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创新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1999)02—0001—06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名字和思想是同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他本人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大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就是这种创新的光辉结晶。因此,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不仅对深入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如何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更有重大指导作用。
一、关于创新的必要性
无论是综观邓小平的一生,还是细阅《邓小平文选》,都不难发现,邓小平一直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探索。经过长期的探索、分析和总结,他得出了中国发展的惟一出路就在于进行社会主义创新的伟大结论。他说,我们现在干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来没干过的事业。它必须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马列本本里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套。如果没有一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就不可能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无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理论上看,它必须进行创新
任何先进的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说,任何先进的理论在历史长河的运行中都必须发展和创新,否则,就无所谓先进、科学而言。作为社会主义运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如此,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教条,它必须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否则,它就不能适应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就不能真正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在自己的发展中不能不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丰富起来,——因此,它的个别公式或结论不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能不被适应于新的历史任务的新公式和新结论所代替。”(注: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86.)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辩证法。
邓小平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尖锐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认为“两个凡是”不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而且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他说:“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5.)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抛弃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社会实际的过时的、甚至错误的理论,把继承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开创理论建设的新高峰。他说,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因此,我们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我们仍是抱残守缺,顽固地、教条式地照搬过去的理论,不敢创新,不敢发展,我们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2.从制度上看,它必须进行创新
所谓制度,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二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但不管何种层次上的制度,都既是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物,又是稳定、规范一定社会秩序的保障。它们都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具体表现形态,或扬弃,或改变,或完善,或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也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之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反映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根本原则。而具体制度即体制是基本制度的具体化,是基本制度实际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离开了合适的体制,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基本制度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43.)至于具体制度,更带有时空性、可变性,它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而创新,否则就难以适应基本制度的需要。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在一些具体制度上由于照搬苏联模式,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过时的甚至错误的地方。具体来说,在经济上,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指令性计划过于僵化;政企不分,条块分割;排斥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在政治上,官僚主义严重;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实际上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等。这些不但严重影响并制约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而且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过巨大损失。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93.)当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时,毛泽东曾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发生。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81—282.),必须根据“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82.)这三条来创新、发展和完善。否则,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
3.从思想观念上看,它必须进行创新
邓小平认为,思想观念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先导。一方面,理论、制度本身就蕴含或渗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另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观念去创造理论,建立新的制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所以,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必须以观念更新为先导。观念新,万事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31.)过去,我们在理论上、制度上的一些照抄照搬,就是同观念未更新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长期奉行计划经济理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同我们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理论的认识密切相关,没有根据现实的国际国内情况进行创新。后来,正是有了全党的思想解放,我们才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理论。它不仅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而且化为了亿万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实际行动。
总之,邓小平认为,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勇于创新,大胆创新,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说:“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如果“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33.)。因此, “各级党委和每个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33—134.)
二、关于创新的原则
邓小平认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创新,不能只在形式上贪多求新,而是要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原则下进行。具体地说,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邓小平认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创新的根本前提。我们提出的任何理论观点、计划措施,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唯物主义原则。因为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度,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如果是违反了实事求是原则的创新,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或因过度而成为乱创、胡创,造成对社会的破坏;或因不及而谈不上真正有效的创新。我们过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获得的成功和失败都能说明这一真理。毛泽东之所以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马克思、列宁从来没说过,而且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样板——俄国革命走的完全是另外一条道路,即先中心城市然后推向全国的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当时我们党内一些人不从中国国情出发,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结果造成了革命力量的巨大损失。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实事求是的胜利。建国以后,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失误,主要是因为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实事求是。“建国以来我们犯的几次错误,都是由于要求过急,目标过高,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结果发展反倒慢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2.)今天,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一件国外没有经验,国内没有做过的事业。如果我们不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创新与实际结合起来,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革新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20年来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8.)
邓小平还认为,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前提。长期以来,由于受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广大人民和干部队伍中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凡是领袖人物、上级领导讲过的话,都是字字珠玑、句句真理;凡是马列本本里面作出过的结论,只能坚决执行,不允许有丝毫改变。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这种僵化的思想状态曾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过无法估量的损失。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不破除这种僵化的精神状态,我们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或是禁锢于旧的传统和习惯势力中;或是迷信于一时的成功经验,不顾时间、地点地将其夸大为普遍真理。我们就不可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他说:“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比如,“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32.)。因此, 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33.)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既是邓小平对我党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也是我们在创新过程中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
2.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邓小平认为,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尤其重要。因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其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势必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要缓和并最终解决这一矛盾,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之外,别无他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干扰,我们总是教条式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当作不可修改的真理,固守在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无论干什么都要先问“姓资姓社”,从而把本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加以批判,而把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加以坚持,结果使得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邓小平从政治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3.)如果不重视发展生产力, 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后来他又多次强调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改革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如果不能满足这三点,那就说明社会主义是搞得不成功的。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372.)可以说,这是他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最高峰。它既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创新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3.必须坚持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的原则
尊重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根本的立场和观点,也是邓小平进行社会主义创新的最高准则。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共产党人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我们坚持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倾听群众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具体化,也是保证创新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先决条件。
邓小平不但是这一原则的提倡者和支持者,而且还是遵循这一原则的光辉典范。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凡是人民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创新,他都给予了积极肯定和坚决支持。早在1962年,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就鲜明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呢?哪种形式比较容易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采取哪种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安徽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自发地签订契约,实行分田到户时,邓小平给予了大力支持。他说:“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75.)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更是如此。 比如在创办经济特区,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开设证券、股票市场等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创新实践中,他都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三、关于创新的方法
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创新,不能凭一时的好恶冲动和意气行事,而必须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仔细分析、慎重思考提出新构想,然后再用实践去检验并不断加以修正而逐步完成。同时,进行社会主义创新又是一件有很大风险的事业,弄得不好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甚至倒退,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进行创新呢?邓小平也为我们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胆子要大,要敢闯、敢试
邓小平认为,尽管进行社会主义创新是一件有很大风险的事业,但我们不能因为它有风险就停步不前,不敢去闯、不敢去试。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任何事情总要有人去试第一个,才能开拓创新。如果因为改革创新会给我们带来较大风险,就“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去闯、去试,我们就不可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固守成规,照过去的老框框一模一样地搞,没有一些试验、一些尝试……肯定达不到我们的战略目标。”(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8.)因此,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胆子要大,要敢闯、敢试。他说,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要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他还说,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2.要“不争论”,“拿事实去说话”
邓小平认为,有些人对进行社会主义创新持观望态度,持怀疑态度,这是很正常的。“既然搞的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怎么会没有人怀疑呢?即使在主张和提倡改革的人当中,保留一点怀疑态度也有好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56.)但我们不要去争论,而应该“拿事实去说话”,以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人。如果一争论就把事情弄复杂化了。他说,我们进行农村改革,废除人民公社,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改革,办经济特区,搞市场经济,在当时都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他们或是持观望态度,不予理睬;或是坚决反对,担心搞资本主义。但后来的建设成就给予了有力的回答,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显著成效,特区姓“社”不姓“资”。在当时,如果我们只是同他们去争论,而不去实践,那么争来争去,把时间给争没了,而改革开放却还是迈不开步子。因此,看准了,就要大胆地干,不要去争论,拿事实去说话。“不搞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3.“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崭新事业,马克思没讲过,前人也没有做过,用列宁的话说,就好像“攀登一座还没有探测过的险峻的高山”,“可是,这里既没有车辆,也没有道路,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预先试用过的东西”。因此,要求现实的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十全十美,只能是一种空想。现实的社会主义不可能不经过艰难的探索,在探索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鉴于此,邓小平再三告诫我们必须要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他说,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这样,在进行社会主义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我们不要怕,不要怕走弯路、受挫折,更不能“因噎废食”。“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7.)。“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 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0.)但“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总结, 发现“哪一步走得不对,就赶快改”,“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这样,我们就可以以小代价去换取大成果。“我们现在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4.)如果没有以前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我们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功。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概括为四个新,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和矛盾,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充分说明,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结晶、创新的榜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史无前例、任重道远,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有许多新问题尚需要我们去解决。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就应包括在深刻理解邓小平创新思想上下功夫。我们既要学习邓小平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又要学习他那种善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事求是地大胆创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光辉灿烂的21世纪,带入更加美好的未来。
收稿日期:19980—11—26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