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论文_李日恩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论文_李日恩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企业进行境外业务经营时,可能受到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制约,同时,还可能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以及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境外业务经营失败、投资回报低于预期、人员安全等风险。笔者结合自己在非洲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工作的实际经历,针对国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规避风险的一些措施及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海外工程;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都转向开拓海外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柱产业。

企业进行境外业务经营时,可能受到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制约,同时,还可能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以及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境外业务经营失败、投资回报低于预期、人员安全等风险,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或者声誉遭到损失。

因此,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向国际的保证。笔者结合自己在非洲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工作的实际经历,针对国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规避风险的一些措施及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海外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可能对企业赢利和价值产生不利影响的政府行为或为政治目的所驱动的事件,前者包括从税法、劳工政策更改等一系列政府行为,后者包括恐怖主义、战争、政府更迭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战争、内乱和政权更迭。战争和内乱是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最大的政治风险,如在中东、北非等地区发生过的战争、印尼排华严重等就给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内乱和战争后的政权更迭,可能使施工现场直接遭受损失,甚至会造成项目终止。即使内乱未造成政权更迭,合同仍然有效,但由于战争或者内乱不得不中止施工,工期被迫拖延,成本提高。

(2)恐怖主义、种族冲突、宗教冲突等直接对对外工程企业及员工安全造成的威胁。2015年12月份以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就发生多起从事海外工程的中国企业员工被抢劫、绑架甚至被杀害事件,海外员工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高度关注。此外,还考虑当地的宗教信仰及风俗等,例如安哥拉当地工人在周末时,不管增加多少工资,很少人同意上班的。

2、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一方面是合同对方当事人的信誉风险。如果对业主信誉和实力了解不够,合同订立草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业主地方关系协调不力、项目融资困难等问题,很可能造成项目暂停甚至取消。另一方面风险存在于合同条款中,通常表现为双方的责任不清,合同供货范围界定不明确,技术标准不一致,设备选择不当以及付款条款存在漏洞等风险。

境外EPC合同普遍采用FIDIC合同条款模式,规定了合同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程序严谨,可操作性强。工程范围、合同价款、支付方式及计价货币、法律适用条款及争议解决条款、业主及承包商责任、税收等等,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风险。

境外工程EPC合同通常是总价合同,按照合同条件和业主要求确定的工程范围、工作量和质量要求报价,但业主要求主要是面对项目性能功能的,没有确定的工作量,企业需承担工作量和报价风险。

上述情况直接导致项目成本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项目利润不确定,存在亏损风险,对项目预算执行造成障碍,使项目无法顺利按计划实施。

3、人员管理风险

人员管理风险主要是项目管理人员风险及现场人员风险。项目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经营不善、决策失误、行为疏忽、徇私舞弊必然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亏损。对劳务人员的妥善安排和管理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由于劳务管理不到位,中国劳工在在项目所在地罢工的案例屡屡发生,很多劳工出国前对出国后的困难估计不足等也容易造成退场,给用工企业带来很严重的损失。2008年3月,大连一家在赤道几内亚承包工程的公司,有近百名劳工不顾当地法律展开罢工,与当地维持秩序的警方发生冲突,造成中方人员二死四伤的严重后果。为此,中国政府紧急派出专机,安排当地四百余名中国劳工撤出。此事件给所有在境外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4、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包括疾病威胁风险,主要指恶性传染病如疟疾、黄热病、霍乱、艾滋病等;道德风险,如业主不付款或拖延付款、分包商故意违约等。

在非洲许多国家,恶性传染病较多,如疟疾、黄热病、霍乱、登革热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从公司角度讲,应时刻关注疫情,防止蔓延到中国公司。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最常见、也最具威胁的疾病是恶性虐疾,这种病由蚊虫传染,只要被蚊子叮咬,随时都可发病,而且发病时往往不被注意,等查出疟原虫时,病情已开始恶化,伴随着高烧、剧烈头痛,有的病灶在肺部,咳嗽、胸痛,有的则在肠胃消化系统,呕吐,吃不下饭,拉肚子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将有生命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美国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与西班牙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一万,死亡人数上升趋势正在减缓。数个援助机构及国际组织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另有无国界医生和红十字等人道机构。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二、境外工程承包风险的防范措施

1、政治风险的发生通常无法抗拒,但是如果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可以避免或降低损失的。

(1)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应在项目跟踪前就要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状况,项目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直接到中国驻项目所在国大使馆了解相关情况。海外业务较多的企业还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和风险识别应对能力编制本企业的《项目目标国风险分析报告》,这样就可以对项目目标国的政治风险有较为准确的掌控。

(2)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持续跟踪项目所在国的综合形势变化,随时收集有关权威风险评估机构发布的风险信息,并针对相关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的预警管理系统能够在风险到来之前为企业赢得采取预防措施的时间,以减少政治风险造成的危害或损失。

(3)注意维护项目所在地的公众关系,保持企业良好公众形象。矛盾产生背后往往牵扯利益,如果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能加强与东道国各方利益的融合,那么产生矛盾和风险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例如,适当增加设备材料的当地采购比例,以促进和带动东道国某些行业的发展;推行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在项目建设工程中尽量使用当地劳工,促进工程所在国民众的就业;参与当地公益事业,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

2、在海外项目工程承包中,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业主的信誉。在签订合同前,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特别是通过项目所在国的大使馆或领事馆对业主的资质信誉、项目具体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对于信誉好但实力不强的业主可以在合同中设定保留条款、业主先期支付费用或第三方支付担保等方式来掌握主动权;对于信誉差的业主可以放弃项目,以免给将来造成被动。

(2)吃透招标文件,签订好合同。招标文件基础上形成的合同是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之间处理纠纷的准则。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必须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分析合同条件,特别关注合同变更及索赔的可能性,以便在报价时准备合理的风险费用。工程承包合同一般都允许在发生不可预见的情况时进行合同变更和索赔,对企业损失给予补偿,但是不同合同约定的允许变更和补偿的范围并不相同。合同中除了业主所承担的风险外,工程承包企业要承担施工阶段的大部分风险,这部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必须在工程索赔中得到补偿。

(3)合理、及时、准确使用合同索赔条款。在施工阶段,索赔是最常见的将损失责任转移给其他单位的有效手段。例如,对于工期较长的建设工程,承包方可能会因设备、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损失,也会因为业主的原因导致施工进展比原计划缓慢,承包方可以以此要求在合同条款中写明转移责任条款,约定若因业主原因致使设备材料费用增加或工期延长,合同价额须相应上调或者将合同约定的完工日期顺延,从而将潜在的损失风险转移给业主。

(4)签订好分包合同,合理下移合同风险。在大型EPC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分包合同,这包括工程分包合同、设备或材料采购分包合同、物流服务合同和设计服务合同等。由于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合同执行向业主承担全部责任,承包商必须谨慎地选择分包商,并签订好分包合同,将总承包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合理地下移给各个分包商,以降低自身的合同风险。

3、在人员管理风险方面要慎重选择项目高级管理者,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及完善的决策机制,尽量规避和减轻决策风险;要重视工程项下的劳务人员的培训和选派,做好现场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并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对劳资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快速妥善处理。

4、对付恶性虐疾,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积极的预防,有病早治。在距城镇和医院较远的地区施工,应让公司员工随身携带必备的抗虐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国外时得过疟疾,回国后也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疟疾的发病率很低,常常会被医院误诊,当感冒或炎症治疗,影响对症下药,近年已有回国人员因贻误治疗而死亡的病例,须引起高度重视。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三、结束语

为有效抵御境外项目经营风险,我们应从企业命运高度出发,健全内部风险控制环境、完善风险控制流程、提高风险控制管理水平为目标,建成组织明确、程序清晰、权任分明、责任到人的境外项目经营风险控制体系,为企业走出去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开孟主编.《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17-01-01

论文作者:李日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论文_李日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