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出土陶井考古类型研究_中原文化论文

两汉墓葬出土陶井的考古类型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汉论文,墓葬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71.41 文献标识码:A

井,作为人们生活饮水的重要设施,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经出现[1]。后又发展为农田灌溉的建筑设施,普遍用于生产与生活中。两汉时期,陶井作为汉代模型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见于这一时期的墓葬中。考古发现中的汉代陶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态各异。

目前,有关汉墓出土陶井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于某一个区域陶井的研究,如张勇对河南出土的陶井进行了类型学及年代学研究[2],董清丽对河南汉墓中出土的450余件陶井进行了分区与分期研究[3;2]、对单件陶井的研究,如对郑州七里河出土1件陶井的研究[4];3、对汉墓进行整体研究时,涉及陶井的相关研究[5]。这些研究多关注某一固定区域,研究细致深入,为汉墓出土陶井的整合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本文即是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陶井,对其进行初步的类型学分析,考察不同类型陶井的分布范围及其流行年代,从而划分出两汉时期陶井的不同地区类型,并试图解释其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 两汉时期陶井的类型、分布及流行年代

两汉墓葬中出土的陶井模型,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图一):

1、井身。即井的主体部分。

2、井栏。井栏位于井身上部高出地面的部分,井栏口一般较井口粗,有的井栏与井身连为一体,有些可以拆分。井栏上一般模印花纹图案,与汉代空心砖上的花纹相似[6]。一些井栏口沿上有对称的两个长方形孔,用以安装井架。

3、井架。井架是用以支撑井亭、滑轮和水斗的支架。井架多有弧形、梯形、方形、龙首形等形制。质料有木质和陶质两种,木质井架出土时多已腐朽。

4、井亭。位于井架上部用以遮盖井身的亭子,多设悬山顶或四阿顶,有些井亭上还装饰有动物模型。

5、地台。位于井身与井栏之间,铺设于地面用以加固井身,并支撑井栏及井架的部分,地台上多有柱孔,以插木柱覆以井亭。

图一 陶井的结构

1.河南新乡市出土双鸡灰陶井

2.广州登峰路横枝岗(M2061:49)

6、附属设施如汲水小罐、陶水斗、滑轮、水槽等。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陶井的结构各不相同,其形态也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从已有的考古发现来看,汉代的陶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井无井身,仅有井栏或仅有井栏、地台,这种井大部分均带有井架和井亭。仅有井栏的井均为空心、无底。第二类是有井身的井。这类井有些设有井栏、井架和井亭;有些井栏和井身连为一体;井栏上方部分设井架和井亭,亦有部分不设井架和井亭。根据井身形态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罐形井、盆形井、亚腰形井、方形井几种。

这些不同型式的陶井在各地区的分布也不平衡。本文对陶井的分区研究参照学术界常用的对两汉墓葬的划分标准,将两汉时期所辖地区分为几个大的文化区,即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主要指长城以北,包括今东北地区。中原地区指北迄燕山,南界淮河,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区域。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南方地区根据其文化面貌的差别又可细分为两湖区、东南区、西南区、岭南区四个亚文化区。两湖区指今湖南湖北地区;东南区指今江苏南部、浙江和江西地区;西南区指四川、重庆、云贵地区;岭南区指广东、广西地区[7]。

(一)第一类井

A型 仅有井栏、无井身的井。此型井均为空心,数量较少。根据井栏形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亚型。

Aa型 长方形井栏。如西汉晚期河南偃师县中州大渠“灭火东井”陶井[8],井栏四角作出仿木十字交搭的接头,井栏左右对称有两个长方形孔,用以安装井架(此为后配木架)。井架上有四阿顶井亭,上覆瓦垄、另有带绳槽的滑轮、卷口沿汲水小罐。井栏四面均模印有画像图案,一面模印“灭火东井”四字(图二:1)。

Aa型井主要流行于西汉晚期。

Ab型 方形井栏。个别无井架和井亭。如东汉晚期河南洛阳唐寺门M2:32[9],井栏四角作出仿木十字交搭的接头,向外出沿。其上立一梯形井架,井架中部立四阿顶井亭,上覆瓦垄,亭内有模印的滑轮(图二:2)。

Ab型井偶尔见于西汉晚期,主要在东汉晚期流行。

Ac型 椭圆形井栏。如西汉晚期洛阳烧沟M59A:42[10],井栏呈椭圆形,上设陶质井架,井架上设滑轮,另有汲水小罐。井栏上饰有模印的花纹图案(图二:3)。

Ac型井主要见于西汉晚期。

Ad型 梯形井栏。数量极少。如东汉中期河南南阳市博物馆征集品[11],施红釉,上小下大,空心。井栏外向出沿,上立屋式井亭,两面有墙体,上置较大的悬山顶,覆瓦垄(图二:4)。

Ad型井仅见于东汉中期。

A型井集中出现于中原地区(主要是河南地区),北方地区偶尔可见,基本不见于南方地区。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多见于西汉晚期及东汉中晚期。

B型 无井身,有井栏和地台的井。部分设有井亭或井盖。地台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井栏形制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器形较高的直身罐形、器形较矮的折腹或弧腹罐形和方形。根据井栏形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亚型。

Ba型 井栏较高,呈直身罐形。

Ⅰ式,东汉早期广州M5064:3[12],井栏为直口直腹罐形,圆形地台较狭小,无柱础,亦无柱穴(图二:5)。

Ⅱ式,东汉晚期广西合浦风门岭M24B:6[13],井栏为直口直腹罐形,圆形地台上有三等距柱础(图二:6)。

Ba型井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

Bb型 井栏较矮,呈折腹或弧腹罐形。

Ⅰ式,西汉中期广州M2060:6,井栏为弧腹罐形,圆形地台上插四木柱,上覆四阿顶井亭(图二:7)。

Ⅱ式,东汉早期合浦九只岭M5:2[14],井栏为弧腹罐形,圆形地台上有对应四圆形柱穴,井亭不存(图二:8)。

Ⅲ式,东汉晚期合浦风门岭M28:10[15],分井亭、井栏和地台三部分。井栏为束颈、折腹罐形。圆形地台上有对应4个圆形柱穴,以插木柱,上覆四阿顶井亭(图二:9)。

Bb型井从西汉中期出现,流行至东汉晚期。

Bc型 井栏为方形。如东汉晚期广州M5046:6,方形井栏,井栏上置一汲水斗,一俑站在栏边面向井中正在提水。方形地台上有一水桶,地台四角有支架,上覆四阿顶井亭,瓦垄宽阔,上立一凤鸟(图二:10)。

Bc型井主要流行于东汉晚期。

B型井集中发现于岭南地区,北方地区偶尔有发现,但数量极少。西汉早期开始出现,从西汉中期一直流行至东汉晚期。

(二)第二类井

图二 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第一类井

1.Aa型(偃师县中州大渠“灭火东井”陶井) 2.Ab型(洛阳唐寺门M2:32) 3.Ac型(洛阳烧沟M59A:42) 4.Ad型(南阳市博物馆征集) 5.Ba型Ⅰ式(广州M5064:3) 6.Ba型Ⅱ式(合浦风门岭M24B:6) 7.Bb型Ⅰ式(广州M2060:6) 8.Bb型Ⅱ式(合浦九只岭M5:2) 9.Bb型Ⅲ式(合浦风门岭M28:10) 10.Bc型(广州M5046:6)

第二类井均有井身。根据井身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罐形井、盆形井、亚腰形井及方形井。其中,罐形井数量最多,形制最为复杂。

1.罐形井

井身形制接近于罐形,根据颈、腹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四型。

A型 无颈圆筒形井,可分五亚型。

Aa型 器形瘦高,斜直腹,口径小于底径。大部分无井架、井亭。

Ⅰ式,西汉早期重庆涪陵易家坝M2出土陶井[16],有井栏及井架,腹部饰三组凸弦纹(图三:1)。

Ⅱ式,西汉中期湖北襄樊彭岗M120:3[17],平折沿(图三:2)。

Ⅲ式,东汉早期湖北随州义地岗M1:52[18],器形较Ⅱ式稍矮,其余形制大致相同(图三:3)。

Ⅳ式,东汉中期河南安阳郭家湾M22:5[9],梯形井架,四阿顶井亭,井亭顶部饰交叉纹。井身饰三角纹及圆圈纹带(图三:4)。

Ⅴ式,东汉晚期湖北房县松嘴M18:6[20],平折沿,底微凹(图三:5)。

Aa型井从西汉早期便已出现,一直流行至东汉晚期。目前主要发现于两湖区、中原区及西南区。

Ab型 器形矮胖,纵剖面呈梯形,斜直腹,口径小于底径。部分井设井架及井亭。

Ⅰ式,西汉早期湖北蕲春罗州城(茅M6:3)[21],平折沿,内有1件汲水小罐(图三:6)。

Ⅱ式,西汉晚期湖南怀化M5:13[22],平折沿,井身上部饰网格纹弧及两组弦纹(图三:7)。

Ⅲ式,东汉晚期洛阳市工区M35:9[23],井栏上立方柱形井架,上部微呈弧形,上有悬山顶井亭,覆瓦垄,正脊两端微翘。亭内置一滑轮,中有绳槽,另有一带提梁水斗(图三:8)。

Ab型井从西汉早期出现,一直流行至东汉晚期。目前主要发现于两湖区、中原地区及北方地区。

Ac型 器形瘦高,直腹,口径几乎与底径同大。部分井设井架及井亭。

Ⅰ式,西汉早期四川郫县风情园M16:22[24],无井架及井亭,腹部饰两组弦纹(图三:9)。

Ⅱ式,东汉中期河南灵宝县张湾M2出土陶井[25],井栏呈“井”字形,作出仿木十字交搭的接头,坐于井口,其上立较高的方柱形井架,井架上有四阿顶井亭,覆瓦垄(图三:10)。

Ⅲ式,武汉葛店东汉晚期墓出土陶井[26],梯形井架,腹部饰凹弦纹,出土井轱辘1个(图三:11)。

Ac型井西汉早期便已经出现,但主要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在两汉时期全国疆域内普遍发现。

Ad型 器形矮胖,直腹,口径与底径同大。部分井设井架及井亭。

Ⅰ式,西汉晚期湖南溆浦马田坪M56:13[37],无井架及井亭,腹中部饰两道弦纹(图三:12)。

Ⅱ式,东汉早期襄樊余岗M45:4[28],井口设置梯形井架,井架中间立悬山顶井亭,亭内置模印滑轮。井身饰两道弦纹(图三:13)。

Ⅲ式,东汉中期河南荥阳市河王水库M1出土陶井[29],设拱形井架,井架中间立悬山顶井亭,亭内置模印的滑轮,中有绳槽。亭两侧井架上各有一凸起的饰物,井身细线阴刻数周弦纹(图三:14)。

图三 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罐形井(一)

1.Aa型Ⅰ式(涪陵易家坝M2) 2.Aa型Ⅱ式(襄樊彭岗M120:3) 3.Aa型Ⅲ式(随州义地岗M1:52) 4.Aa型Ⅳ式(安阳郭家湾M22:5) 5.Aa型Ⅴ式(房县松嘴M18:6) 6.Ab型Ⅰ式(蕲春罗州城-茅M6:3) 7.Ab型Ⅱ式(湖南怀化M5:13) 8.Ab型Ⅲ式(洛阳市工区M35:9) 9.Ac型Ⅰ式(郫县风情园M16:22) 10.Ac型Ⅱ式(灵宝县张湾M2) 11.Ac型Ⅲ式(式汉葛店东汉墓) 12.Ad型Ⅰ式(溆浦马田坪M56:13) 13.Ad型Ⅱ式(襄樊余岗M45:4) 14.Ad型Ⅲ式(荥阳市河王水库M1) 15.Ad型Ⅳ式(新乡市汉墓) 16.Ae型Ⅰ式(洛阳烧沟M58:30) 17.Ae型Ⅱ式(洛阳烧沟M1009B:47)

Ⅳ式,东汉晚期河南新乡市出土陶井[30],弧形井架,井架中部有一圆柱,上设四阿顶井亭,覆瓦垄。正脊上饰双鸡。井栏及井架上印圆圈纹(图三:15)。

Ad型井出现于西汉晚期,一直流行至东汉晚期。在两汉时期全国疆域内普遍发现。

Ae型 器形瘦高,口径大于底径。

Ⅰ式,西汉晚期洛阳烧沟M58:30[31],斜直腹井身,长方形井栏,井栏口沿上面对称分布两个长方形孔,井栏与井身可分离,井栏上模印图案(图三:16)。

Ⅱ式,东汉中期洛阳烧沟M1009B:47[32],轮制弧腹井身,井身上部挤压近似长方形,四角则为圆形,形成圆角长方形井栏,但与井身无明显区分。出土3件汲水小罐(图三:17)。

Ae型井主要发现于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集中发现于中原地区(主要是河南地区)。

B型 束颈罐形井,根据颈部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亚型。

Ba型 器形瘦高,束颈较短,弧腹或近直腹。均无井架及井亭。

Ⅰ式,西汉中期湖北荆门市瓦岗山M1:11[33],平沿,井栏上有两对称方孔,与上腹部所附两小耳相对应,应为扎井架而设。井栏上有圆圈纹,内置汲水罐1件,弧腹(图四:1)。

Ⅱ式,西汉晚期溆浦马田坪M81:9[34],弧腹近直,腹部饰两组弦纹(图四:2)。东汉早期宜都刘家屋场M14:12[35],弧腹近直,腹部饰三组弦纹(图四:3)。

Ⅲ式,东汉中期湖北沙市东郊M2:8[36],唇方折,直腹,井身上饰弦纹(图四:4)。

Ⅳ式,东汉晚期湖北宜都刘家老屋M6:3[37],直腹,下腹部微内收(图四:5)。

Ba型井从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一直流行至东汉晚期。主要发现于两湖区。

Bb型 器形矮胖,束颈较短,圆弧腹。个别无井架及井亭。

Ⅰ式,西汉中期蕲春罗州城(付M5:19)[38],井身饰弦纹,内有汲水罐1个(图四:6)。

Ⅱ式,东汉早期重庆丰都赤溪M3:33[39],井架与井亭连为一体,井架架设于井身中部,井亭为悬山顶,屋顶有筒瓦五组,井亭中部设轱辘。井身腹部较鼓(图四:7)。

Ⅲ式,东汉中期丰都槽房沟M1:2[40],形制与Ⅱ式基本相同,只是井身变为弧腹(图四:8)。

Ⅳ式,东汉晚期丰都汇南M22:1[41],井架设在井口,束颈较Ⅲ式更短,井身饰弦纹一组,其余形制与Ⅲ式大致相同(图四:9)。

Bb型井从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但西汉墓葬中发现的数量较少,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集中发现于西南区。此型井形制较为特殊,其井架与井亭连为一体,且井架架设于井身中部,其他类型的井井架多架设于井栏之上。

Bc型 器形瘦高,斜直颈或直颈,斜直腹。无井架及井亭。

Ⅰ式,东汉早期襄樊岘山M1:12[42],斜直颈,井身饰弦纹(图四:10)。

Ⅱ式,东汉中期江苏高淳县下坝M1:18[43],斜直颈微内凹,直腹(图四:11)。

Ⅲ式,东汉晚期长沙县北山区东汉砖室墓出土陶井[44],直颈,斜直腹内收(图四:12)。

Bc型井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

Bd型 器形矮胖,直颈约与器身同高。均有井架及井亭。

Ⅰ式,东汉中期安阳市郭家湾M34:2[45],长直颈,梯形井架,四阿顶井亭,附汲水罐。井身饰圆圈纹(图四:13)。

Ⅱ式,东汉晚期安阳市郭家湾M47:35,颈较Ⅰ式更长,其余与Ⅰ式基本相同(图四:14)。

Bd型井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仅在中原地区(主要是河南地区)发现。

C型 敛口罐形井。无颈,敛口,器形矮胖。由于它多与井圈或井架共出,因此可以识别为井。

Ⅰ式,东汉早期重庆忠县崖脚BM22:34[46],近方形带图案井栏,与井身可分离(图四:15)。

Ⅱ式,东汉中期重庆万州大地嘴M6:22[47],井身形制与Ⅰ式基本相同,但此井没有井栏(图四:16)。

Ⅲ式,东汉晚期万州龙宝M7:37[48],敛口,尖唇(图四:17)。

C型井流行于东汉时期,仅在西南区发现。

D型 折腹罐形井。腹中部折线明显,口径与底径大致相当。

Ⅰ式,西汉早期蕲春罗州城(茅M6:31)[49],仰折沿,素面,内置1件汲水罐(图四:18)。

Ⅰ式,西汉中期湖南靖州县团结村M1:7[50],平折沿,上腹部饰网格纹(图四:19)。

Ⅱ式,西汉晚期怀化市城区M1:14[51],平折沿,上腹部饰网格纹(图四:20)。东汉早期湖北襄阳王坡M163:1[52],平折沿,素面(图四:21)。

Ⅲ式,东汉中期湖南大庸DM26:8[53],卷沿,束颈,素面(图四:22)。

图四 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罐形井(二)

1.Ba型Ⅰ式(荆门市瓦岗山M1:11) 2、3.Ba型Ⅱ式(溆浦马田坪M 81:9、宜都刘家屋场M14:12) 4.Ba型Ⅲ式(沙市东郊M2:8) 5.Ba型Ⅳ式(宜都刘家老屋M6:3) 6.Bb型Ⅰ式(蕲春罗州城-付M5:19) 7.Bb型Ⅱ式(丰都赤溪M3:33) 8.Bb型Ⅲ式(丰都槽房沟M1:2) 9.Bb型Ⅳ式(丰都汇南M22:1) 10.Bc型Ⅰ式(襄樊岘山M1:12) 11.Bc型Ⅱ式(高淳县下坝M1:18) 12.Bc型Ⅲ式(长沙北山区东汉砖室墓) 13.Bd型Ⅰ式(安阳郭家湾M34:2) 14.Bd型Ⅱ式(安阳郭家湾M47:35) 15.C型Ⅰ式(忠县崖脚BM22:34) 16.C型Ⅱ式(万州大地嘴M6:22) 17.C型Ⅲ式(万州龙宝M7:37) 18、19.D型Ⅰ式(蕲春罗州城-茅M6:31、靖州县团结村M1:7) 20、21.D型Ⅱ式(怀化市城区M1:14、襄阳王坡M163:1) 22.D型Ⅲ式(湖南大庸DM26:8)

D型井从西汉早期开始出现,一直流行至东汉中期。主要发现于两湖区。

2.盆形井

整体形状呈盆形,口大底小。可分两型。

A型 深腹。

Ⅰ式,西汉中期襄樊余岗LM11:10[54],斜直腹,井身饰间断弦纹。均无井架及井亭(图五:1)。

Ⅱ式,西汉晚期襄阳王坡M162:8[55],弧腹内收,井身饰弦纹(图五:2)。

A型井流行于西汉中晚期,主要发现于两湖区、中原地区及北方地区。

B型 浅腹。仅有个别无井架及井亭。

图五 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盆形井、亚腰形井、方形井

1.A型Ⅰ式(襄樊余岗LM11:10) 2.A型Ⅱ式(襄阳王坡M162:8) 3.B型Ⅰ式(溆浦马田坪M33:13) 4.B型Ⅱ式(襄阳王坡M174:3) 5.B型Ⅲ式(益阳羊舞岭M1:34) 6.A型Ⅰ式(石家庄市北郊柳辛庄M:15) 7.A型Ⅱ式(洛阳烧沟M146:29) 8.A型Ⅲ式(安阳郭家湾M40:15) 9.B型Ⅰ式(荥阳县河王水库M3陶井) 10.B型Ⅱ式(洛阳市唐寺门M2:11) 11.Ⅰ式(呼和浩特土城子M7:2) 12.Ⅱ式(包头召潭M3:1)(注:1~5.为盆形井;6~10.为亚腰形井;11~12.为方形井)

Ⅰ式,西汉晚期溆浦马田坪M33:13[56],平折沿,素面(图五:3)。

Ⅱ式,东汉中期襄阳王坡M174:3[57],平折沿,设“人”字形井架,井架上方设悬山顶井亭(图五:4)。

Ⅲ式,东汉晚期湖南益阳羊舞岭M1:34[58],井身为带双耳的罐,上设梯形井架,井架横栏上有三个方眼(图五:5)。

B型井从西汉晚期开始出现,一直流行至东汉晚期。主要发现于南方地区。

3.亚腰形井

井身呈亚腰型。此型井均有井架。可分两型。

A型 整体器形较瘦高,亚腰部分较细。均有井架及井亭。

Ⅰ式,东汉早期石家庄市北郊柳辛庄出土陶井M:15[59],井身呈双重亚腰形,方形井架,井架上有悬山顶井亭,附水斗1件(图五:6)。

Ⅱ式,东汉中期洛阳烧沟M146:29[60],亚腰上部有一圈凸起,作为井身与井架的分界。井架部分较粗,上加横架的泥条与模制的四阿顶井亭(图五:7)。

Ⅲ式,东汉晚期安阳郭家湾M40:15[61],亚腰井身上设梯形井架。井架上设四阿顶井亭(图五:8)。

A型井从东汉早期开始出现,仅在东汉时期流行。目前考古发现的此型井主要见于中原地区及北方地区。

B型 整体器形较矮胖,亚腰部分较粗。均设井架和井亭。

Ⅰ式,东汉中期的荥阳县河王水库M3出土陶井[62],梯形井架,架中部立四阿顶井亭,附汲水罐1件,井身轮制,四周有弦纹(图五:9)。

Ⅱ式,东汉晚期的洛阳市唐寺门M2:11[63],井架和井身一次成型,后将两侧削去一部分形成井架,置横梁,其上有长方弧形顶井亭,井身有弦纹(图五:10)。

B型井主要见于东汉中晚期,集中发现于中原地区(主要是河南地区)。

4.方形井

井身呈方柱形。可分两式。

Ⅰ式,西汉晚期呼和浩特土城子M7:2[64],井身较深,口大底小,斜直腹(图五:11)。

Ⅱ式,东汉早期内蒙古包头召潭M3:1[65],井身较矮,口大底小,井壁斜直内收,井沿设十字形井栏(图五:12)。

方形井主要发现于中国北方地区,流行于两汉之际。东汉时期在中国南方地区有零星发现,可能是受到北方地区影响而出现的。

二 两汉陶明器井的地区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稳定的政治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两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先后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等治世的良好局面,由此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随着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陶井模型在墓葬中大量出现,正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与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反映,反映了等级观念的相对弱化与财富观念的加强,同时也是地区农业经济和社会文化变革的反映[66]。

然而,汉代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其文化传承也有差异。虽然在汉王朝建立之后,在汉代统治疆域内的两汉墓葬中出现了比较统一的汉文化因素,但汉文化的表现形式却呈现出区域性差别。这种汉文化因素既包含在全国各地出现的比较统一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仅在本地出现并流行的文化因素,还包括在汉代普遍流行的但带有本地特点的文化因素。陶井作为汉代新出现的一种模型明器,在汉代统治疆域内普遍出现,因此习惯被称为汉文化因素的器物。但即使是这样,汉代的陶井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方类型(表一)。

第一类中的A型井,多发现于中原地区,北方地区亦可见,但数量较少。应属于汉代中原区文化因素。第一类中的B型井,多发现于岭南地区,北方地区偶尔可见,应属于汉代岭南区文化因素。

第二类罐形井中的Ac、Ad、Bc型在汉王朝辖区范围内的两汉时期大量发现,属于两汉时期汉文化因素的典型器物。

盆形井中的B型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出现,因此应该属于汉代南方地区文化因素。

罐形井中的Ae型、Bd型、亚腰形井中的B型,仅发现于中原地区,应属于汉代中原区文化因素。

罐形井中的Ba型及D型仅发现于两湖地区,别的地区不见,应属于汉代两湖区文化因素。

罐形井中的Bb型、C型仅发现于西南区,应属于汉代西南区文化因素。

盆形井中的A型、罐形井中的Ab型、亚腰形井中的A型和方形井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及中原地区。虽然罐形井中的Ab型和方形井在两湖区亦有发现,但出土数量极少,且年代多为东汉中晚期,应该是受到这两个地区影响而出现的。盆形井中的A型,西汉中期在两湖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东汉时期在北方地区基本消失,在南方地区则被盆形井中的B型迅速取代。因此,盆形井中的A型,罐形井中的Ab型、亚腰形井和方形井应该属于汉代北方地区及汉代中原地区文化因素。

罐形井中的Aa型主要发现于两湖区,中原区及西南区也有一定的出土数量,因此,其文化属性难以归属。

总体说来,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陶井,不仅存在着地区类型的差异,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显著区别。

1、与南方地区的陶井相比,中国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陶井,多有井栏、轱辘、汲水罐等附属设施;部分井无井身,仅有空心的井栏;部分井的井栏与井身还可以拆分。而南方地区的陶井,轱辘仅偶见于西南区,其他地区则少见;仅有井栏的井比较少见;井栏多与井身相连;相比较来说,除岭南区多是有地台和井栏的井外,其余区有井栏的井数量不多。

2、井亭的设置亦不同。岭南区的井亭多是在地台上设置柱础,以陶柱或木柱支撑井亭,而其他地区多是在井沿或井栏上方搭起井架,井架上再设置井亭。

这些地区差别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北方地区干旱,土质坚硬,需要深挖井才能取水,因此北方陶井多置轱辘等配套设施。中国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土质多为酸性强、土质粘重的红壤。这种红壤含水量大,且较松软,如果深挖井容易坍塌,所以岭南区设地台用以加固井身。且南方地区水量储存相对丰富,无须挖深井,所以配套的汲水设施发现较少。中原及南方地区多雨,且多昆鸟鱼虫,设井亭一方面可以保持井水的纯净,同时可以遮蔽其他昆虫杂物等落入井内。

总之,陶井作为一种模型明器,其原型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水井,因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水井带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因此,陶井也凸显了这一特征。

标签:;  ;  ;  ;  ;  ;  ;  ;  

汉墓出土陶井考古类型研究_中原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