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张红远1,杨令鹏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张红远1,杨令鹏2

摘要: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混凝土结构在工程施工是一种被普遍广泛使用的施工结构,相比较其他的建筑材料,其具有可塑性好的特点,能设计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结构构件,满足建筑的设计需求。同时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在面对地震和其他外力冲击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震和整体性。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其化学结构十分稳定,基本不需要日常的刻意的维护和保养,就能保证正常的使用。但是其抗拉强度非常低,很容易产生裂缝,虽然大多裂缝对整体结构和实际安全问题并没用太大的影响,但裂缝出现会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也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所以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裂缝的出现,增加整体美观性,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根据施工需求和设计方案,利用模板能够浇筑出形态各异的结构,这是砖块、砌块等材料无法完成的。二是混凝土的组成原材料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不仅生产工艺简单,而且方便运输,除了普通工程以外,还能够适用于高层建筑和水下工程。三是混凝土和钢筋相结合,能够增强结构的强度,尤其抗震性能、抗爆性能显著提高,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混凝土用量更大,整体结构更坚固。相比之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特点如下:一是浇筑必须采用分层、分段的形式,对于配合比设计的要求更高,而且中途不能停止作业;二是在后期养护期间,不仅养护时间更长,而且养护条件复杂,增加了养护工作难度;三是在水化热的影响下,混凝土内部温度明显高于外部,温差容易形成结构裂缝,降低了结构的性能质量。

2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原因

2.1混凝土的配制方法不规范

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存在着所使用的混凝土结构在质量上有不合格的情况,而引起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当前的施工环境在很多方面都有不确定性,导致所配制的混凝土不能满足建筑所需要的硬度与强度,从而造成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不能满足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需求,使所建筑出的建筑物在质量上不过关。

2.2水泥的散热情况不充分

水泥在与砂石等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然而在土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结构。为了建筑物的质量,在很多时候都会加大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混凝土中水泥的热量得不到有效的散发,而那些被制约了的热量就聚集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使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提高,进而促进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与内部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温差,长此以往,就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有效发挥。

2.3混凝土原料在质量上不合格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淘汰掉了较为传统的混凝土原料选择方法。尽管如此,还是存在因采购人员所采购的原材料不能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标准以及检查人员没有严格检测混凝土结构而给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带来威胁,不能保障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发挥作用,甚至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

2.4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不足

土木工程建筑在使用了混凝土结构时,要对浇筑了混凝土的项目部分进行及时有效的振捣来促进混凝土中热量的散发和促进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能满足建筑所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如:浇筑完混凝土结构后,不能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或者直接对这一步骤进行忽视,这都将给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带来直接的影响,进而使建筑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施工裂缝处理措施

3.1做好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

从前期设计角度进行有效控制和审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设计环节的重点审查,主要是为了确保相应的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自身稳定性效果,避免结构裂缝。基于具体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来看,必须要加强对于结构体系平衡性的关注,即分析整个混凝土结构体系是否能够在力学结构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稳定性效果,避免因为整体结构方面的受力不均造成裂缝隐患问题出现。这种力学平衡性要求不仅需要从竖向角度进行分析计算,还需要从平面角度进行分析,确保其整体稳定效果。此外,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方面的审查控制需要重点从相应的受力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确保相应的受力体系能够较为稳定可靠,模拟分析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的相关承载力效果;较好规避一些结构设计不合理问题的出现,保障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3.2控制混凝土材料温度应力

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应力,必须要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温度应力是因为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所产生的,因为温度应力降低主要是因为水泥用量方面决定的,因此适当的减少用量可以有效地控制该方面,例如可以选择其他材料来代替。而每一个工程都要选择相应的水泥,例如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这些属于比较低热量的水泥,热量比较低,因此在水泥中需要添加一些高效减水剂,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搅拌技术优化,从能够更好地确保搅拌的效果,充分的释放内部的热量,防止后期出现很大的内外温差。二温度引力也可以通过强制性降温来达到目的,例如插入水管在混凝土材料中,并添加一些冷水来达到控制温度的作用。

3.3施工材料配制与搅拌施工技术

为了有效地确保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重点加强材料的配置和搅拌,从而才能保证其达到目标。因此在实际的配置和搅拌过程中需要全面地了解材料成分,在施工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低碱外加剂等材料,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材料的强度。另外再进行施工的时候还需要在施工材料基础上做好混凝土的调试,并严格的计算各个方面的材料,做好全面检查,必须要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

3.4做好混凝土结构养护处理

为了降低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的几率,还应该围绕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进行重点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固结。在这一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结构自身以及外界环境中相关因素和指标的变化。针对相应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确保混凝土结构自身能够较为稳定可靠。比如外界温度过高时,应进行洒水处理,达到降温效果,避免温度应力的出现。

3.5做好施工裂缝修复工作

对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已经出现的裂缝问题,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修复。一般采用与原施工混凝土材料一致的细混凝土材料进行填充,促使其填充后能够和整个混凝土结构协调统一,有效提升施工裂缝的修复效果,保障其能够具备理想的完整性结构表现,避免不良影响隐患的产生。

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是主要的使用材料,因此,它的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这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高强度,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如何更好的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继续研究的内容,也是提高其发展竞争力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明 . 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与控制[J]. 南方农机,2016,(6):29-30.

[2]唐晓晖.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6,(8):71+93.

[3] 张翠翠 . 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91.

论文作者:张红远1,杨令鹏2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张红远1,杨令鹏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