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规划施工中海绵城市的体现论文_沙玉江

市政规划施工中海绵城市的体现论文_沙玉江

新疆天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新疆奎屯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频发和初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和 排放技术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水资源生态环境,能够明显的增加城 市的抗击洪涝灾害的能力,进而提升城市的活力,因此,海绵城市战略对于我国 城市建设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市政规划施工中海绵城市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规划设计

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居世界前茅,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匀,并且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十分匮乏,城市的地下水位一年比一年低,关于水的难题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所以我国开始重视对海绵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十分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海绵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是在充分的尊重自然生态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灰色和绿色基础设备结合,让城市在面对干旱和洪涝时能够有海绵一样的能力,确保城市水安全的基础上,全面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内部的储存、净化、渗透和再利用,从而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海绵城市的管理理念极大的改变了传统城市规划中末端控制、快排等固有的控制方法,构建了“多目标”、“分散化”、“源头”为核心的新型雨洪管理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水资源源头到最终利用的现代化水循环利用系统。海绵城市的提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我国各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 参考性意见。

2建设海绵城市的作用

2.1 将原有的生态资源有效的保护起来

城市的科学规划,能够有效的对生态保护区、城市园林绿化和水资源进行保护,将可能出现的生态资源破坏逐步减少。

2.2 对已经收到破坏的水生态加以恢复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原本的生态系统遭到了重大的破坏。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其中也包括对生态技术手段、生物手段以及物理手段的综合性运用,这样可以让城市水资源的利用逐步恢复正常。这样不仅可以将城市的生态性逐渐提高,也能将帮助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特性恢复正常。

2.3可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开发影响

在城市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状态,造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而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在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用地的留置、河湖沟渠的开挖等方式有效的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同时在城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大力加强对屋顶绿化、渗透路面、人工湿地等设施的应用,促进降雨在城市地面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地完成城市水体循环利用的目的。

2.4让暴雨对城市影响降到最低

能够有效地降低在强降雨、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下,城市地面积水以及地下管道运行不畅的几率。海绵城市能够通过自身的诸多设置内容,减少降雨状态下城市地面的水净流量,最终达到保障城市顺畅运行的目的。

3 市政规划中海绵城市的具体体现

3.1 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中的具体实施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量大、污染严重,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化空间推行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LID树池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削减径流水量、改善径流水质。利用道路景观绿化带构建下凹式绿地系统,道路雨水地表径流汇入绿化带进行储存、入渗和净化,超标雨水溢流排放。采用透水路面,强化雨水入渗,考虑到车行道污染相对较重、荷载较高,采用透水路面应当慎重;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应大力推广透水路面。为尽可能多地消纳道路雨水径流,人行道树木可采用LID树池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海绵城市在城市广场和绿地中的具体实施

绿地与广场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内容,是海绵城市概念中滞 留雨水、应用雨水的大户。相关单位在绿地与广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在广场的铺装过程中加强对透水式铺装的应用,在绿地广场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绿地对 雨水的吸收应用功能,下沉式绿地的设计标高应比广场周边的标高更低一些,从而形成具有向心力、吸引力的城市广场,综合绿地系统的建设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海绵城市的水体循环作用。

3.3 海绵城市在城市水体中的具体作用

城市的水体规划一般都是以保护原有水体为基础,再依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沟渠的挖凿,让城市的水体系统能够保持在一个畅通的状态,让雨水的排放和调蓄都能正常完成。除此之外,滨水绿带也能够有效的进行雨水的净化,为人们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休息环境。在这部分中,就要注意水岸的防洪问题,要对生态驳岸多加利用,将其净化雨水的能力逐步提高。

3.4 海绵城市在居民区和建筑物中的具体利用

我国目前的居民社区一般都是封闭式的,内部基本会配有社区广场以及绿化道路。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当中就要对这些区域进行透水性铺装,在设计居民区的园林绿化时,也可以利用下沉式设计,让绿地最大程度上低于人行路面,这样就能将雨水有效的进行滞留、存储以及吸收,不仅如此,也可以将此处作为小区特有的一种水系景观。如果是建筑物的话,就可以在屋顶实行绿化,让建筑可以储存和滞留雨水的同时,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加以缓解,并起到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绿化设施的方式通常有:雨水、花坛、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这几种。而在对居民建筑进行建筑设计时,有关部门一定要将规划设计图完善处理,对于雨水存储以及滞留的重要设施(植草沟、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等等,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内容以及设计控规来完成,对于规定中的重要指标要进行反复的核实,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4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法

4.1推广海绵城市理念

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深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力推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水资源建设的许多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当中要将规划放在首位,每个方案都要体现生态的原则,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现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资源,合理规划 城市的“蓝线”、“绿线”开发边界。

4.2强化规划管理

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系、绿地、排水防涝、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中,应落实低影响开发的具体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明确低影响开发设施用地,并将低影响开发相关控制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规划部门应加强监管,对控制指标不达标,配套低影响开发设施未落实的项目,不予办理核实手续。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融入生态保护、四区 划定、水资源、水系布局、绿地系统、功能分区、环境保护、市政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中。将城市的每个细节考虑在内,充分考虑建设、洪涝、排水等因素,将一些低影响开发的设施规划进指标。

4.3统筹工程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水文等多个专业,需要部门之间建立畅通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落实。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态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其中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生态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措施。海绵城市在建设应用能够有效的吸收、储存、排放城市地面的表径流水,提高城市水力资源的利用能力,美化城市的绿化环境,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倪福庆.浅谈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20-21.

[2]张扬.地质勘查施工项目风险分级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程杰.浅谈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妙法五招[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2-6.

[4]王国荣.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36):5-7.

[5]粟杰文,张文中.海绵城市在市政规划中的体现[J].建筑设计管理,2015,10:62-64.

论文作者:沙玉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市政规划施工中海绵城市的体现论文_沙玉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