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分析论文_潘龙

基于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分析论文_潘龙

泰安市腾达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我国电厂发展规模的不断加大,热能动力锅炉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电厂当中,通过合理应用热能动力锅炉,不但能够提升燃料的燃烧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燃烧完毕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人们提供更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可燃物、燃点与氧气,电厂中的热能动力锅炉属于一种比较先进的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向其内部输入一定量的化学能与电能,能够在短时间转换成热能。基于此,本文就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热转换

1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及动力锅炉概述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指的是一套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设备。其中,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经过燃烧而产生的热能、地热能等,即为该装置的热能来源。热能动力装置主要有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等动力装置共同组成,例如火力发电,便是通过使用热能动力装置产生的原动力来对发电机产生驱动作用,进而实现电能的生成。

而作为一种转换能源的设备,电厂热能动力锅炉便是将燃料中的热能、化学能等能量输入锅炉中,再经过锅炉的转换作用,进而输出具有热能的高温水、蒸汽或有机载体等。锅炉的工作原理便是将工业生产余热,或燃料经过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传递给容器中的水,进而使水达到所需温度。当水进人到锅炉中后,便会吸收锅炉受热面的热量,生成蒸汽或是被加热成具有一定压力与温度的热水,进而被引出使用。燃料则会在燃烧设备部分不断燃烧,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热量,生产的高温烟气的热量,也会在热传播的作用下,传递给锅炉的受热面。

2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特点

2.1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运行特点

所谓热能动力锅炉,主要指的是在锅炉内部加入适量燃料,这些燃料经过一定时间的燃烧之后,能够将自身的热能完整释放,由于热能具备一定的规模性,主要通过水为载体进行传递,热能够以水为载体传递给外界。锅炉外部的水进入到其内部之后,会经过动力锅炉的受热部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水的温度越来越高,以水蒸气为主要体现形式,操作人员利用专门的引出装置将水蒸气引出,保证热能动力锅炉内部的燃料能够进一步充分燃烧。

锅炉内部燃料在燃烧的过程当中,会持续、不间断的放出大量热量,在锅炉内部高温的作用之下,产生一定量的高温烟气,运用热传播原理进行分析能够得知,高温烟气也能够将锅炉中的热量进行有效传递,高温烟气传递完热量之后,其自身的温度越来越低,经过锅炉烟囱全部排放。

想要保证电厂中的热能动力锅炉真正实现有序、稳定的运行,有关操作人员需要在锅炉内部投入一定量的燃料,如果锅炉燃料投入量过多,会降低热量转换效率,如果燃料投入量过少,燃料虽然能够进行充分燃烧,但是热量的传递时间会延长,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

2.2 锅炉燃料种类

电厂中的热能动力锅炉又经常被人们称为热换装置,其内部的能量来源比较广泛,其主要来源为燃料,常见的锅炉燃料主要有燃气、燃油与煤等,其中,煤在众多锅炉燃料中最为常见,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通过在电厂热能动力锅炉内部投入一定量的煤,当燃料煤达到其自身的燃点之后,在氧气环境中,能够进行充分燃烧,释放一定的热量,热量传递给水,在满足锅炉运行压力的情况下,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行热量传递。

除此之外,电厂中的热能动力锅炉常使用燃料还包括燃气与燃油,其中,燃油的热能动力锅炉使用的燃料比较多,主要使用柴油燃料。与燃油动力锅炉不同,燃气锅炉则主要使

用液化石油气体与天然气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表明,大部分电厂受市场经济环境的重大影响,热能动力锅炉燃料主要采用煤炭,而煤炭内部包含一定量的氧、氢、碳元素,碳元素占据50% 左右,

而氧、氢、硫等元素能够更好地满足锅炉燃烧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炭燃料的燃烧质量,操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通风,为锅炉燃料提供更加充足、高质量的氧气,保证热能动力锅炉内部燃料燃烧状态符合相关规定。从电厂热能动力锅炉内部各项燃料燃烧的角度来分析,碳的释放是锅炉燃料燃烧的前提。

2.3燃料燃烧特点分析

电厂锅炉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火室燃烧形式、旋风燃烧形式与分层次燃烧形式等。不同燃烧形式下燃料的燃烧特点如下:

①火室燃烧,由于锅炉燃料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燃烧,有关操作人员利用先进的工艺将锅炉燃料加工成粉末或者气体,并将燃料与空气共同输入到锅炉内部,在输入燃料的过程当中,要保障锅炉内部的燃烧温度达到燃料的燃点,保证燃料始终处于悬浮状态。因为锅炉燃料能够和空气进行全面接触,采用火势燃烧法进行燃烧,能够保证燃料在短时间内进入燃烧状态,但是,由于空气与燃料不能够同时送入,很容易出现锅炉燃料浪费现象。

②旋风燃烧特点,操作人员通过准备一定量的可燃物,并以切线角度将燃料送入锅炉当中,短时间之内,锅炉内部产生旋转速率特别高的气流,使得燃料形成强度特别大的螺旋状态。采用旋风燃烧方式,能够减少燃料的剩余量,但是,采用该方法也有缺陷,如操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送风,包括煤炭燃烧过程当中,很可能会造成部分物理状态能量的浪费。

③分层次燃烧特点,在热能动力锅炉燃烧时,将一些固体可燃物均匀的排布在锅炉炉排表面,固体可燃物能够进行分层燃烧。采用这种燃烧方式,能够将燃烧中的各个层次能量全部释放,燃料的燃烧进程特别稳定。缺点也特别明显,操作人员需要准确计算通风时间,一旦通风不及时,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3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中燃料的燃烧过程

碳、氢、硫为热能动力锅炉中燃料的主要燃烧成分,一旦未能得到充分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环境,也难以完全释放出燃料的热能,浪费资源。而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会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可实现燃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中,固体燃料燃烧通常会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预热阶段。此阶段是指在燃烧前,烘干并预热燃料的过程。在至摄氏度的温度下,燃料可最完全、最迅速进行蒸发分解。进人锅炉以后,燃料在高温的预热及蒸发作用下,会将自身水分迅速脱掉,最后留下焦炭。在这一阶段,我们无需将氧气输入到锅炉中。②燃烧阶段。燃料在预热阶段已经获得了充分挥发,并且在燃尽之后,燃料最后留下的焦炭此时便会进人到燃烧阶段。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只有与足够的氧气相结合,才能实现剧烈燃烧与发热。③燃尽阶段。焦炭中的可燃物在这一阶段中已燃烧殆尽,只有在炭灰包裹的内部才会存在较少的,还没有燃尽的物质。未充分燃烧这些物质并使其产生热能,就需要再次输入一定量的空气。在这一过程中,物质具备较慢的燃烧速度,释放的热量也比较少。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燃烧效率取决于燃料和燃烧过程。当前,煤作为主要燃料之一,质量参差不齐,致使燃烧效率不高,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加快新型燃料的研发速度,探索更加节能、环保的新型燃料。同时,要科学控制和管理电厂锅炉的燃烧,控制好燃烧方式、风机运作、氧气进量等,以提高燃烧效率。今后要针对电厂热能动力锅炉工作效率低、能源转化率不高等问题,要进一步创新思路,钻研研究,科学改进和创新锅炉燃烧的方法措施,推进燃料充分燃烧,提升资源利用率,以达到节能增效、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帅.基于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分析[J].河北农机,2019(3):53-53.

[2]张祺.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8).

[3]王卫华,肖娟.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浅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8):77-78.

论文作者:潘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基于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分析论文_潘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