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410007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领域也随之实现了迅猛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在当前的背景环境之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企业加快发展的现阶段,职工的健康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性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形势非常严峻。这对于人身安全和企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本文对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铅中毒危害防护和干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铅中毒;危害;防护对策;干预措施
前 言: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铅中毒已经成为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职工日常职业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一直以来,相关企业都有针对性的对接触铅危害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健康监护,对其工作场所也进行了必要的危险因素检测,对于控制铅中毒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当中,企业性质和用工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私营企业数量的剧增使得慢性铅中毒的发病率依然很高,对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均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切实降低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率,本文首先对企业铅中毒的现状进行了简述,然后分析了铅污染途径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企业防护铅中毒的干预措施,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一、我国铅中毒现状
铅污染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铅是一种不可被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能够实现长期的积蓄,并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和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引发铅中毒。铅的生产和使用企业是铅污染的关键区域,我国是铅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所生产和消费的铅产量超过了70多万吨,其中因乡镇企业而造成的铅污染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在对2001—2012年间某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7841人次的铅接触人员的健康检查中发现,377人次的血铅偏高,检出率高达16%以上,且接触人员血铅水平与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的水平呈计量-效应关系[2]。近年来随着技术更新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虽然铅中毒的发病率在总体上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但是基数仍然很大,铅中毒仍是影响我国企业职工健康的主要问题[3]。
二、铅中毒及其危害分析
(一)铅中毒的主要途径
铅进入人体引发中毒的途径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土壤和水分当中所含有的铅会通过食物和饮用水进入到人体的消化道之内,而空气中所含有的铅,如汽油中含铅、涉铅企业等所排放的铅烟气会通过空气进入到人体的呼吸道之内;其二,涉铅企业的工作人员自身所具有的不良卫生行为,如下班后未进行清洗、未更换衣物、饭前不洗手以及在铅作业场所吸烟等,都会使得受到铅污染的食物进入到消化道之内,或者是将含有铅的烟尘直接吸入到呼吸道中;其三,在企业的铅加工区域之内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效果不好,或未设置必要的防铅尘、铅烟的设施,使得铅烟、铅尘从呼吸道进入到人的体内,引发铅中毒。
从铅中毒的途径来看,直接进入呼吸道的铅的危害性最大,其融入血液的比例在20—30%之间;通过消化道吸入而进入人体肝脏的铅,一部分会随着胆汁进入到肠内,随粪便排出,另一部分则会进入到血液当中,分布在肝肾等各个器官当中,经过几周的滞留,其中的90%以上会以磷酸铅的形式沉积在人体的骨头的头发等处,而其余的10%则会融入血液。
(二)铅对人体所构成的危害
铅会引起人体组织中多系统和多器官的损害,其毒害作用在神经系统当中最为明显;铅会对造血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危害免疫、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铅还存在致癌作用,因此铅元素也被认为是“一类污染物”和“高毒物品”[4]。
铅对人体所构成的危害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其一体现在神经系统当中,其毒害类别包括神经衰弱、脑病、心理情绪变化、智力下降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头昏头痛、呕吐抽搐、记忆力减退、视神经炎和肌肉麻痹等;其二体现在血液系统当中,其毒害作用主要为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剪短红细胞的寿命,具体表现为贫血和代谢产物变化;其三体现在心血管系统当中,其毒害类别包括心血管病和心脏病变两种,具体表现为心脏功能的下降和动脉铅中毒;其四体现在骨骼系统当中,毒害类别为内分泌器官损伤和干扰骨细胞功能,具体表现为股矿物代谢调节能力的下降和骨细胞-破骨细胞偶联关系的改变;除此之外铅进入人体还会引发中毒性肾病、腹绞痛等病症[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防止铅中毒的干预措施
(一)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控制作业场所铅的扩散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应该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来控制铅的扩散。首先,积极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将产生铅烟、铅尘的熔铅炉、制粉机等设备进行密闭设置,利用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技术来操作制粉、和膏、涂板、组焊等生产过程,尽可能的应用自动化、机械化设备来代替手工作业,减少作业人员与毒物的接触机会,从源头控制铅危害。其次,合理设计生产车间的排风系统,在裁片、磨片等岗位设置局部排风除尘设施,选择合适的排风罩,有效控制作业场所的铅烟、铅尘浓度[6]。
(二)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强化责任主体意识
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只有加强企业本身的卫生管理,才能预防、控制并消除职业病危害。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设置与本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按照职工人数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专员。企业应制定有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铅危害相关知识的教育[7]等。只有明确并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方式
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有效防护铅危害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职工进行与铅中毒相关的知识教育,使其真正的认识到铅对人体的危害,提高企业职工的个人防护意识。其次,要帮助接触铅烟、铅尘的职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工作场所用餐和吸烟,离厂前要全身淋浴、更换衣物等;在工作中,要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防护服和防渗透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再次,为了增强职工的机体抵抗能力,还要根据其接触铅有害因素的性质和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补充营养成分,多摄入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含有果酸和维生素C的食物,对于抵御铅损伤和去除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四)做好对职工的健康监护工作
为了有效预防企业员工出现职业性铅中毒的问题,应该加强一级与二级防护体系的建立,做好对职工的健康监护工作。加强对职工的健康监护是企业防治铅中毒的重要一环,它包括健康检查、建立监护档案、健康分析和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上岗前检查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其生活方式和嗜好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存在贫血、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允许从事接触铅危害的相关工作。要组织职工定期进行在岗期间的体检,对其健康状态实现全面的把握,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血铅偏高和铅中毒的劳动者必须暂时脱离原岗位,进行驱铅治疗。
(五)加大对铅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工作环境的监测力度
加大对企业生产环境的监测力度是预防和控制铅中毒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又是识别和评价职业有害因素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企业工作场所的监测,能够全面的掌握到生产环境中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浓度、空间分布等情况,它是评价工作场所和岗位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鉴定预防干预措施实际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建立起定期监测的职业卫生档案。对于铅烟、铅尘超标的岗位,则需要加大监测频率,并从多方面寻找原因,进行可行性改造。
(六)认真执行 “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指在生产性的基本建设项目当中,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的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此来保证在项目竣工之后,对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实现保证。特别是对于铅酸蓄电池等铅危害比较严重的企业而言,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投产等各个环节中都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容易发生职业性铅中毒的高危岗位,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在技术、工艺和设备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预防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8]。
结束语:据相关调查发现,职业性慢性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占所有职业性慢性中毒例数的56.59%,位列职业性慢性中毒之首位。就行业而言,蓄电池行业的铅中毒人数也位居榜首。企业职工出现铅中毒的原因包括:缺乏健康卫生观念、个人防护意识较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合理、运行不正常、生产设备自动化不高等,铅中毒的危害相当严重,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企业而言,预防铅中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加强职工健康教育,逐步改变职工的卫生观念和个人卫生习惯,减少接触铅烟、铅尘的机会。另一方面方面,要从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改革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和健康监护等方面来改善工作环境,从而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实现企业和职工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陈青松,李晓艺,郑创亮,等.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对某蓄电池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知识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5,02:104-107.
[2]郑创亮,许丹,陈青松,戴冉.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对某铅蓄电池企业铅污染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4,03:315-318.
[3]陈慧峰,张灶钦,陈惠清,李小亮,等.HACCP体系在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铅职业病危害分析和控制中应用[J].中国职业医学,2015,01:81-84.
[4]周谨.优质护理在职业性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06:152-153.
[5]麦剑平,舒友梅,郭冠浩,刘移民.广州市蓄电池行业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5,05:592-594+598.
[6]窦建瑞,朱宝立,仲立新,龚伟,等.铅蓄厂工人血铅水平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01:14-17+35.
[7]张鹏,刘弢,金玫华,宁丽丰.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卫生行为干预前后效果比较[J].中国职业医学,2012,01:51-52+54.
[8]庄武刚,于碧鲲,何丽英.铅电池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2,13:1585-1586.
论文作者:朱宏翔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职业论文; 企业论文; 职业性论文; 健康论文; 职工论文; 工作论文; 职业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