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李华1,李辉2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李华1,李辉2

江苏路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之一,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使施工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导言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有比较标准的流程,所以要想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达到规范的要求,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进行全面的控制,详细了解每个施工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2混凝土浇灌的技术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施工有着严格的要求。所谓的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并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按比例混合,不同的混合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是有影响的。在浇筑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和规则。在浇筑完成后,对于裂缝问题要十分的重视,要防止这样的问题出现。一般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有分段分层技术。在浇筑的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浇筑的质量和安全。

3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3.1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材料的能否符合设计规范,是建筑物是否安全的大前提!所有的荷载设计,都是必须由合格的材料来支撑的。若然材料不合格,就算有再好的技术、再精确的设计,也是徒劳。

3.2必须认真拌制混凝土

若说材料的好坏是建筑安全与否的前提,那么如何使这些材料发挥最大的效力,则是混凝土安全与否的前提。拌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对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进行计量投放拌制,其中,外加剂的掺量必须合理,对材料的拌制必须均匀。这都是一次成功的拌制所应具备的条件。

3.3必须仔细输送混凝土

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设一台托泵和一台移动泵。事先对所使用混凝土泵的各技术功能进行了解。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抢修。此外,管道固定保证牢靠,尤其是斜管以及垂直管这两个器件,以减少泵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泵送前应该用清水润湿一下管道,然后用水泥砂浆润滑一下管道以及泵机。需要注意的是:泵机料斗前应该由专人值班,防止拌合物中的大块石头和杂物,在泵送的过程中,料斗的混凝土量保持应该不低于上口的200mm,以免泵机吸及率低或者吸入空气造成堵塞。当需要暂中断泵时,应该及时采取倒泵措施,使管中混凝土形成前后往复的运动状态,保持良好的可泵性。如果泵机出现了故障,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边续施工,可以用塔吊进行短时间的垂直运输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4.1混凝土输送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主要有两种,现场拌制和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性能一般都能够保证,并且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会保持搅动状态,会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对于现场拌制的混凝土,要注意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来缓解离析,同时还应该及时检测坍落值,如果浇筑前混凝土发生离析,应该对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

4.2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另外注意,混凝土浇筑需要分层、分块浇筑。

4.3振捣施工

为使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需要对混凝土振捣,振动器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达到均匀振实。使用振动器时,不允许将其放在结构钢筋上或碰撞钢筋,不宜紧靠模板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振捣的强度和频率,因为如果强度和频率过大,就会造成砂浆离析,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如果强度和频率过小,则不能使混凝土很好地密实在一起,达不到振捣的目的。另外,为了避免在建筑成品物件中出现蜂窝麻面甚至开裂等现象,在用混凝土浇筑墙体柱体这些竖直方向的承重结构时,需要用水泥砂浆预置在浇筑结构物的底部。

4.4施工缝和后浇带施工技术

施工缝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一次性完成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任务,这时施工人员就需要预留施工缝来确保工程质量。在预留施工缝时,一方面要保证预留的宽度,另一方面要确保接缝处没有杂物,干净整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是为了防止现浇混凝土由于收缩不均或者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一些有害的裂缝,所以,便依据施工的相关要求,在建筑物的墙、基础底板或者梁等位置设定临时施工缝。在对后浇带进行浇筑处理的时候,时间最好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而后浇带的宽度一般室内为30mm,室外为80mm-100mm,同样要在下次施工开始的时候要保证后浇带接缝处的干净整洁无异物。

4.5施工裂缝的处理

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复杂度高,施工难度大,且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浇筑表面断裂的现象,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裂缝进行补救,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对于开裂程度较小的缝隙,首先应该将浇筑表面清理干净,保持干燥洁净,并用环氧浆液将缝隙填补起来;对于开裂程度较大的缝隙,首先将缝隙凿开,形成八字形,然后用水泥浆对凹槽进行修护,最后采用环氧胶修整裂缝;对由于天气、气温等因素造成的浇筑表面开裂现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处理方式,可采用环氡腔泥将缝隙封闭起来,也可使用防腐蚀材料等进行修补。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而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提高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就离不开施工人员对浇筑技术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建筑的施工管理体系也可以保证施工的规范。要切实的保证相关施工人员掌握不同的浇筑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去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昌来.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71.

[2]苏景兰.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29.

[ 3]代强,王培华,吴剑坤.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几个重点[J].建材与装饰,2016,34:24-25.

论文作者:李华1,李辉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李华1,李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