018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74.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0.7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6410.8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7503.02亿元,增长5.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611元,比上年增长5.0%。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7.7:42.5:49.8。

2013-2018年,吉林省GDP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其中第三产业稳步增长、充满活力且在全省GDP中占比逐年增加。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吉林省应紧抓机遇,大力发展拥有多种天然及人文资源优势的旅游业,以此带动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购买力水平

2018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72元,比上年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2394元,增长1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8元,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826元,增长5.3%。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涨,能够拉动区域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叠加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对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势支撑。

(三)区域地理环境

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构成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位置,拥有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正在重点打造“沿图们江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和“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全省集林海、草原、平原一体,拥有不同的区域特色;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具有淳朴的民族风情和边境风光;吉林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特色乡村旅游业发达;地处黄金玉米带,是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区域。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含义逐渐由“褒”变“贬”,王婆成了令人反感,自吹自擂的商家身份符号。

2.补齐旅游商品开发短板。目前,适应旅游者精神消费需求的旅游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加大旅游商品开发,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旅游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时间,七八张桌子上,堆的金山银山,在四壁油灯的映照里,煞是好看。老黄挥手,几个山贼由腰里抽出备好的麻袋,

1.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目前,吉林省旅游业门票收入约占总收入20%,与国内一些景区试行的“零门票”相比,仍有差距。未来应逐步淡化“门票经济”,调整景区收入结构,提高购物、娱乐、度假消费占比,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四)区域旅游市场

1.铁路发展严重滞后。从吉林省中西部到东部的通化市和白山市,车次少,速度慢,通达时间远低于公路通行,而且位于长白山南坡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今没有铁路通达。

1.资源深度开发,联动合作。围绕大众旅游休闲、体验消费需求,依托景区的文化底蕴与旅游平台资源,通过主动引进相关机构与企业,进行旅游1+N产业融合嫁接运作,提升景区核心价值优势,强化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吉林省旅游产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一)从产品看: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需求

产品结构单一,有效供给不足。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呈低质化、同质化发展,资源挖掘不够,尤其人文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类型上,观光旅游一枝独秀,健康养生、休闲度假、运动体验、房车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缓慢,生态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等优势没发挥出来。产品供给档次上,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缺乏针对高端客户需求的旅游订制产品。另外,四平、靖宇、临江等地的红色旅游和长春、集安等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不足,多数地级市的城市旅游发展缓慢。

水稻种子加工检验能够得出种子的发芽率和淘汰率,也能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出种子的质量。精选种子将饱满度较高的水稻种子筛选出来,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二是旅游交通智慧化。在加快东部地区铁路、公路建设基础上,依托联合现有旅游交通运输车辆资源和外部合作交通资源,打造基于交通网络和运输节点实时旅游交通、门票、住宿、餐饮、旅游项目、支付等综合预订服务的智慧网络系统,建立依托交通网络的综合协同服务体系。

根据文献 [7-9]中已有的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得到荷载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一个激振力函数来模拟列车产生的动荷载F(t)。

从空间轴上,吉林省重点突出了重要旅游景区的单体发展,但是没有足够重视景区周边道路、城镇、乡村、度假区以及次级景区的梳理与串联,没有形成“大旅游”、“大景区”的概念,区域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没有在全域旅游得到充分释放。短期的出游型人口聚集,没有结合周边景区与度假区实现2日游甚至多日游的目的地结构,没有形成充分的消费聚集。

(二)从市场主体看:产业集聚能力差,缺乏龙头企业

1.产业融合聚集能力不强。缺少旅游产业集聚区,尚未形成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的系统化的旅游产业集群,缺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产业链的延伸。

2.缺乏旅游大企业。旅游企业呈现“散、小、弱、差”的现状,尤其是旅行社发展滞后、粗放,市场竞争手段落后。

(三)从基础设施看:建设滞后,发展缓慢

近年来吉林省的旅游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22156.39万人次,同比增长15.15%;实现旅游总收入4210.87亿元,同比增长20.0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5和9.17个百分点。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610.86万人次,同比增长13.96%,实现旅游收入67.47亿元,同比增长16.57%。

2.航空运输成本过高。长期以来,吉林省只有南航吉林分公司一家基地公司,导致过夜运输能力非常低,而且由于独家经营,缺少竞争,导致机票价格普遍比辽宁省高出很多,造成游客交通成本非常大。

3.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景区周边和景区内的标识不规范、不明晰现象比比皆是,中英文对照经常有错误。一些4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尚达不到标准,延吉和长白山等景区接待设施容量不足,旅游旺季,一房难求。

(四)从产业链上看:供给不足,关联度不高

多数景区除固定门票外,与之匹配的文创产品、娱乐项目等种类单调,无法刺激游客产生更多购买行为,且消费项目附加值低。旅游过程中,除了OTA整合的线路之外,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衣、食、住、行、游、娱、购等都是割裂的,没有成型的产业链条。

三、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发展模式实现“四个”转型

吉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强力支撑,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交叉可以作为创新旅游产品的突破点,充足的农业资源也是旅游业延伸的有力结合点。深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有效联动多种资源可以助力吉林旅游的快速发展。

5.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了解)。在2014、2015、2017、2018年均在第42题出现一个空,其中三年答案均是“蒸腾作用”,有一年的答案是填“蒸腾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这个考点主要考查蒸腾作用的概念及作用。

2.由展示资源向展示文化转型。以生态为依托,在历史文化、边境文化、红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满族、朝鲜族)上进行萃取提炼,将区域特色文化元素注入景区建设、旅游产品、休闲体验、文化传承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复活呈现,打造形成差异化特色景区,把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附加值。

总结一下以上三节的结论:第2节中的定冠词标准意味着弗雷格的专名是单称词,至少倾向于指称殊相。第3节中的无自变量标准则必须要以关于对象的一种前语言理解为前提,即殊相是对象的模板。在第4节中,非谓词标准和等式标准被解读为专名屈折变化的非本真性。相对于概念词而言,专名独立于语言上的变化,其意义在于殊相相对于语言的独立性。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弗雷格在何为对象的问题上有一种唯名论的倾向,并且语言上的标准最终必须依赖于前语言的理解才能完全澄清。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要看使用者如何对待它。只有官员合理利用微博,使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博的作用。而官员微博公信力的提高,需要官员自身和社会各界长期理智地对待微博。提升官员微博公信力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积极落实涵盖9市州的旅游精品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育与文化事业建设,形成全域统筹、梯度推进、重点突出的全省旅游产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域覆盖的生态景观格局。

4.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粗放的发展模式,积极跟踪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让创新成为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过意不去的是罗四强。他是看着阿里长大的,几乎也拿了阿里当弟弟。他忙给阿东打了个电话。阿东立即慌了,连夜找处长请假。处长说:“那你就回来吧。”

(二)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旅游业发展“三大”短板

1.补齐“智慧旅游”发展短板。整合旅游大数据资源,通过数据深度分析找到更符合用户兴趣和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是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捷径”。用互联网思维免费为景区服务,实现线上预订、消费,线下自助取票、无障碍入园等。推进“旅游+互联网”营销模式,形成实行线下与线上营销相结合的新媒体营销攻势。

66例头颈部神经内分泌癌患者3年生存率36.36%,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患者间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吉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是世界公认的天然冰雪资源最佳区域。全省已开发“雪博会”、赛瓦萨、赏雾凇、观雪景、捕冰鱼等丰富的冰雪旅游产品,促进全民参与冰雪运动。长白山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旅游地之一,并拥有道地中药材、山野菜、矿泉水、人参等具有长白山独特品质的优秀资源。

3.补齐城市旅游发展短板。城市是现代交通的枢纽,是游客集散的中心,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吉林省城市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必须加快补齐短板。应重视工业遗产和“历史街区”的再利用,打造具有城市文化感召力、历史厚重感、旅游竞争力的传统街区,如长春的贵阳街、长江路、大马路,吉林市的乌拉街等。推进特色博物馆建设,将城市可持续旅游与人居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三)有序开展对外产业联盟

2018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冰雪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避暑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促使全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让“冷”资源“热”起来,“凉”资源“火”起来,形成“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的旅游时间轴。

2.旅游服务要素产品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和创新旅游配套要素服务,通过与电子商务、信息科技、现代金融等现代技术与产业融合,提供智慧交通、智能信息等现代高效服务。

3.积极推进旅游+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

一是旅游体系平台化。整合现有的旅游产品、服务网络和区域产业联盟合作资源,形成对吉林省旅游产业链的整体线上综合服务,构建强大的线上与线下交互服务网络体系。

从时间轴上,吉林省目前还没有做到突破季节性因素的限制,打造四季全时性的产品解决方案,突破自然旅游适游期的限制。同时,吉林省目前还没有做到针对工作日与节假日、白天与夜间,通过研学产品的开发,夜间游览、夜间秀场、夜市的打造,突破区域旅游的盲点,形成平日旅游市场的有效补充。

三是旅游景区智慧化。推进旅游景区的信息技术服务提升,在旅游产品、景区服务、相关产业的协同开发等方面建立景区的智慧服务系统,并与营销、交通等智慧服务系统链接协同运作,打造景区服务智慧系统。

孔老一哭了,大颗大颗的眼泪落进泥水,他又把头深深埋在水坑里,从而躲避那些呛人的黄烟。离他不远,鬼子们狰狞地吼叫声,天地间最不平等的杀戮声里,还没断气的国军弟兄一声声惨叫着。

(四)与特色小镇建设融合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

2019年2月,吉林省公布第一批55个产业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包括长春市关东文化小镇、吉林市左家北药小镇等。吉林省应优先在冰雪、避暑旅游目的地、旅游精品带及其毗邻区域,支持旅游综合体、休闲农业融合体、旅游度假区、城镇旅游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建设;完善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兼顾居民与游客的诉求,适度拓展城镇运动休闲空间。

以特色小镇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内容创新,就需要以优质旅游理念为指导,走内涵式旅游发展之路、走高渗透融合发展之路、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走全方位开拓之路。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大力抓好各区域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具体项目的科学论证。根据各地发展阶段、财政收入的不同,可以考虑适当倾斜资金,加大规划支持力度,使内容生产摆脱单一重复的低水平状态。另外,可逐步建立乡村旅游内容创新评估机制,并确定相适应的奖惩机制,使得各地推动内容创新的动力更强。[3]

以特色小镇为引领,大力发展大健康旅游。依托长春市健康山谷小镇、吉林市小白山医养小镇、辉南县龙湾康养小镇、敦化市吉澳中医药健康小镇、延龙图新区海兰湖文旅小镇等特色小镇,发展医养结合、中医养生、休闲旅游度假等新兴产业。应打造“绿水青山好药材”的品牌特色,打造以医药企业(园区)为平台,以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为亭阁,以中药材和景观塑造为连廊的发展格局,打造特色中药景观带和产业带。以通化国家医药城为核心,打造中药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引导药材种植园、康养企业、旅游企业借助医药产业名城优势,打造乡村生态康养、民族特色康养、山水富氧康养基地,发展一批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康养产业。积极发展鸭绿江边境旅游合作区、高句丽文化旅游观光区、龙湾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

(五)谋划建设旅游“1+N”数字平台

基于“智慧旅游”,吉林省应加快研究打造旅游1+N数字平台,构建面向游客、商家、产业链上下游、旅游景区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鼓励该平台以开放的平台化思维,在订票验票、渠道拓展、深度营销、大数据分析等旅游领域与各行业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实现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必然能够对产品结构、技术发展、营销模式和渠道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利于全域旅游的智慧型服务落地。

1.整合协调公共资源智慧引导。完善全域旅游后台服务建设,推动政府服务职能智慧化转变。实现旅游市场监管、旅游信息与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与协同运作,合理利用资源、做出最优区域旅游发展和管理决策。

2.优化旅游企业商务运营智慧。对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乡村以及旅游网络营销等商业组织进行智慧化的提升和协作业务融合,多维度塑造企业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牌、规范服务内容。

3、提高游客自我感知智能体验。以在线的信息共享和物联网应用等两部分为主,建设智慧感知体系,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服务。

这本稿子递到了我的桌上,已是今年的春天,我早重回闸北,周围又复熙熙攘攘的时候了,但却看见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线上:发挥强大的渠道整合力,游客线上通过传统OTA电商、团购网、旅行社以及景区直营官网等渠道发行新型旅游产品,同时通过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与传统非旅游行业资源对接,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为旅游企业增加了流量及收益。此外,在旅游1+N数字平台上产生的数据将为旅游企业进行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线下:打造旅游1+N数字平台会员通道,为所有持卡(包括虚拟卡)会员,提供优惠和便利。会员通过旅游1+N数字平台在景区搭载的设备进行会员验证后,可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联刷卡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数据直通全域智慧旅游数据管理平台,为旅游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和决策参考。

线上线下渠道全面整合、有效管理,大数据实时高效分析,主流支付渠道的全覆盖,能够有效实现旅游相关企业的智慧管理和服务,用科技和互联网的力量帮助旅游行业调整市场营销、减少管理成本,推进全域旅游进程。

参考文献:

[1]吉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宋瑞,金准,李为人,吴金梅.旅游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19-0478-03

作者简介: 刘佳勋(1981-),男,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管理咨询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企业金融研究。

标签:;  ;  ;  ;  ;  

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