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论文_李晓琼

(灵川县人民医院妇科 广西桂林 541299)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的单双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妇产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8,P=0.970);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下降(t=11.080,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8,P=0.634);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1,P=0.99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下降(t=5.442,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6,P=0.243)。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系统护理干预在宫外孕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宫外孕;系统护理干预;围手术期;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64-03

宫外孕作为一种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危急、病情凶险等特点[1]。宫外孕最常见的部位是输卵管[2]。宫外孕若处理不及时,患者常可因为大出血至休克而死亡[3]。目前对宫外孕主要采取手术治疗[4]。宫外孕患者往往心情沉重,焦虑、抑郁等症状均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如何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对86例进行宫外孕手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妇产科86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的单双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年龄17~41岁,平均(28.24±1.61)岁,孕次1~7次,平均(2.53±1.12)次,产次0~4次,平均(0.86±0.32)次;对照组年龄17~40岁,平均(28.04±1.63)岁,孕次1~7次,平均(2.59±1.08)次,产次0~4次,平均(0.90±0.31)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妇产科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妇产科护理 根据主治医师的医嘱对患者做好护理工作。按时输液,定期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嘱患者合理营养、卧床休息,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

1.2.2系统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时细心接待,详细介绍医疗环境及病区医护人员,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术前普及宫外孕基础知识,让患者对手术操作情况和术后恢复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手术中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让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当患者情绪紧张时,及时采用语言或动作缓解患者的情绪。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并普及患者生殖保健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加详细的了解自身,恢复患者的信心,从而更加平和的面对家庭和社会。

此外,着重加强心理护理。①手术前心理护理: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解决相关问题,增强患者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以通俗的语言讲解本病的基本知识、着重强调进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举例介绍相似手术情况,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为患者创造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尽量避免各种医源性刺激,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保护好患者的隐私,避免患者因隐私泄漏而造成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②手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后及时向患者告知手术过程和病灶情况,鼓励她们适当进行床上运动,并于术后第2~3天开始尝试下床活动;对于术后伤口特别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细心帮助患者通过调整体位以减轻痛苦。对于某些对疼痛特别敏感的患者,应适当应用镇痛药,必要时加大镇痛药剂量,耐心对患者进行讲解,并告知其短时间应用镇痛药不会成瘾,让患者放心;最后,嘱咐患者家属一定要细心的照顾,保持患者心情的愉悦,以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1.3 评估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以SAS高于50分和SDS高于53分作为焦虑和抑郁的界值,分数越高代表焦虑和抑郁情况更为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焦虑和抑郁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组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8,P=0.970);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下降(t=11.080,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8,P=0.634)。见表1。

3.讨论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常发生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最常见的异位妊娠部位为输卵管,约95%的患者发生于此[6]。随着胚胎的生长,异位妊娠者常因大出血而危急生命,因此,急需早期治疗,异位妊娠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其治疗原则为尽量保留至少一侧输卵管[7]。由于宫外孕患者学历水平、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等的差异,因此,各个患者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但患者在面对宫外孕本身和手术时均可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增加了手术风险,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研究[8]发现,焦虑和抑郁是两种宫外孕择期手术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它贯穿了宫外孕患者整个医疗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术后康复的整个过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症[9]是一种由于脑功能警觉性增高而产生的心理疾病,其临床特点是惊恐、紧张;抑郁症[10]是由于大脑生物胺不足而引起的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的一种症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行动迟缓、体力、精力、脑力等全面性下降。

手术治疗配合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显示,干预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系统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现代护理需要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对疾病进行护理,更要注重对患者心理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信心和治疗的积极性。认知能力是影响宫外孕患者心理状况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否科学、正确的认知能够直接影响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健康教育和指导应作为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必备课程。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系统护理干预在宫外孕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月霞,李玉春,严惠玲,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51-153.

[2]杨玉平.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155-156.

[3]周秀梅,张秀红.心理护理干预对未婚宫外孕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21):59-60.

[4]李大本.76例宫外孕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8(12):102-103.

[5]张亚玲.首次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61-1262.

[6]冯宪凌.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70-71.

[7]陈珍女,彭慧容,叶衬媚.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695-3696.

[8]李晓丽.宫外孕患者行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6):88-89.

[9]王玉翠.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364-365.

[10]黄相珂.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204-205.

论文作者:李晓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论文_李晓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