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邹凯 姜慧乐 李鹏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邹凯 姜慧乐 李鹏

1.烟台市规划局芝罘分局 264000;2.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 264000;3.烟台市规划局芝罘分局 264000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而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相应对策,以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模式

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正处于最佳时期,利用好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更好的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作为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及时从政策、资金辅助等方面提供一些优惠,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出的背景

为了促进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健康发展,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行为,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2004年底建设部制定和颁布了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试行办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工程项目业主方委托,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为什么要实行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制” 呢?这与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的实施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不理想现状有着必然的联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借鉴西方建设工程监理制的成功经验,我国开始试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其最初构想是对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建设监理制。即:从项目前期策划开始,到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和缺陷责任期都实行监理。

2我国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体制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对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对社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这说明在工程项目管理上,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尚存在差距,尚有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2.1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不具备从业能力的企业看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巨大利润,就趁机混入市场,由于企业素质能力低劣,不但给业主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十分深远,此外,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规范标准不够完善,也给工程项目管理质量造成一定的难度。

2.2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工程、经济、管理等学科复合型知识,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项目作业经验,由于我国对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在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方面还十分落后,这是造成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的主要原因。

2 . 3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够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现代大型项目及其管理往往具有投资主体国际化,项目实施及运营所需资源国际化、项目市场环境及市场条件的国际化等特点。但目前,我国项目管理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得仍远远不够,许多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建立公司内部局域网,同时通过因特网向外发布和获取信息,随着电子商务、虚拟企业、动态联盟等新型管理模式的不断出现,客户要求也不断提高,这更要求项目管理公司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上更上一层楼,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规范和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对策、建议

3 . 1建立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度

2 0 0 3 年 2 月 1 3 日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指导意见》文件,这对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尚有许多工作仍须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来组织进行:(1)尽快建立市场准入机制;(2)完善和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的确定;(4)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评审和考核制度。

3 . 2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储备

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到建设项目实施及运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等都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大量专业技术型与管理型相结合的人才。应根据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快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速度,尽快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学科知识、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市场预测能力和调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业主对工程策划、财务分析、经济可行性研究及优化设计的需求。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这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 规范起到很大作用。

3 . 3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按照市场准入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进入我国的外国企业越来越多,外资和合资项目在不断增加。我国项目管理公司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主要是从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方面向国际惯例靠拢,同时,积极引进国际上流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如 E P项目总承包。由一家总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实行全面、全过程的交钥匙承包;CM承包模式,是由业主委托一家单位承担项目管理工作,该单位以承包商的身份进行施工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活动,组织快速路径的生产方式,使工程项目实现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1]。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及知识体系的逐渐完善,国际上还出现了“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工程项目总控模式”等新的管理模式。“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即为建设一个满足功能需求和经济上可行的工程项目,对其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直至工程项目拆除的项目全寿命的全过程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以使该项目在预定的建设期限内、在计划的投资范围内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并达到所要求的工程质量标准,满足投资商、项目的经营者以及最终用户的需求。在项目运营期进行物业的财务管理、空间管理、用户管理和运营维护管理,以使该项目创造尽可能大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2]。“工程项目总控”是指以独立和公正的方式,对工程项目实施活动进行综合协调,围绕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和质量等目标进行综合系统规划,以使工程项目的实施形成一种可靠安全的目标控制机制。采用上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3 . 4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由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的项目管理公司在这一方面与国外公司仍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努力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如建立项目信息平台,建立基于 Web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真正实行网上办公,这既符合与国际惯例接轨,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

4 结论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我国要得到良好的发展,仍需政府、社会和企业自身共同的努力。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还不够,尤其是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更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认清其发展方向,才能缩短与国外项目管理的差距,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使得这个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得以在我国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1]王雪清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0.

[2]佘建明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邹凯 姜慧乐 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邹凯 姜慧乐 李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