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能否促进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_农产品论文

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能否促进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定论文,引力论文,中国论文,中韩论文,自由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06-0037-04

一、研究背景

2012年正值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20年来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商务部相关统计数据①表明,2011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2206.31亿美元,是两国建交初的40多倍。其中,韩方顺差达477.79亿美元。但就农产品领域而言,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2011年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额达48.09亿美元,中方顺差达35.41亿美元。

近年来,在WTO多边贸易谈判近乎停滞的背景下,以区域贸易协定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成为各国加速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方式。中国已先后与东盟、智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自贸协议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韩国截止到2010年,与之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并且生效的国家有16个,如果加上已经与韩国签订协议或者已结束谈判的国家,已达到45个。②中韩从2003年开始研究探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可行性,但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存在的复杂影响因素,导致自贸区谈判一直难有定论。在2012年5月,中韩两国政府宣布正式启动自贸区谈判。

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来看,农业领域是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对于中国和韩国双边谈判而言,农产品贸易也可能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本文旨在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展开研究,探讨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潜力,事前估算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能给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

国际上测算双边贸易潜力、研究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贸易效应主要基于两种模型:基于一般均衡的全球贸易(GTAP)模型。此模型已广泛被用于事前模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GDP、福利等方面的影响(曹亮等,2010),但由于此模型一般均衡固有的缺陷以及GTAP数据库更新周期较长等使得该模型并非尽善尽美。近年来兴起的引力模型是诠释双边贸易流量、估算贸易潜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试图借助引力模型对所研究问题进行解释。

在国外,该模型主要被用于测算贸易潜力和评估贸易效应,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基于引力模型关注中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大部分研究是针对两国(地区)之间贸易总量或者某类产品贸易量进行分析,研究对象涵盖中国—东盟、中国—东欧、中国—印度、中美等。如张海森等(2008)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欧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并指出: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促进了双边农产品贸易,而距离、人均收入差距和欧盟东扩等不利于双边贸易的扩大;孙林(2010)采用三个不同年份的数据,从汇总和分类农产品数据两个层面分析了欧盟、东盟和北美自贸区等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运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一些的实证分析,但此前实证研究大多着眼于整体经济,以农产品贸易为视角、从分类农产品作为切入点,探讨建立中韩自贸区对农产品流量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将建立自贸区与WTO作为制度变量引入模型更为少见。本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建立引力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潜力进行研究。

二、引力模型及变量选择

1.模型设定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为了进一步分析上述自变量对分类农产品出口流量的影响,我们分别构建四类农产品出口模型进行实证检验。③

2.假设提出

(1)农产品出口与经济总量。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出口国的出口供给能力。经济总量越大,潜在的出口潜力越大,农产品出口越多;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进口国的进口需求能力。经济总量越大,潜在的进口越大,农产品进口越多。

H1a:农产品出口与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存在正相关关系

H1b:农产品出口与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存在正相关关系

(2)农产品出口与人均收入水平。根据瑞典经济学家林德(1961)提出的“需求相似论”,产品流向和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而需求结构取决于人均收入。如果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就越相似,需求的重叠部分越多,从而双方的贸易量越多。

H2:农产品出口与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存在负相关关系

(3)农产品出口与距离。距离长短代表着运输成本的高低。两国相隔越远,则运输成本越高,越不利于贸易的扩大。而且由于农产品保鲜期较短、易腐烂等特征,使得距离这个阻抗因子可能更加敏感。

H3:农产品出口与两国地理距离存在负相关关系

(4)农产品出口与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能享受由此带来的如关税降低等优惠政策,这可能会促进农产品出口。作为虚拟变量,当i国加入WTO后取1,否则取0。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产品出口应该是同向关系。

H4:加入WTO正向影响农产品出口

(5)农产品出口与建立自由贸易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使双方得以享受优惠贸易安排,由此带来的内部贸易创造效应可能促进农产品出口。

H5:建立自由贸易区正向影响农产品出口

(6)农产品出口与汇率。人民币汇率上升,则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外币表示中国出口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将上升,这无疑将减弱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农产品的出口。

H6:农产品出口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样本范围及数据说明

(一)样本范围

本文选取1990—2011年中国大陆对33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出口额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33个国家或地区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士、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俄罗斯、韩国、中国香港、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波兰、摩洛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秘鲁、智利和土耳其。其中发达国家14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19个。

选取上述国家或地区作为样本国,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所选取的33个样本国家或地区2011年农产品贸易额占全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87%;第二,所选取的样本国家或地区大多是中国前50位以内的贸易伙伴;第三,2011年中国对其出口的农产品总额占当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4.4%。选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使得回归方程更接近现实。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目前国际上对农产品有不同的统计口径,本文参照FAO定义的农产品,主要包括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第0类、第1类、第2类(剔除其中的第27组粗肥料及原矿物、第28组金属矿及金属屑)、第4类产品。第0类产品为食品和活动物,主要包括畜产品(00-02)、水产品(03)、谷物(04)、果蔬(05)、糖制品、咖啡茶叶可可等;第1类产品为饮料和烟草;第2类产品为原料,包括油籽、生胶、木材和纸浆等;第4类产品为动植物油、脂和蜡。

中国对各样本国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各样本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人民币当期实际有效汇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整理并计算得到;值得注意的是,与多数学者不同,本文贸易双方距离并不是两国首都或主要贸易港口的经纬度距离(即绝对距离),而是根据BLM-Shipping④软件计算得到的中国与其最主要贸易港口的航海距离,这样使距离这个阻抗因子更精确;本文考察的优惠贸易安排指已经正式与中国签订的自贸区,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智利自贸区等共七个自贸区。⑤

四、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从农产品整体和分类农产品两个层次估算中国农产品出口流量和潜力。对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⑥、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模型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虽然Hausman检验接受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但回归效果不甚理想,在对比三种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后,本文选择混合模型对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一)总类农产品的检验结果

从汇总的农产品回归结果来看,除了外,其余变量均通过t检验,调整后的达到0.6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D.W.接近于2,模型未出现自相关性。

本文假设的验证结果如表2所示:

1.假设1a、1b和假设3均通过验证,经济规模和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流量有重要影响。国内生产总值Y的回归系数达到0.95和0.67,说明经济规模是影响农产品出口流量的重要因素,这与孙林(2010)研究成果相符。中国GDP每增加1%,将带动农产品出口增加0.95%,进口国GDP每提高1%,将带动农产品进口上升0.67%;距离和农产品出口流量成负相关。两国之间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大,而且由于农产品保鲜期较短、易腐等特殊性,对运输和存储要求更高,因此对距离这个阻抗因子也更为敏感。

2.假设2未得到验证,中国农产品出口不符合林德的“需求相似论”。这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的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水产品、果蔬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同质性较强,接近完全竞争,所以不符合产业内贸易的条件。本文结果也支持了宋玉华等(2004)得到的中国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比重不大的结论;第二,现实中影响需求的因素千差万别,虽然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毋庸置疑,但这并不等同于收入水平决定需求结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与需求结构不存在绝对的相关性;第三,区域贸易安排具有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双重效应,自由贸易安排为需求和收入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进一步削弱了需求相似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解释力。可以预测到,虽然中韩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明显并不会显著影响双边贸易流量。

3.假设4未得到验证,假设5和假设6均通过验证,表明加入WTO并没有显著地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而建立自由贸易区和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流量产生了重要影响。WTO的拉动作用不显著,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加入WTO后,农产品逆差一直在扩大,在加入WTO的第三个年头,中国持续多年的“农产品净出口国”身份被终结;FTA的回归系数为0.47,这说明1990—2011年间,建立自贸区明显促进了中国对自贸区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中国对自贸区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是未签订自由贸易安排成员国出口的1.6倍(EXP(0.47)=1.6);实际有效汇率系数达-0.27,这说明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即人民币对外升值,减少了中国农产品对外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1%,农产品出口减少1.31%。

(二)分类农产品回归结果

1.FTA回归系数大于WTO系数,表明建立FTA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效应比加入WTO的效应显著,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畜产品模型WTO系数为-0.67,说明加入WTO并没有促进中国畜产品出口,这主要是因为畜产品一直以来并不是中国优势农产品,中国畜产品在国际上长期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后中国畜产品更是面临着诸如动物检疫、质量安全和动物福利等壁垒,畜产品出口举步维艰。通过比较各模型FTA系数大小可知,签订FTA对畜产品、果蔬和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最为突出,其FTA系数分别达到1.06、0.68和0.61,这说明中国对FTA成员国畜产品、果蔬和水产品出口是非FTA成员国的2.9倍、1.97倍和1.84倍。因此签订FTA不仅能继续促进果蔬、水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还能显著带动畜产品等非优势产品的出口,这对于培养新的农产品出口增长点、挖掘农产品出口潜力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对韩出口中畜产品所占比重较小,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畜产品在国际上长期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由于韩国对畜产品进口设立了非常严格的检疫、关税等保护制度,而建立自由贸易区要求成员国逐步消除关税、非关税壁垒,2008年达成的美韩FTA就削减了对美国大部分的农产品关税,因此可以预测到中韩FTA将对中国畜产品出口带来正向的拉动作用。

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畜产品和果蔬出口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谷物模型里汇率系数未通过t检验,表明汇率变动对谷物出口影响不很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谷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往往要半年甚至更久,而现代农产品国际贸易实践中多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汇率按照订单所约定的汇率执行,因此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性。

五、中国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对出口潜力的估算通常是采用引力模型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潜在出口额,然后将一国的实际贸易水平与模拟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值低于模拟值,称之为“贸易不足”;相反则称之为“贸易过度”。采用汇总的农产品出口模型来模拟2011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出口潜力,结果如表3所示。

基于表3结果,根据实际水平和模拟值大小,将贸易潜力关系划分为三类(见表4):

一是贸易潜力巨大型,即实际出口水平与模拟值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8。一般造成这种严重“贸易不足”的原因是存在明显的贸易壁垒,为扩大经贸关系可以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安排的等优惠措施。

二是贸易潜力开拓型,即比值在0.8~1.2之间。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潜力尚未完全发挥,还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三是贸易潜力再造型,即比值大于1.2。中国与这类国家的贸易潜力开发殆尽,需要另辟新的出口增长点。

不难看出,2011年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实际水平与模拟值的比值等于0.43,这说明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仍然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基于分类农产品回归方程,本文将2011年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额与实际出口水平作比较,得到各类农产品对韩出口潜力,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对韩畜产品、水产品、谷物和果蔬的出口均存在较大潜力尚未开发。自由贸易区要求区域内各成员国消除关税壁垒,这将使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上更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建设中韩FTA将为促进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提供重要契机。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总体来看,加入WTO并未显著地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畜产品的出口,而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农产品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加入WTO,但是对各类农产品影响程度各异,对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此签订FTA不仅能继续促进水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还能显著带动畜产品等非优势产品的出口,这对于培养新的农产品出口增长点、挖掘农产品出口潜力至关重要。

第二,中国农产品贸易与林德的“需求相似论”不一致。由于中国农产品贸易并不体现需求相似的特点,与收入差距相对大的国家所引起的对外出口更大。虽然中韩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但由于中韩两国文化地域、消费习惯的相似性以及需求相似论并不符合中国农产品出口,中韩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并不会显著影响农产品贸易。另外自由贸易安排为需求和收入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测到中韩FTA将进一步削弱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影响。

第三,目前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呈现严重“贸易不足”,对韩出口存在巨大的潜力可以开发。因此,中国需要继续推行区域自由贸易化战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将大大促进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缓减我国WTO以来总体农产品出口逆差扩大的局面。

注释:

①商务部2011年12月《中国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http://wms.mofcom.gov.cn/zt/column/subject/ncp/subjectbb.html.

②Agriculture in Korea 2010,P343,Korea Rural Economic Institute.

③本文选择畜产品、水产品、谷物和果蔬作为重点研究的农产品,是因为这四类农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Comtrade数据计算显示,2011年这四类农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4.3%。

④BLM-Shipping是一款为航运企业和航运从业者提供电子化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的软件。通过接收覆盖全球的AIS数据,提供船舶定位,实时动态查询等服务,能够利用智能高效的航线算法测算港口距离。

⑤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http://fta.mofcom.gov.cn.

⑥实证检验过程中,对于同一截面,距离变量不随时间变动而变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回归时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保证回归的可行性,本文将各截面第一个年份数据进行同向微调,在不改变总体回归效果的前提下,使得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的回归切实可行。

标签:;  ;  ;  ;  ;  ;  ;  ;  

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能否促进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