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有效应用,在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应用工作时,要加强智能化强弱电系统施工上的设计,从管理目标原则的角度出发把握施工材料的品质、施工进程的有序进行、施工验收上的完善、施工管理上的内容落实等方面,与此同时制订出健全的管理计划,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适当修改管理事项。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弱电;实际应用;管理要点
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弱电工程项目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智能化弱电的管理与控制技术要求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的职业技术能力,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智能化弱电向安全平稳的方向健康发展。
1建筑智能化弱电工程概述
1.1概述
现下我国建筑行业在建筑弱电系统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对于建筑弱电工程,这和当前智能化建设紧密相连。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智能建筑与普通建筑在其他方面区别不大,主要在建筑弱电工程的组成部分和整体水准有着明显的差异。而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带动这智能化弱电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建筑弱电工程也在快速完善,随着弱电系统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实用价值也在增加。现下,建筑弱电工程系统,主要包含照明、电视、电话、网络等系统,对这些系统进行智能化、一体化控制,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对于较高层建筑,将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事故广播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及疏散指示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专用电源、消防电梯等系统进行一体化控制,保证建筑内部环境和安全。
1.2建筑工程中弱电智能化施工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2.1经济实用性的原则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应该要具备声控感应、语音播放、视频监控、媒体图像等多功能的实用性原则,满足住户对舒适便利且娱乐的建筑环境的需求,同时又起到安全防护的保障作用。实现建筑弱电智能化设计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一个目标。
1.2.2标准规范性的原则
构建智能化建筑的弱电施工管理,要遵循弱电设计的规范标准,注意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现场的有序进行。施工管理的规范还要求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也要进行严格把关。施工单位的资质能力要不仅能全局把控施工设计与实际冲突时候的大致一致性,同时还要有统筹规划和协调指挥的能力,以保障施工的质量。
2建筑工程智能化弱电的构成
2.1弱电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主要包含电话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程控交换机”是电话通讯系统中的核心通讯系统。电话通讯系统的设备种类很多,按照它的传送介质划分可以分为有线电话传输系统与无线电话传输系统两种形式。其中有线电话系统是建筑智能化弱电工程中主要运用的传输形式,它又可分为数字传输和模拟传输。数字传输的原理是通过将传输的信息按照数字编码(PCM)的形式转化成数字信号,进而进行传输的方式;模拟传输原理是通过信息的形式转化成电流模拟量进而再进行传输的方式。建筑工程涉及的弱电智能化的通信体系应该在弱电装配过程中,按照建筑弱电工程相关的规定完成地下管道的预埋,设置地下通信配线电缆,可以在建筑内部设置电话交换间;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信息资源、主机、路由器和通信线路等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让用户与外部进行数据联络,使用户在家便能够与外部进行通讯交流;综合布线系统是服务于智能化建筑和通信装备的系统。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时,不单单要满足当前智能化建筑功能的需求,还要同时预留将来建筑功能发展的需求。综合布线体系实现了现阶段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要求,为现代化办公提供了方便的链接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备自动化系统
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监测以及自动化治理。建筑工程中的设备自动化系统,又被称作监控系统,它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关键。监控系统主要运用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设备的集中控制和分散管理。在设计建筑的监控系统时,一般优先采用全方位网络体系,由执行器和传感器、总控计算机、通信网络、直接数字控制器这几部分来构成设备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实现智能建筑的监控体系,从而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
2.3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一般使用数字型构造监控体系,只有报警系统采用模拟构造系统。在建筑弱电设计中,一般将安防系统设置在主体建筑一层的消防控制室内,监控建筑区域周边的人行通道,人行出入口,车库出入口,消防通道,电梯前室等是设置监控的重点部位。监控设备摄像头一般采用固定与移动相配合的监控形式。监控设备一般采用枪式彩色摄像机,此装置一般安装在建筑的楼梯间及无吊顶的部位;还有枪式宽动态摄像机,一般优先采用3.5~8Mm自动光圈镜头,此装置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门口及窗口的主视区;除此之外,根据人流量较大的部位可以采用一体化快球摄像装备,而电梯间内则可在自动门右上方安装蝶式广角摄像装备进行监控。
3建筑弱电智能化施工管理要点
建筑工程智能化弱电施工与管理中需要注意:1)建筑弱电智能化施工过程中模块线路的连接;2)弱电智能化施工过程中管线预埋的隐蔽性;3)有关建筑物防雷技术的有效措施;4)施工前期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把控。
3.1模块线路连接
模块线路主要包括五部分模块,分别为高保安输入模块、数字输入模块、数字输出模块、模拟输入模块和模拟输出模块。它们对建筑系统中实现整体功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模块和模块功能以及模块线路的连接,保证了控制中心对系统的统筹作用,也保证了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3.2建筑工程管线预埋的隐蔽性
在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工作中,管线墙体内预埋的隐蔽性关系到管线线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施工过程中还需及时的调整和修正,防止出现混凝土空洞的现象。
3.3防雷击技术的有效应用
防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直击雷、感应雷和电磁波入侵等损坏作用。防雷技术的应用,可以重点保护建筑物内昂贵的电子器件,电脑设备等避免雷电的破坏,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整体性,作为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
3.4材料质量的把控
电气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智能化弱电施工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严格对材料质量进行把控,完善掌握材料的各项信息指标,对供货商提供的材料要认真核对,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要有较高的质量鉴定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建筑弱电智能化的管理与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
结语
文章对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应用与管理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与论证,总结出了在弱电施工管理中的一些要点,依据实践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对应的政策,为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的管理,保证社会的经济效益,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工作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楼恒阳,施展,朱明珍.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5(08):176.
[2]高青,路昊明,高敏.刍议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应用以及管理[J].通讯世界,2014(15):129-130.
[3]马董礼.智能化建筑施工中弱电系统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81.
[4]张启志.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0):35-36.
论文作者:王继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弱电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模块论文; 建筑智能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