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袁万英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卫生院 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20例。中医组给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西医组采用胃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应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总有效率90%,西医组为80%,中西医结合组为1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16-01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饮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引起[1]。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系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2]。单纯采用西医对症治疗,效果经常不理想,单纯中医药辩证治疗,效果显著,但早期往往起效较慢。因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第8版《内科学》临床诊断标准。排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及消化道肿瘤,疑似恶性溃疡患者。入选患者电子胃镜确诊,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同意书。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33.6±4.2)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3.23±0.52)年。随机分为西医组、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中医组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处方: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公英15g、炙草10g。虚寒加良姜10g、香附10g;气滞加柴胡10g、枳壳15g;胃阴虚加沙参15g、麦冬15g;湿热加黄连6g、栀子10g;寒湿加苍术10g、苡米15g;寒热错杂加黄连8g、干姜8g;血瘀加蒲黄10g、三七3g;食积加焦三仙各10g、内金10g;疼痛加川楝10g、元胡15g;腹胀加厚朴10g、枳壳10g;呕恶加半夏10g、生姜10g;嘈杂加海硝12g、瓦楞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服,2周为1个疗程。

西医组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消化不良加多酶片;上腹部胀满加吗丁啉;疼痛加颠茄片。

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三组均治疗8周后停药,停药1周后观察各组疗效。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注意休息、定时饮食、避免情志刺激、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忌烟酒。

1.3 疗效评价[3]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显示胃黏膜修复光滑,无糜烂、出血等;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其余症状可接受,胃镜显示糜烂、出血减少;有效:症状减轻,糜烂、出血仍存在;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下胃黏膜损伤无修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三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西医组为80%,中西医结合组为1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组或西医组。见表。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在所有胃病中占首位,发病率高,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4]。《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其病因病机是由于外邪、饮食、情志、脾胃素虚、药物损害等因素导致胃气阻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目前,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方法颇多,西医采用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效果明显,但早期起效缓慢。

四君子汤为脾胃气虚证而设。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为君药,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健脾渗湿,蒲公英清热解毒, 使以炙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收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学证明四君子汤有促进细胞更新、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胃肠黏膜屏障等作用,对HP感染的细胞有保护和促进细胞新生的作用;蒲公英广谱抗菌、对胃黏膜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同时对H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

本次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既有西医治标的作用,又有中医治病求本的特长,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P<0.05),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良金.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分型与治法特点[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2):127.

[2]薛堂语.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21(9):40-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1993:91-95,104-107.

[4]潘幼军.克拉霉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122.

[5]吴勇灵,孙大伟.自拟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8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618.

论文作者:袁万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袁万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