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学会插入思维之翼_历史知识论文

让历史学会插入思维之翼_历史知识论文

让历史学习插上思维的翅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插上论文,翅膀论文,思维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所谓可持续发展能力,实际上就是会学习、善思考、能创新的能力。在挖掘和培养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历史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诸因素的制约,有些人有一种误区,即认为历史课是纯粹知识性的课程,历史课学习是死记硬背知识,这是对历史课学习本质的扭曲,抹煞了历史课鲜活的能力内涵,窒息了历史课所蕴含的无穷的生机与活力。高中生学历史,犹如旧时代私塾生读死书,这是一种悲哀。其实,历史课不仅能够使人增识,更能使人益智,只要讲究方法,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本文不揣浅陋,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习历史应树立整体意识

不少人感觉历史难学,主要是由于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孤立地来看待,形成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认识。这是历史学习之大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缺乏粘连性的知识最难记忆,犹如在松散的沙上盖不起高楼大厦一样。作为高中生,首先应该掌握的历史学习方法,无疑就是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变零散为完整,化繁琐为简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习历史时要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所谓小处,即是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基本情况有所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是学习历史的奠基性工作;所谓大处,即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放置在一定的知识体系之中,纵横交错,瞻前顾后,上挂下连,左右衔接,构成知识网络,这是巩固所学历史知识,并使之活化和深化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认知心理学曾提出平行分配加工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在人脑中,知识的结构不是直线型的层次结构,而是围绕一些关键概念所形成的网络。网络的重要性就在于,学习者可以从网络上的任何一点进入或开始学习该知识结构,而不是必须从直线层级的最低处开始。譬如,学习明朝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1581年张居正实行的一种新的征税办法,是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办法,是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统一折成银两征税。这些都是应当理解记忆的小处。仅仅掌握这些小处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这段历史的目的是掌握系统的明朝经济政策和各个历史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为此,需要纵横交错构建网络体系。从纵的角度来看,北魏的租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宋的方田均税法和明朝的一条鞭法等上下一串,便可构成各个历史时期赋税制度系列;从横的角度来看,明朝的屯田、植棉和一条鞭法等左右一连,便可构成明朝经济政策系列。以一条鞭法作为网络上的一点进入,可牵引出很多相关概念,勾勒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又如,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内容宏富,头绪颇多,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时,不妨先从大处着眼,以过渡时期(1949~1956)、建设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和改革时期(1978年至今)四个时期纵向相串,然后再以每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项目横向相连,构建知识网络,不管学到哪一时期的相关概念,只要及时有效地切入该网络,便会将这些概念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从而茅塞顿开。

历史总是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接一步,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不可避免要影响到历史学科的学习。历史学科的学习贵在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层层深入,切入本质,把握规律。所以,构建知识网络,及时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网络,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的、完整的、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学习历史应树立问题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历史要力戒墨守成规,沉入书本中不能自拔。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活学活用,使历史成为活的知识。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抽象思维能力显著增强,求异思维能力已露端倪,只要因势利导,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历史学习之中,树立问题意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1985年,英国教育家贝耶尔为了培养高中学生质疑和释疑的能力,曾在一堂历史课中,展示了很多历史原始材料,供学生们研究评判,这实质上就是倡导研究式学习。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有些纺织厂资本家雇用了成千上万的悲惨的工人,这些工人每天要持续工作14小时,套上链索,不管酷暑和严冬。那么,这些注定要日日辛劳的可怜的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能不咒骂这如此残酷的制度吗?”贝耶尔让学生阅读这些材料,找出其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结果,学生们思维很活跃,当即就有人指出“悲惨的工人”、“注定要日日辛劳的可怜的人们”等语句,反映了这段材料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带有一定的偏见;其实,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并未像作者想象的那么尖锐,当时生产力呈强劲的发展趋势,社会主要矛盾不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阻碍。

学生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有效学习的过程。先人对历史的某些见解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发展的。历史学家以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历史,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中也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这对于终身学习大有裨益。

三、学习历史应树立创新意识

历史是一门发现性、思辨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载体。科学需要创新。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要想焕发生机活力,真正发挥其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实现其人文价值,尤其要创新。

历史学科的创新,不仅是历史学家的天职,也应成为高中生的学习目标。根据创新学原理,创新有两个层次,即人类首创和个体首创。对高中学生而言,人类首创或许可望而不可及,但个体首创则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达到。高中学生要实现在历史学习中的个体首创,需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人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习历史时不仅要钻进史书(主要是课本等),更要跳出史书,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审视历史,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唯书是从地复述历史。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证。记得有一次,我讲辛亥革命中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这是课本上的定论。然而,在小组讨论时,有一个同学就不拘泥于课本现成的结论,而是依据自己所搜集到的史料,据理力争,认为孙中山让位不是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而是实事求是作出的正确决策。孙中山在冷静地评估当时各方实力后,认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推翻满清,结束帝制,仅凭革命者不足以解决这一矛盾;而借重掌握北洋重兵的袁世凯,让位于他,既解决了这一主要矛盾,又可使革命党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等待有利时机,进行第二次革命,从而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抱负。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企求孙中山毕其功于一役,仅靠一次革命就成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个同学的高见,赢得了很多同学的喝彩,我也不禁击掌叫好,大加鼓励。这个同学思维中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属于个体创新的范畴。尽管历史学家早就围绕该问题产生过争鸣讨论,但在没借鉴已有的争鸣讨论成果的前提下,能阐发出如此高见,的确难能可贵。这个同学之所以能与众不同,关键在于他在掌握确凿的史料证据后,依据史实,而不是依据课本,来对历史现象进行评判。这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于历史的学习研究,无疑是不可缺少的。

标签:;  ;  ;  

让历史学会插入思维之翼_历史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