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裔美国人的发展看中国人才的培养_大学论文

从华裔美国人的发展看中国人才的培养_大学论文

从美籍华人的成才看我国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籍论文,看我论文,国人论文,华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曾把国内12种高级专业人才按其人口比例进行了计分评价。其结果是华人居首,得了313分;犹太人第二; 日本人第三。1991年至1992年全美国共有外国留学生419585人,其中中国大陆42940人,台湾35550人,香港13190人,共占21.8%; 这还不算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华裔留学生。1990年,在美国各大学任教的外国教授共有46479人,其中华裔中国人为9110人,占总数据的19.6%,居于首位。 美国现有华人学者已达10多万人,其中3 万多人被公认为是一流的科技人才,占美国一流科技人才的1/4以上。这3万第一流的专家, 工程师以及其他7—8万学者,分布在全美国80多所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中。在美国著名大学中,有1/3以上的系(主要是数学和物理)主任是华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下属的12个分会中,有6 个分会是由华人担任主席的。还有美国著名电子计算机企业——国际商业机械公司800 余名工程师中,有半数以上是华人。美国电脑中心有100余名中国血统的研究员。 该中心的19个部级主任中,华人占12名,参加阿波罗登月工程实验的华人科技人员达14000多人,占总数的1/3强。 美国著名的太空研究中心就有100多名华人专家。物理专家李政道认为:“20年以后, 科技界领袖人物大多是华裔。因为今天在最好的研究院内,前1/4的研究生都是华裔。”

以上事实可以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人才辈出的民族。我们应该出更多的人才,在21世纪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现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我国的人才培养主要分四大块:第一块是国家的正规教育,这是最大的一块,大量高中级人才的培养全靠这一块;第二块是社会办学,这一块对上一块起补充作用,大量的初级专业人才靠这一块;第三块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校系统,既有正规教育,也有短训班式的普及教育,初、中、高级人才都培养;第四块就是靠自学成才,与前三块相比,这一块就显得特别微弱和松散。根据外国的经验,社会的文明、进步、富强,必须实行高等教育普及化。即人口的50%以上能受到高等教育。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普及化的程度。其他各国的普遍状况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人口总数的15%至50%。而我国,即使按2000年的目标——高校在校生人数650 万人计算,才达到占人口总数的0.5%, 距离高等教育大众化还有一大截子。为了解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挖潜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多年来的师生比例为1∶5,即1 位教师,5名学生。近年来经过努力,比数已达到1∶7.3。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如1990年前后,美国四年制院校的师生之比为1∶15.9; 日本为1∶17.4;德国为1∶9.5;除教师外,我国高校的行政人员、 后勤人员的数字均大大高于其他国家。为了节约教育经费,应参照外国的比数适当进行减员。如按美国和日本的高校师生比数,我国的高校在校生人数还可以翻一番。另外,我国的党校系统,也大有潜力可挖,例如地市党校系统前些年还招收正式的脱产学生,近几年不知怎么就停了。应当予以恢复。

2.广开办学门路

1997年,国家下达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文件中第五条规定的:“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框框应当予以取消。例如1954年被撤销的北京燕京大学的老校友们曾申请复校,由海内外校友筹集资金,承担教学管理经营。应当鼓励官办、民办、企业办、私人办,或者外国人来办。

3.改革教学方式

我国目前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应试制,教材都是一个模式。大量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难怪社会上有一段顺口溜的最后一句是,“最累的是中小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都很差。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规格质量上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着不少差距。目前大学毕业生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比例已高达30%以上。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思考,提出了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大成的“大成智慧学”。其要点是,小学生4岁上学18岁硕士生毕业。从4岁至12岁为八年一贯制教育,相当于高中毕业。12岁至18岁为高等教育,毕业后一般相当于当今的硕士生。19岁选择一门专业实习一年,而后开始为社会做贡献。专家们认为,“大成智慧学教育”将为21世纪培养出大智、大德、全面与专业辩证统一的人才。最近著名经济学家何轶群先生又提出了“小成教育学”,比“大成智慧教育学”更具有开拓精神和实践意义,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取消上学年龄制和文凭制

目前我国规定进小学,要满6周岁,还有不少地方是7周岁,差几个月、几天都不行。大学生、研究生都规定了年龄的杠杠。没有学历证书的老人进大学读博士,更是不行不准。若干发达国家的教育就没有这个限制。美国高等学校,23岁以上的占40%左右;瑞典25岁以上的公民可随便进大学;在斯达哥尔摩大学中,55岁以上的学生占20%,最大年龄80多岁。

5.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我国目前的投资多投入工业和交通运输,以及房地产业等,殊不知智力投资所创造的利润远远超过物质投资所创造的利润。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计算过,美国从1957年至1990年,物质投资增加4.5倍, 教育投资增加8.5倍,而因此产生的利润,前者仅增加3.5倍,而后者竞高达175倍。职工文化水平每提高1%,社会生产率则相应提高14%。因为当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60%至80%是靠应用新技术和实施教育来实现的。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采取对教育实行高投资的政策。1960年其教育经费的5730万新元,1985年增加到95.8亿新元,增长67倍。从1988年开始,其教育投资每年增长38.8%。这些外国的先进做法,我们应当借鉴。

6.加强在职培训与自学成才

放眼世界,好的企业是最大的知识库和人才库。美国的电报电话公司,培育了6位诺贝尔资金获得者;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出了5位诺贝尔资金得主,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既网络人才,又培育人才。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每年花1.2亿美元,杜邦公司每年用3—5 亿美元教育职工。我国对于职工的在职教育还没有舍得下这么大的本钱,这也是我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职工的在职培训与自学成才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教材、有专人负责、有检查监督地进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出成果多的,应当予以鼓励。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21世纪将是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时代。我国目前还有2.5亿文盲,如果我们现在还不下大力气抓教育, 我国就会永远处于经济落后的地位。

标签:;  

从华裔美国人的发展看中国人才的培养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