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也在不断创新。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单元,项目管理的成败,关系着企业的经营盈亏与否,也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常,我们说到,企业市场营销要争抢“两场”——干现场和揽市场,以干促揽,拦干并举。市场的开拓源于现场的支撑,干现场即意味着干项目,所以,干好项目至关重要。往往,顺境中项目好管,能管好,但在逆境中,如何能扭转不利趋势,将项目管好,更值得我们研究。本论文以项目基础管理为出发点,以思想统一为引领,以制度为抓手,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帮扶式、渗透式”管理为措施,在逆境中强化项目管控。
关键词:思想统一;制度落地;人文管理;尊重;帮扶渗透
引言:不否认,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非完全如此。顺流而下,船行顺畅,走上坡路往往很费劲,前拉后推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激流中,你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掌好你手中的舵,以免船被打翻。同理,项目管理顺的时候,我们感觉什么都是好的,即使平时在你眼里并不是那么上进的员工,也觉得顺眼。而一旦项目不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就会觉得,为什么来的员工有那么多不会干、不尽责呢?为什么挑选的是这麽个烂队伍呢?这样的领导怎么能管好项目?此刻,似乎所有的不顺都是因为选错了人,选错了队伍。那么,在逆境中呢,我们应该怎样管好项目?
一、逆境中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
2010年,在一个铁路项目中,我们遇到了现在所有单位都不想遇到的问题:退换队伍。这是无奈之举,因为一旦退换队伍,施工企业往往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和遇到的。但是由于双方已经失去了继续合作的可能,如果继续任由此下去,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都会得不到保障,不解决就会使项目、企业受到更大的损失。已经到了必须快刀斩乱麻的时候。经理部召开会议决策,必须“刮骨疗伤”,忍痛处理。经理部多次开会统三一思想,项目班子、部门、员工各负其责,梳理过程管控资料,按照要求提供材料。主动联系社会专业机构,寻求专业帮助。积极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寻求政府支持。期间,我们承受了工期滞后的压力,退场队伍的干扰压力,上级单位的批评压力,社会的异样看待压力。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老天都不会帮我们的。在齐心协力下,事情得以圆满解决,老队伍退场,新的协作队伍进场后,项目部严格制度落地,采取帮扶式、渗透式措施,把协作队伍当成自己的队伍,以合作共赢的理念进行管理。很快,项目管理扭转了不利局面,走上了正轨,赢得了认同,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逆境中管好项目的对策分析
通过这件事,我们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逆境中,更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人的思想越是容易产生分歧,容易滑坡,抱怨、逃避,甚至有看笑话者。此时,就需要项目部通过会议、单独谈话等方式讲形势,讲希望,统一思想,通过沟通讨论定措施,将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树立共同应对困难的思想,集思广益,寻找解决之法。需要帮助大家坚定信念。因为: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只有不想解决事情的人。这样,思想统一了,内部矛盾就会减少,就会形成合力。一致对外,打出去的拳头才是致命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制度落地,依靠制度管人理事,加强刚性约束。管理即管人理事,人管到位,事理清楚、理顺。曾有部门的一个女同事对我说起过她们部门打扫卫生的事。说她每天都不需要别人来说,就会自觉打扫办公室卫生。而有一个同事就是无动于衷,即使做也是偶尔为之,她觉得不可理喻。我说,你自觉打扫是你觉悟好,素质高,但你不能拿你自己的行为去衡量和要求别人,你做到的,也要求别人做到,这叫不讲理。如果所有人都是自觉的,都是高素质的,那还要法律、要制度做什么。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制度,规矩。你定好了制度,讲好了规矩,大家才会想着去遵守。同样,我们在管理中,就是要依规做事,制度定了,就要去遵守,规矩有了,就要去遵从。人人都会攀比、计较,所以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人人守规。不允许,也不能由于个别人的特殊对待而使制度失去公平性。长此以往,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一旦逆境来临的时候,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法律、制度行事。
三是加强人文管理,为刚性约束增加柔顺剂,使管理更加人性化,以文化凝聚人心。记得一次我出差时在飞机上看到厦航的宣传手册。里面一位空姐讲述了她离开厦航的几年经历,从事过几个行业,换过多个工种,因为没有文化认知感,从来没有找到过归属感。最后她通过竞聘方式重新被招募回厦航工作。我和协作队伍员工聊天的时候,他们说,农民工有时候是不讲素质的。我们无论跟哪个老板干,只是干活出力气的,给你们干了活就要给钱,我们只要钱,别的与我们没有关系。一个员工能够长期留在一家企业,更多的是靠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归属感。“刚过易折”,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如果仅仅依靠刚性制度约束而缺乏人文管理,缺乏对员工的关怀,缺乏对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那么,员工迟早会因为缺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而离开。
四是尊重员工,尊重协作队伍。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员工、队伍不听从管理,为什么不听从?我们是否理解他们的诉求?我们找准原因了没有?我们是否还像以往一样,有事就指责埋怨,颐指气使?有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把员工、队伍当弟兄”?战国时期,士兵大腿生了脓疮,作为大将的孙武亲自用嘴为士兵吮吸脓水,士兵怎能不与他一条心呢?孙子正因为“视兵如视子,可以与子同生死”,才无往而不胜。我们不理解,不尊重他们,不把他们当兄弟,朋友,也就不可能把话说到他们心里去,员工、队伍也就不会尊重和理解我们,不会服从我们的管理。如果我们还高高在上,指手划脚,甚至污言秽语,员工、队伍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即使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也不会去服从、改正。这样,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管理就会走下坡路。
五是采取“帮扶式、渗透式”方式提高对员工、队伍的服务。管理的精髓是服务。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同样,企业、项目对员工、队伍的管理首先也应该是一种服务。大家是合作伙伴,只是分工不同,双方只有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才能搞好项目管理,正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逆境中,我们感觉项目不好管理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对员工、队伍服务的怎么样?关心是不是到位,真诚?我们是否把员工、队伍的事当成是项目自己的事?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才是责任的主体。要抱着服务的心态,抱着为员工、队伍着想的心态才能做好项目管理。
结语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种意志力的较量,是行动上的拔河,思想上的博弈。要做好项目管理,管理者就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决心。管理没有百分之百,没有绝对令行禁止,没有一蹴而就,没有一劳永逸。管理是一个漫长而持续改进地过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逆境而抱怨,更不能因为管理难而放弃。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论文作者:薛建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队伍论文; 项目论文; 员工论文; 逆境论文; 就会论文; 制度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