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扬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如今我国是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做好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融合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高等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应融合“互联网”技术,制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提高老师互联网思维,实现多渠道的资源共享,从而有效地提升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力度。
关键词:“互联网+”;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水土保持科学和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等方面对本科人才的新要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已成为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深化专业改革成为新时期专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为适应面向21世纪实际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以本科院校“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为契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尝试构建专业基础、生产技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体系。
1“互联网+”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1.1信息技术成为教学内容
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专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应用。同时,设置了一些在水土保持监测和规划实践当中经常用到的实践应用类课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新技术》《MapGIS与制图》《效果图表现技术技法和CG技术应用》等,这些课程的通过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软件如CAD,MapGIS等,以适应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对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的需求。
1.2信息技术助推全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室、老师和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learnwithIT&1earninIT(利用信息技术和在信息技术支撑的环境中学习)为特征的信息化教学成为全新的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学校开设了贯穿四年大学培养阶段的多门网络选修课,如大学生创新工程、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形势与政策等,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校园网还向学生开放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使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课程开放共享,学校还多次举办慕课培训,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慕课资源,开阔教师及学生的眼界,分享了最优资源。另外,还采取线上线下讨论式教学,开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感兴趣的专题,开展自主学习课程,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全过程中得到了激发和鼓励。
1.3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交流工具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交流环境开始出现在学校中,教师为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根据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和学生兴趣在校园网上开辟专栏或者通过建立QQ聊天室、微信群、MOOs/MUDs、视频会议等提供了有利于协作学习的同步交互式学习环境,还通过电子邮件、邮件列表、电子公告板等形式营造异步讨论环境,通过这些交流方式,使学生在课后有机会对老师所讲授课程的疑点、难点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通,解决了学生怕见老师,害怕当面提问的困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
2互联网+”环境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融合“互联网”技术,构建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课程,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等有机结合,借助网络平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大学生创新工程课程贯穿于在大学四年每个学期的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核心,以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环节为补充的大学生创新工程,培养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专题讲座课程中,要求学生借助国内知名的综合网站和专业网站,培养良好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情结”;强调将网络技术和网络成果等有机融合到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中,从课程体系的每一模块和每一个学分中充分体现网络优势,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3S技术应用》《MapGIS与制图》《效果图表现技法与CS技术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新技术》等课程;灵活引用“互联网”技术,形成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块,比如借助网络资源,将最新实验仪器的图片或视频材料,全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到最新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同时,将校外实习基地的数据、资料定期通过网络传输给学生。
2.2创新实践模式
目前,本专业拥有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沙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培育实验室”,实验条件能满足沙生植物种子处理、人工气候箱定向选育、生态调查与指标检测、植被恢复方案设计等实验内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实验室”偏重于荒漠化防治工程设计、荒漠生态系统野外调查、检测,风沙运动野外观测等实验内容;在建的省部共建“风沙物理实验室”主要侧重风沙运动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
2.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先后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①水蚀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针对甘肃省水土流失现状,与甘肃省水土保持试验站保持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榆中水蚀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可用于开展土壤侵蚀类型的现场教学,可对土壤侵蚀量进行调查,还可为学生提供径流小区及坝系等水土保持工程的现场参观机会。②风蚀实践教学基地。甘肃省河西地区风沙危害比较严重,在古浪马路滩林场建立了风蚀实践教学基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可在该教学基地进行风沙区的植被状况、农田防护林效益的调查和规划设计。另外,学校还安排学生参与治沙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给教学基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结语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所独具的开放性、资源性、交互性、协作性、研究性等特点,必将促进“互联网+”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有机整合。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科发展方向与教学改革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培训等环节入手对原有的教学目标与定位、内容与体系、方法与手段、管理与运行机制、投入与考核等一系列教学科研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为培养一批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参考文献:
[1]李春平,张洪江.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3):1-4.
[2]马维伟,李广,王立,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4):117-121.
论文作者:耿立赛1,向东2,付海军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6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互联网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