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知识网红”现象探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知识网红”现象探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知识网红”现象探究

刘晓梦*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一些知识达人逐渐倾向于借助网络平台分享知识,来满足受众碎片化吸取知识的需要,“知识网红”应用而生。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探究这种网红现象出现的必然性,以及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网红;发展战略

一、“知识网红”的发展现状

(一)“知识网红”的含义

“知识网红”是新媒体知识传播变革中的弄潮儿,自身拥有扎实功力和系统知识,精通个人IP包装和运营,能够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兴奋点,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汇聚优质用户资源。[1]

(二)“知识网红”的特点

1.自身拥有系统、优质的知识和人格魅力。知识网红之所以能够得到受众的欢迎,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满足了受众在快节奏时代随时获取碎片化信息的需要。知识网红的人格魅力得到受众的欣赏,这也是“知识网红”区别于一般网红的亮点。

2.自带内流和流量属性。这些知识网红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圈粉无数,每次通过网上直播,都会有大量的受众参与。比如,米果文化的创始人胡渐彪,是一位知识产品的创造商,他们打造的《小学问》上线首日,付费订户就超过了1.5万。

2017年、2018年抽穗期均遇持续1个月高温,该组合结实率均在80%以上,抗高温性好。2017年9月后,长时间阴雨,其他品种均有倒伏,而该组合未发生倒伏,抗倒伏性强。

3.知识付费,打造粉丝经济。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网红主要将粉丝流量导入相应的电商平台,通过其他有形商品销售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另外,知识网红采用平台直播时,粉丝可以赠送诸如鲜花、飞机等虚拟礼物,知识网红再将礼物变现。此外,付费订阅、形象代言、IP收入等都是知识网红打造粉丝经济的方式。

(三)“知识网红”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互动的日常化,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的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网红”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知识网红”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最后,唯物史观中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识网红”善于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新媒体上有所创新,开启了新的“知识付费”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变革。

第三,认识论指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通常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但是平时又没有时间集中学习,因此通过网络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网红”来获取知识,补足自身的短板。同时,这种日积月累的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会提高自身能力,推动实践的发展。

其次,缺乏良好的内容筛选和用户评价机制。目前,由于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参差不齐,在选取的内容上也会有优劣之分,而且缺少专业的用户评价制度。

重视效率这一视角目前已经达成共识,它也是我国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和努力方向,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从2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是提高数据挖掘和深度应用能力,即使拥有全数据,如果没有处理分析能力,效率提升也无从谈起,因此要开展农业大数据智能学习与分析模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掌握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学建模、深度学习等技术。第二是需要农业领域的大数据人才,也就是懂得用大数据技术和思维去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难题。第三是调动激发相关公司企业的研发力量,它们对市场的嗅觉灵敏,重视研发到应用的转化,重视实际效果,相比较政府,公司企业在提升大数据效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及唯物史观。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必有其存在的哲学基础,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知识网红”的出现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其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们有闲暇时间来满足精神需求,甚至愿意为知识付费来提升自己。

二、“知识网红”现象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客户端流量拦截功能基于browsermob-proxy代理实现。代理工具browsermob-proxy开放源代码,本文除了使用API接口提供的功能外,还改动源码适配Android系统。代理需要长期运行,为了保证代理不被系统回收,将代理写入Android前台服务中并在通知栏显示运行状态。

第一,唯物论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谈到,“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在社会生产力中极高的时候,人们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某种知识技能、以及分享传播的可能性时,就会产生认知盈余。”[2]也就是说,“认知盈余”这种社会现象引发了人们产生分享知识的内在动机。因此,“知识网红”迅速崛起。同时,“知识网红”的出现,也满足了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丰富精神境界的需要,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最后,版权保护意识不强。随着各类知识传播载体的涌现,以及对知识版权的保护意识淡化,导致了很多原创的优质内容被抄袭,这也成为“知识付费”的一大困境。

首先,忽视了受众的学习体验。比如,知识网红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知识的时候,更侧重于传播内容,而不是学习的方法,这就导致了受众只是单纯地获取了相关的知识,但是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但是,知识网红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三、“知识网红”的发展战略

首先,应学会关注受众的知识体验。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知识网红应该做到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关注他们的知识体验,并不断地改进自己,才会形成“粉丝回流”。

其次,应提供优质的知识内容及标准化的评价体系。随着“知识网红”队伍的迅速崛起,各种“知识付费”平台鱼龙混杂,由于缺乏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导致一些受众不能迅速的选择合适的服务平台。同时,在日益激烈的知识竞争中,只有提供更优质的内容,才能彰显出自身的特色,才能获得受众的偏爱。

电动汽车行驶每小时耗电2kWh,充电站充电功率为10kW,效率为1。充电站A、C、D、E的预期电价以及目标函数α/β如表1中所示。分时电价制度按峰时每kWh为2.00元,谷时每度1.00元计算。

由表1可知,处方3的基质种类配伍较为理想,即油相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乳化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助乳化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此时所得的自微乳外观澄清、透明,滴入水相中呈现出微泛淡蓝色乳光。

最后,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随着传播知识载体的大量涌现,以及版权意识的模糊,导致各种抄袭现象,这严重损坏了和谐的知识氛围及版权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知识网红”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版权意识,在维护自身版权意识的同时也不损害他人权益。

[ 参 考 文 献 ]

[1]高灵杰.一群新型知识分子的创新创造[N].光明日报,2017-4-18.

[2]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2-0133-01

*作者简介: 刘晓梦(1994-),河北科技大学,2018届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知识网红”现象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