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解读的新视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性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困境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新视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基本内容
人性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人的自然性是人性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1]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人同动物一样都有生理机体,都具有满足本能需要的自然性需求。“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2]马克思明确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必需要有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这种“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4]
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的生成与发展无论是肉体或精神都表明为一种关系的生成与发展,个体所具有的一切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产生相互作用而获得的,而个体也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作用于他人、作用于社会。“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6]印度狼孩的事实表明,离开了社会关系的人只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肌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人的社会性不是抽象的和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个体在其特定的社会时空和社会关系中获得其社会性并加以具体体现。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是人与动物揖别和分野的根本所在。“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征”,[7]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将马克思所谓人的“类特性”进一步具体化:“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都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8]P243动物生产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能够依赖“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进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在改造对象世界中获得自身发展的自由。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视界中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产生的三大根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了新的视界,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三个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
1.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物质需要的忽视违背了人的自然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性的论述表明,物质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的自然性使得人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物质利益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人从事劳动生产的动机和直接目的是为了物质利益的获取;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进行最终也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应该承认,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从现实生活中看,人的思想和行为,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物质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的自然性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关注教育对象的物质需求为实践起点,但由于受自然经济时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正其道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正统儒家义利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重精神轻物质、重奉献轻索取、重社会利益轻个人利益的片面化倾向较为明显。我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的优良传统,积累的丰富的工作经验,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都曾发挥过巨大的威力。但十年内乱中不顾人们的物质利益、无视人们的思想实际,用压制代替说服,“假、大、空”的一套“左”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这种违反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厌恶和恐惧心理,迫于政治高压,人们只有做出虚假的承诺和表面的服从,思想政治教育由人的自觉需要异化为外在的强制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得到充分激发,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空前膨胀和强化,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社会物质财富大量涌现,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更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忽视教育对象物质需求的满足必然会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2.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合力的忽视违背了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科学论断揭示了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个体与他人建立起普遍的关系,普遍关系的建立大大扩展了个体活动的空间,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到交流,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的信息交流中不断发生变化。从人生历程来看,既有家庭及血缘关系所产生的早期、长期、直接、细致、深刻与濡化的独特性影响,也有学校教育的塑造性影响,更有社会的诱导和习染性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合综合地教育出来”,[10]其中学校作为制度化的社会机构以发展人的理性、培育人的德性为价值追求,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个体思想品德的生成在时间上是持续终生的、在空间上是超出于学校之外的社会存在,学校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决定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局限,现代社会的日益开放使得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更加直接、有机的联系和互相渗透,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的发挥。
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片面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而学校“用有形和无形的围墙在人的完整世界和整体生活中圈出了一块专修的领地”[11],在这块专修的领地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用一元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并以课堂抽象概念演绎与推理的形式试图去封闭教育对象的思想,不可否认,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学校内外教育内容的趋同这种教育是有效的,但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无法拒绝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各种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生活不断地以事实并且多半以消极的事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的应然教育遭致社会实然教育的强力消解,教育对象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学校内外教育中感到迷惘和困惑,甚至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迷也就在所难免。
3.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忽视违背了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世界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使人具有了理性和意义需要,从而具有了为自身立法实现自身发展和超越的需要和可能。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但人的意义获得不是靠自然遗传进行的,而是在其自然资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进行的,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并非完全被动接受思想改造的客体——人的类思维的代际传递使之成为特定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使其能够“自由”“自觉”地将自己本身、自己本身的生活及生命活动当作意识的对象,能动地掌握自己的生活、支配自己的活动。人的思想政治观点的形成是在外在的价值引导下借助个体主体性的发挥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教育者所传导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能否被接受、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教育对象个体的主体性使其能够用理性审视自己的动机、愿望、需要、意图,并通过外在于自身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心的法则,把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把各种道德规范逐渐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长期以来,在片面的价值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重教育者主体、轻教育对象主体,重服从规范的工具性价值、轻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价值的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度功利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缺失了,除了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无视教育对象内在需求之外,集中表现在教育者独白式的强制性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上。在这里,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和教育对象的服从,教育对象被置于绝对客体化的地位,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征,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异化成为消极被动接受社会规范的工具。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教育者拥有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强制性灌输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单一封闭的社会结构的解体以及大众传媒的悄然兴起,教育对象主体意识日益觉醒,教育者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就必然受到质疑,这就意味着强制性灌输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受到冲击和挑战。
三、启示及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有效变革理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三个维度做出努力:
一要满足教育对象的物质诉求。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忽视教育对象的物质诉求而导致困境的产生,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预期目标,设法满足教育对象的物质需要也就成为必要。首先,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眼光、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的自然性、看待人的物质需求,而不是采取伪科学的观点和禁欲主义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惟有从理解、关心、尊重教育对象的物质需求出发才能构筑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情感桥梁,为下一步以逻辑的力量说服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人的物质需求,结合必要的物质激励手段,引导教育对象将内在的物质需求转化为外在的积极、勤奋工作的行动,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自己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社会分配帮助教育对象合理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去激励教育对象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断言,根植于教育对象物质需求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定能够因充盈教育对象的物质生活而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
二要加强教育的整体性和针对性。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更加直接和密切,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实效必须贯彻“横向统一、纵向一致”的原则,发挥三方的整体教育优势。所谓“横向统一”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环境要协调一致,构成完整系统,形成横向教育合力;所谓“纵向一致”是指教育环境建设的各阶段要承前启后、注意衔接,保持前后连贯一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形成纵向教育合力。既要注重大环境的积极营造,努力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以良好的“大气候”熏陶教育对象;又要努力营造小环境,注重发挥家庭、学校、邻里、单位、社区等微观环境的作用,使之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使教育对象健康向上。同时,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也十分必要。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使得教育对象在年龄、身体、职业、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态度、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思维方式和接受别人劝导的方式也因而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努力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系统及其变化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变化,充分认清他们思想的具体性、复杂性、变化性和必然性,以对教育对象能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方法、合理的教育途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三要重视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培育。面对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创造性的呼唤,必须把培育和弘扬人的主体性纳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建立“主体——主体”平等交往、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育者负责价值引导,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积极进行自我建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增强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精神、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力、塑造教育对象的主体人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基于这种认识,传统的单调说教、强制灌输和强迫执行等反理性的教育方法得以抛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对话式教育方法得以强调。由于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主体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最大程度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更易于达致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