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1.政治学科和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都具有综合性、开放性
中学政治学科是一个综合开放的体系,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同样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研究课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所关注的实际问题选择,政治学科内容是学生涉及比较多的领域之一。两者在内容上的同质性为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相融的教学环境。
2.政治学科和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呈现方式上都具有问题性
政治课堂教学常常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质疑。学生也常常提出一些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现实问题,例如:加入世贸组织后“狼”果真来了吗?怎样“与狼共舞”?腐败问题为什么大有“愈反愈烈”之势?国有企业股份制能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有些问题是教师难以预料的,并且教材也没有现成答案。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多以问题式课题出现,学生选择的课题比较多地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与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能及时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搭建智力平台,同时又拓宽政治学科教学的范围,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政治学科与研究性学习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堂目标,完成这一目标要求课堂不仅是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学堂,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政治课教学历来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具有的那种自主意识、团队精神、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正是政治学科最终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既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的能力,又提升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价值的理性认识。
二、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途径之一,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然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要么提不出课题,要么课题太大而无法实施。其实,政治学科及其延伸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课题库”。
现行教材内容可读性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解读,自主学习。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加以必要的引导。如引导学生打破书本教材编写的限制,以一节或一课内容为背景材料,从宏观上梳理出教材的线索,领悟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从微观上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挖掘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困惑;可以是原有认知与书本知识的冲突;可以是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而产生的矛盾……例如,学生在自学《公民的储蓄》时,提出了许多问题:实名制与书上提到的“为储户保密原则”是否矛盾?1999年11月1日国家征收银行利息个人所得税,并前后连续八次降息,显然是在限制存款储蓄,既然书上说“存款储蓄利国利民”,为何还要对存款储蓄加以限制?为什么现在有人把钱(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存入中国银行甚至存入国外银行……学起于思,源于疑,解于问。发现这些问题,必然引发学生求知欲,改变被动意识下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继而能“坚持学”。
途径之二,以探究式学习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情感、知识、经验、思考、悟性与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必须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以自主能动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般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综合提升探究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而进行。其中,开展讨论探究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式。进行讨论探究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
一是充分准备。所确定的讨论问题,要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最好把讨论题目事先告诉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围绕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相关资料(如教师提供资料来源、介绍收集方法等),同时把所获得的资料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加以内化、活化,不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是深入讨论。课堂讨论既可以以功能性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般4至6人为宜,采取就近原则进行交流,然后融入全班性讨论,也可以直接进入全班性讨论、交流或辩论。教师要注重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例如高三阶段选用本地课程资源“苏果超市淮南店的生意火暴”,让学生探究其原因。学生们从企业经营的方式、地方经济支柱产业(淮南矿业集团)的振兴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扶持、苏果超市给本地居民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等多角度,结合政治学科经济、政治、哲学的有关原理加以探究。这样的学习把枯燥的理论融入到学生生活实际之中,他们感到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当然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也要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但对学生讨论时出现的常识性知识错误,教师要明确而恰当地给予指正。
三是适时总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讨论内容及时加以总结,写成书面材料。撰写成文的过程是思维训练过程、知识升华认识深化过程、讨论结果转化提升过程,不容忽视。
途径之三,审视教材,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精神
政治学科时代性强与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是课堂教学始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法可以是选用时代感的事例来印证书本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但这种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此,我们鼓励学生要跳出教材的阈限,发现教材说理论证不完善之处,“挑剔”甚至“批判”教材中的一些内容,针对这些内容组织讨论,在讨论中集思广益,整合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尝试补充、改写教材。
这一过程学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书面的“编写”内容,而且是一种知识生成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不盲从的个性品质和批评性精神。批判性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创新不可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有所发明创造,而是学生个人不断超越自我,进行积极意义的改变。这种改变更多表现在对所学知识理解性的丰富与完善,对同一问题求异思维,对一个问题答案不确定性的争议等。
学生质疑书本,可以感到一种思想交锋的酣畅淋漓与精神交流的兴奋与愉悦。例如,学习《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时,学生对教材把“通货膨胀”中的“通货”解释表述为“流通中的货币”提出了质疑,认为货币既包括纸币又包括金属货币,当今商品流通以纸币为主要手段,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执行流通职能的金属货币符号,只有纸币的发行量才能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时,学生对教材回避“劳动力商品”质疑,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存在“剩余价值”的疑问。学习《通货膨胀》内容时,学生从我国近几年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况出发,提出了如何看待我国的通货紧缩、原因和危害、我国对此采取了哪些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教材未涉及到的问题。当然,这种质疑不能是无知妄语、断章取义。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去探究、去求索。
途径之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拓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
研究性学习一般要花费较长的学习时间,这必然使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活动受到限制。如何使有限的课堂延伸为无限的时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独特的穿越时空的优势为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开拓一方新天地。
利用信息反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在课堂通过自读教材提出的问题,通过传统反馈手段(如询问学生、查阅学生笔记等)获得的信息难以全面,费时费事,效率低下,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反馈。让学生把问题发送到教师网页,教师可以及时对问题归纳、整合以确定课堂探究讨论的中心问题。对于非共性的问题,教师则给予个别指导。学生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是自己发现的问题,二是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网页上针对学生自觉无疑处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思考,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无疑。
课堂传统的面对面直接交流,有时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要么大家面面相觑,沉默无言,要么争论不休,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不得不中止。利用校园网交流,有利于交流双方走进彼此内心世界深处,实现心灵上的零距离。例如,学习《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不少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大道理,离现实太遥远……这种认识的转变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或简单肤浅的课堂讨论难以奏效,甚至讨论不起来,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提前在校园网页上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引发讨论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了解他人的看法,并查询相关的资料。由于课下充分准备,课堂上学生探究讨论时,空泛的理论承载了丰厚的背景材料加以佐证。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真实的心声,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收到教学实效。
此外,学生利用网络,过去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的资料,现在很短时间就能查到;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深入、难得结论的问题,也可课后在网页公共留言板诸如“我来说几句”上继续进行争鸣,更大范围更深入地加以讨论;学生的探究总结也可以发送到网页上作为反馈、交流的方式。
三、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学生需求性原则。学生对抽象的政治理论往往不感兴趣,但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却有强烈的求知需求,教师应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合,拟订出适合探讨的问题让他们自由选择,自愿结合,自主探究,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冲动,带着将要探究的“问题”去学习,用现实事例去领悟书本的政治理论。
2.知识相近性原则。探究的问题应与政治课的单元知识体系的学习相近相融。如学习《国家职能》,应结合当时的国际政治风云,通过具体事例为抽象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原理赋予具体、生动的内涵。“以例化理,以理析例,事理相容”的探究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找到理论的支持,探究的切入点、突破口,同时通过鲜活的事例及时活化对理论的理解。
3.教学层次性原则。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使探究问题靠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学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时,把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进行整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教材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理解的问题;第二层次是由课本延伸的问题,如“我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农业产业化路在何方”等;第三层次是少数学生关心的超越书本阈限的问题,如“土地流转,谁与农民争利”“失地的农民,隐患何在”等。此外,评价也要注重设计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
4.教育思想性原则。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要为学生提供心理体验的空间。如学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时,恰逢“轮椅上的科学巨人”史蒂芬·霍金访华,教师引导学生从新闻媒体收集资料,走近霍金,了解霍金,在课堂上探讨霍金成才的原因,感受霍金成长的历程,交流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启示……这样的学习,不再凝固于表面,而是实现内心的感悟,产生心灵的震撼,最终内化为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