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惟莉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摘 要: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精神世界却在物质世界的丰富过程中逐渐没落,甚至反过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安全。文章试图通过理解《周易》的部分内容,分析人们精神世界缺失的根源,寻找精神生态化的方式,并通过建筑设计实现精神生态化的意义、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精神生态 精神生态化 建筑设计 意义 周易
1 现代人的精神现状及根源
1.1 现代人的精神现状
从上世纪开始,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不断丰富的物质世界,可与此同时,“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跟不上科学理论的进步……到19和20世纪,科学变得对哲学家、或除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而言,过于技术性和数学化了。哲学家如此的缩小他们的质疑范围,以至于连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维根特斯坦都说:‘哲学仅余下的任务就的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伟大传统的何等堕落!”[1]卡西尔在《人论》中说:在我们的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
“科学主义的盛行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促使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并异化成主宰人的力量。”[2]人的生活普遍丧失意义感和信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人们的精神危机日益严重:个体逐渐只关注自身的财富、权力和威望,而对普遍意义的对于追求公正、探寻真理、信仰知识、超越创造、实践良知、传播爱等永恒价值的精神世界非常淡漠。“我们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了它的精神发展。它们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了。”[3]44“精致利己主义者”[4]大行其道,“没有比钱更能鼓励勇气和促进自信的了”[5],在他们眼里,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专家玛莎·斯托特在其著作《当良知沉睡》中重点分析了一种反社会人格障碍(无良症)人群,这类人群的危害极大,以至于作者严重警告大家:“如果不幸接触到反社会人格者,唯一要做的就是彻底离开他的社交圈,拒绝他以任何理由介入你的生活,也不要理会其哀求或者威胁。”[6]据作者统计这样的人群已经达到了3%~4%,并认为这种人是先天的,几乎无药可救。事实上,无良症人群就是极端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是外部环境影响下一代代人流传下来的和外部世界沟通的方式,并非无药可救。另一方面,随着精神世界的坍塌,诸如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等心理疾病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增长,因此不断有突破人们心理底线的事件发生,让人防不胜防。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人们越来越丧失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越发的疏离、冷漠和隔绝,个体也越来越孤独——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恶性循环。“现代化是古典主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7]1
1.2 浅析现代人精神世界缺失的根源
《周易·否卦·彖》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8]79-80生动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不和谐导致的相互伤害,助长了这种精神失衡加剧的情形。
从自然生存状况而言,“这是一个受工业主宰的时代,不惜代价赚钱是不容批评的首要原则。”[9]11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1.土地退化和荒漠化;2.全球变暖;3.生物多样性减少;4.森林锐减;5.水体污染;6.固体废物污染;7.城市无序扩大;8.海洋过渡开发、海洋污染;9.大气污染、酸雨蔓延;10臭痒层破坏”。[10]86-88+96有害的环境使人易怒、烦躁不安、精神紧张,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影响人类生活,进而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地球上的人类社会中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下一个污染,将是发生在人类自身内部的‘精神污染’。”[11]149从社会层面分析,一方面,现代社会里人被看重的只是他作为劳动力的有用性,人异化为商品,“社会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变为物与物的关系后,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支配着人的意识,并进一步支配人的行为的社会力量。”[12]6另一方面人和自己的本质相异化。精神生活原本是作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现在逐渐让位于物欲,物成为精神的主宰,“个人丧失了独立性,而非他作为人所具备的自由、个性等精神价值。劳动的结果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13]从个体角度分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理性思维,司职分辨、语文、文字、数学、逻辑、次序;右脑是感性思维,司职图像、乐感、想象、直觉、创意、空间感、全局观。现代人的生活,整天沉浸于数量、财富、竞争和比较中,左脑用得太多,所以精神生活变得紧张,而司职生活中直观、愉悦、美感和创意的右脑则渐渐被忽略。“人的品格和人的社会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所做的工作塑造成型的。”[14]197长时间的积累下,人们丧失了体验和感受的能力,变得机械而乏味,精神世界也失去了活力。
终究,没有精神的支撑,单纯地建立在物质利益上的世界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等到金钱渗透冲垮了社会、宗教和国家所筑成的大坝,世界就成了巨大而无情的市场。”[15]179
1.3 精神世界失衡语境下的建筑现状
现代建筑美学实质上包含着技术美学的倾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流派更是把对技术美学的崇拜推向了极致——无论是“未来派”还是现在的“高技派”、“解构主义”无不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所标榜, 却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人成了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的均质化的人。
在中国情况更加突出,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全球化和消费主义带给我们更多的焦虑,人们注重标签,似乎没有标签就失去自我。全球化不但强势摧毁地域特色,标准化的商品生产使建筑趋同,同时扼杀了我们建筑文化的多样性。[16]建筑设计中也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急功近利,和对平衡各种环境问题的关系能力的贫乏与忧患意识的缺失。“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17]成了我们社会的常态,所以必将导致传统遗失、冲突上演和权力渗透。比如从《周易》衍生出来的中国堪舆学在历代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方面已应用得炉火纯青,诸如长安、大都、洛阳、燕京等都城随着各个朝代的崛起与衰落在历史的洪流中荣耀与黯淡。到如今,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法我们的城市更是把堪舆学用到极致。如图1—图4所示,一些公共建筑把呼形喝像的风水运学翻陈出新,其目的就是给城市带来财富、活力和机遇,让社会的物质财富达到新的高度,从而让国力强盛(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然而建造者似乎忽视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因为这些建筑的尺度非常巨大,与地面的关系完全是镇压式的,造型是不安静的,带给人恐惧、压抑和焦虑。丘吉尔曾说:“人创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如果一个城市的建筑是不安静的,那么这个城市的人想不浮躁也难。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安静的“天人合一”,这样的建筑缺乏传统建筑特有的哲学思辨特质,也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以及人与自身的联系,更谈不上内在超越,无法让我们的心灵凝聚,反而让其膨胀,其结果往往是破碎,以至于无法形成内在的强大力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太极双鲤意像(广州市天环广场) 图2金蟾吸水意像(广州市歌剧院)
图3火焰印玺意像(广东省博物馆院) 图4龙卷风意像(上海中心大厦)
2 建筑设计中实现精神生态化的意义
2.1 精神生态化的定义
梁漱溟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生活不外乎这三个方面: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生在世,无非是处于三种关系当中:物我关系,人我关系和自我关系。
美国生态学者巴特生(Gregory Bateson)在《走向精神生态学》(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由一书中把精神定义为“生命事物的系统现象特征”,认为精神从来都是物质现实的一部分,应该科学地平衡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对精神和生态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与探索,把抽象的精神与生态相连。有学者认为:“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18]93我国的《周易》就是一部关于精神生态的典籍,以《易大传》为代表的古代多数易著认为《周易》是一部神圣的、内容无所不包的万世经典,为群经之首。[19]10-11程颐指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河南程氏遗书·易序》)。这里所说的“变化之道”,事实上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可见早在五千多年前,古人就通晓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自由性、超越性和创造性。
2.2 建筑设计精神生态化的内容
“建筑具有的精神,它们的力量、它们的生气也来自其建造者使用的模式语言。”[20]175所谓精神生态化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平衡发展中,人的精神世界自由地通过超越实现创新的过程,同样建筑设计精神生态化也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内容。
2.2.1 人与自然的和谐
《周易·乾卦·九五》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8]3这是每卦最吉之爻,指事物发展到最完美阶段的情景。爻辞释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8]14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自然,对于我们而言,是广大悉备,生成变化的境域。在时间中,无一刻不在发育创造;在空间内,无一处不是交彻互融的。它具有无穷的理趣,值得我们欣赏和眷恋。”[21]342-342中国第一部关于建筑设计理论和环境规划的著作是《黄帝宅经》开篇就论:“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该书阐述了选择居住环境的要点,以求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22]《周易正义》曰:“感者,动也二应者,报也。皆先者为感,后者为应。”正是揭示万物之间的通过气来达到“神秘的互渗”。[23]古人用“气”来表达信息的概念,“气”是风水学中最重要的核心因素。[24]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均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天体运行、气候、经纬方位、地磁场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通过“气”的变化时时刻刻感应着人体,支配着每个人的命运。《黄帝内经》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25]建筑风水学的核心宗旨是“聚气”以强调“气脉”不可断绝,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在地性、地域性的地形及气候等要素就是要和自然保持和谐,使建筑在介入到自然和人之间时仍保持其中信息——感应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而不是割裂地、静止地研究某一些环境参数的目标值。
2.2.2 人与社会的和谐
《周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8]182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感的道理。人的社会属性使人的发展不单单只需要生态资源、能量资源,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结构、氛围和网络。建筑是人们生活的载体,所以也要满足社会性的需求。良好的气氛或邻里关系必须通过交往来实现,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高质量的交往空间。1977年著名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马丘比丘宪章》确认:“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就是对“人性回归”的反省,精神生态看重的是关系、是交往。
奥斯卡·纽曼认为:犯罪大都发生在空间层次不清晰的区域中。他强调建筑设计需要明确领域的层次等级,公共领域和私密领域之间应有缓慢平稳的过渡。明确的空间层次可以强化使用者所有权,有助于拓展居民感知范围,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责任和认同,增强居民对环境的控制力,降低犯罪的发生率。[26]432-455
就像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归属的安全感。”所以群体行为的规范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将建筑环境塑造与场所教育相结合,可以起到规范及引导行为的作用。比如徽州古村落通常将牌坊、祠堂、族善亭、申明亭等建筑与水系相结合,既营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又达到宣扬正行、善行和抑制不良行为的目的,是古人教化后人、预防犯罪的重要场所。
2.2.3 人与自身的和谐
《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8]5《周易·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8]18天道运行刚劲雄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周易》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人与人的和谐则是建立在人的心灵和谐之上。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明——“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精神生态的要义也在于心灵家园的系统平衡。
建筑作为第三艺术,作为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不但是文化的“容器”,[27]11更是精神和情感的容器。建筑作为人们身边的日常文化,伴随着人的休养生息,可以触摸,可以感应。人身处其中它便成为人的精神的一部分,把文化传输到人的意识里,促进人生出思想的翅膀,启迪人的精神和灵魂。所以有文化有情感的建筑也是促进人与自身相和谐的场所。
3 诗意栖居是建筑设计中实现精神生态化的途径
3.1 诗性对人的精神生态化的意义
纵观人类历史,原始智慧是从诗开始的,“在诸多民族中,智慧是从缪斯女诗神(Mues)开始的”。[28]153《周易》作为中国最早的集自然科学与哲学思辩于一体的经书,与文学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易》之“象”与《诗》之“兴”的相互沟通和融合,所谓“《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29]18 如《乾》卦里用“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七个卦爻辞描绘出东方苍龙七星给予人们的启示,以艺术的象为出发点到思想延伸,以诗的语言架构结合天人合一、阴阳转换思想,呈现出从诗到思的诗性智慧。诗意的生活是超越时空局限,超越于现实生活的,它是人类精神的舞蹈,和精神的自由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相契合并激发之。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说:“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王夫之《俟解》)他发扬了古人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30]如果人总沉迷于名利,与世沉浮,心里就会缺少源头活水。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有无诗意就是能否“存在”的标志。
3.2 什么是诗意栖居
《周易·离卦·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8]176诗意栖居离不开日月星辰、鸟语花香,离不开熙熙融融、弘毅宽厚,离不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相得益彰——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阴阳转换到水乳交融的完美境界。林语堂的“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在柔媚的湛蓝中》中的名句“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被海德格尔引用到到其著名论文《人,诗意的栖居》中并引发思考,在他的关于《筑·居·思》的演讲中诠释了筑造和栖居的关系:“①筑造乃是真正的栖居。②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③作为栖居的筑造展开为那种保养生长的筑造、与建立建造物的建造。”海德格尔针对人类生存的困境,提出人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一理论,与其说是创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不如说是回归理想的生存状态。“在诗中......人在其中达乎安定,当然不是达乎无所作为、空无心思的假宁静,而是那种无限安宁,在这种安宁中,一切力量和关联都是活跃的。”[31]诗意是物质和精神的中介,它不是人、神、天空或大地,而是联系四者之间的无限关系,这关系中达到和谐就产生悦目、悦耳、悦心的无上之美。这就是诗意栖居的本质所在。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32]
1999年《北京宪章》将技术与诗意栖居相结合,提出“回归诗意栖居”的纲领性建议,其影响日益广泛,从建筑筑造、环境保护领域扩展到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回归诗意栖居”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与文明观。“诗意栖居”就是指在通过将人生诗意化来抵制人类过于依赖科技发展、物质世界所带来的个性泯灭和精神异化;抵制现代技术为了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把一切变得千篇一律;抵制人成为被计算使用的物质,成为物化的存在和机械生活整体的碎片。
3.3 如何实现诗意栖居
作为文脉的载体,建筑蕴涵着国家、民族、政治、历史、审美、伦理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作为文脉的窗口,建筑展示着一个村落、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修养、身份、个性与认同。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诗性的出口,让人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古人早就有对建筑的诗意描述“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诗•小雅•祈父之什•斯干》)说的是建筑的屋顶“像飞鸟张开的羽翼”。飞檐最初出现是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台基造成破坏,工匠们逐渐改变屋檐的曲线来减缓雨水的流速,最终发展成充满诗意的外观。这是建筑的实用功能向诗性外观演变的典例。建筑构成的空间里,要有人的活动才有意义。人的行为是建筑空间的真正要义。建筑设计就是设计一个场景,一个舞台,给予故事发生的可能性。好的空间会诱导更多的故事发生,能激发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对话,从而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这正是建筑所具有的使命感。在关于人的生命栖居、历史文化上讨论的建筑是没有落后与否的,技术总是很快被超越,但对人心灵的关怀应该成为恒久的主题,这样的建筑才能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现代堪舆学进行选址、设计与规划布局,科学利用地理环境使人地相互感应,关系统一和谐,共存共生。结合“天人合一”、“阴阳论”、“五行论”“八卦系统论”(预测论)、“精气论”、“方位论”等思想。遵循设计与规划布局的12个原则:即“整体系统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依山傍水原则、观形察势原则、地质检验原则、水质分析原则、坐北朝南原则、适当居中原则、顺乘生气原则、协调和谐原则、教化育美原则、改造风水原则,其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协调论的思想”,[33]266-282并修复已有的不协调人地关系。正如阿尔瓦·阿尔托(LVAR ALTO)所说:“只有把技术功能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展使其覆盖心理领域它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是实现建筑人性化的唯一途径。”在应用技术的同时结合人性的、生态的、经济的、地区的观点等,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推动新的建筑艺术的创造,在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前提下,更多的关注心理属性的空间,最终实现以“地域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舵、设计为径、环境为果”[34]3——这是我们期待的“诗意的栖居”。
4 结语
精神生态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中进行精神生态化考量是对每个建筑师的新挑战,也是这个时代赋予的契机,建筑师在设计中要思考充分发挥建筑空间精神功能的途径,给冰冷的现实空间以人文思想的温暖,以坚实的内容来阻止人的内心荒漠化,重建人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M].许明贤、吴忠超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德)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著名学者钱理群提出此概念[J].作家导刊,2017.
[5](英)奥·赫胥黎.旋律的配合.龚志成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6](美)玛莎·斯托特.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7](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8]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许亮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10]曹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J].环境科学,1995(04).
[1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孙伯鍨.孙伯鍨哲学文存.第二卷[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13](匈牙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
[1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论文作者:舒惟莉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精神论文; 周易论文; 建筑论文; 诗意论文; 生态论文; 世界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