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16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会由于自身收缩和沉降的不均产生裂缝,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较大影响。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稳定,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应用
1后浇带技术概述
在混凝土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回应为自身收缩或沉降得不均匀还有混凝土内外结构存在差异等原因会产生有害于建筑的混凝土裂缝。而钢筋混凝土中出现裂缝就意味着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中并没有设计时预期的结构稳定性,也就是说,产生混凝土裂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将会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作为能够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自然也就成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解决结构了裂缝的首选方案。后浇带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结构中预留出后浇筑的区域作为之前进行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形变的缓冲区,待主体的钢筋混凝土凝固后再对预留的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的技术就叫做后浇带技术。
2后浇带施工技术
2.1后浇带施工技术定义
后浇带是指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在基础的建筑构件的位置预留临时的施工缝隙,将建筑结构划分成多个部分,构件内部收缩后一段时间,对施工的缝隙进行混凝土的浇捣,使建筑结构的多个部分成为整体。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因为温度和收缩不均等产生的裂缝,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2.2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施工技术的设计合理,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的要点有:应力释放、图纸设计、位置选择和断面形式。应力释放在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房屋建筑的实际使用用途,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使应力能够得到释放。应力的释放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升房屋建筑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图纸的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对房屋建筑的结构使用3D打印等手段制作出房屋结构的模型,以模型为参考,保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结合建筑设计的要求设计好图纸,并且对图纸中的间距等合理的设置,建筑的后浇带间距控制在40厘米以内,使施工操作更加便利。后浇带浇筑使用的混凝土和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不同,所以后浇带位置要选择在受力最小的部件位置,减轻后浇带连接部分的压力,保持建筑构件之间的连接性。受力最大的位置为剪力墙中部,受力最小的位置一般是梁和板的反弯点,所以选择梁和板的反弯点作为后浇带的位置。后浇带浇筑过程中,断面形式的一致非常重要,能够使房屋建筑构件的连接保持完好,断面形式有多种,如矩形、梯形、楔形,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必须和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形式保持一致,不一致的断面形式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会出现直缝的现象,而且还会因为受力的不均衡使建筑结构变形。
2.3后浇带技术的功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解决混凝土的沉降问题和温度收缩的问题。在解决混凝土沉降问题方面,高层房屋建筑遇到沉降差的问题较多,在房屋结构的设计中通常是一个整体,这导致了高层的房屋建筑的自身重量非常大,沉降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偏差,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房屋建筑进行分解分离,等构件沉降达到稳定的状态后,进行浇筑能够减少沉降差的问题,使高层房屋建筑质量有所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温度收缩方面,由于混凝土和钢筋在一定的温度情况下,会发生热胀冷缩的情况,而且混凝土中的钢筋会因为温度的影响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造成混凝土钢筋结构的不完整。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降低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减少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应力产生,有效的减少房屋建筑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3后浇带技术的特点
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设的应用中主要的有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后浇带技术能有效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性质,需要有一段时间来进行凝固。而在凝固的过程中就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甚至出现混凝土裂缝。而且即使是在建筑完成后有时也会因为气温等方面的原因,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一个较大的温度应力,当此应力大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能力时,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而房屋建筑工程中运用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不受影响。(2)后浇带技术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因为进行后浇带技术时,进行后浇筑的后浇带中所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上要比其他区域的混凝土至少高一个等级,也就使得在后浇带区域完工凝固后,整体的混凝土强度要比应用传统方式进行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强度要大上至少一个等级。(3)后浇带能解决裙房结构与基础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一些建筑工程中中会应用到两个建筑的连带结构。而连带结构中,两个结构或多个结构通常会连接成一个整体,整体结构的地基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沉降量不仅较大,而且会对建筑产生极大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后浇带技术将每一个结构分隔开来,通过监测后期出现的情况来确定后浇带浇筑施工的具体参数。(4)由于后浇带技术中,对于后浇带浇筑材料并无特殊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针根据混凝土稳定之后产生的参数进行浇筑,以求获得更好的建筑效果。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上无特殊要求,也就意味着后浇带技术施工可以根据工程、气候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以此来满足多数混凝土建筑中的需求。
4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4.1垫层处理和材料选择
垫层处理是后浇带施工的基础,对基础垫层进行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设计图纸,对后浇带的垫层等进行明确的标定,垫层的高度为5~10厘米,每50米设置一个积水坑,方便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对杂物和积水的处理。材料的选择是发挥后浇带技术的影响因素之一,选择添加了膨胀水泥或者膨胀外加剂的混凝土,减少后浇带过程中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的现象。建筑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之前在混凝土中加入早强减水剂,保证混凝土的配方合理性。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沉降的时间进行保证,初步沉降完成后再进行浇筑工作,在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理的时间减短。
4.2模板设计
模板设计是后浇带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模板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选择模板是钢丝网模板,对于其中的网格和钢丝的直径等进行检查,确保网格的大小均匀,钢丝的直径一致,钢丝网的间隙过大会使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变差,钢丝直径不一致,导致在浇筑过程中受力不均匀,钢丝网模板容易被破坏。钢丝网模板的两侧要固定牢固,紧密度适中,便于更换和拆除。对于双层钢丝网的使用,要事先固定在一起,防治混凝土浆的溢出。
5结论
房屋建筑的需求在不断的扩大,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建筑的质量有所提升,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因为温度等问题导致的裂缝问题的产生,而且防止温度的影响,房屋建筑的使用更为安全,减少了房屋建筑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苏建业.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7(11):107.
[2]谢永强.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173.
[3]汪兵.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60.
[4]申永坤.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16):48-49.
论文作者:刘国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钢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