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610007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几率和死亡几率一直在上升,仿佛成为死神的代名词。最可怕的是,肺癌对生命的威胁系数,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高居癌症的榜首。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没有在早期诊断出来,又不曾找到彻底消灭病因的方法。面对这样肆无忌惮的肺癌,特别是发展到中晚期后,似乎更是毫无办法。面对这样恶劣的情况,我们该如何进行抗争?
一、肺癌的两种治疗方式: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
面对这样强大的病魔,众多医学人员坚持不懈抗争,从而制定出规范化的治疗指导,并细致分成国内、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便更有针对性。当然这种规范化治疗会紧跟全球最新治疗指南的步伐,以确保规范治疗的先进性。根据目前的肺癌规范化治疗指南,我们可以把肺癌分成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其次还进一步建立了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治疗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更精细的实施环节的确定,也就是处于一期、二期的病人要优先选择手术治疗,处于第三期、四期的病人就要选择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包括放射线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现今在治疗肺癌上以组织细胞类型、免疫组化分析、临床分期等作为依据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这也是普遍认同的肺癌治疗原则之一。
然而现实常常是事与愿违,根据规范化治疗指南确定的治疗方案,根本无法满足大部分肺癌病人的需要,甚至有些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这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也有两三成病人活不过五年;有的就算是看起来比较合理的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作为参照性进行的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对于那些不抽烟却患上了肺腺癌的病人,运用厄罗替尼等药物来完成二线治疗,但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概率也不到三成。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规范化治疗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普遍性,针对的是大部分的人群,根本没有深层次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思考,肺癌又是及其复杂的疾病,这种没有深入分析个体化的治疗指南,是无法满足病人的需要的,因此现今在治疗肺癌上,除了要满足规范化治疗外,也越来越注重个体化治疗的探究和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促进肺癌治疗个体化的发展
什么是药物基因组学呢,它就是指根据基因水平的不同分析药效的不同,放在首位的是确保药效和用药安全,再仔细分析基因改变跟这其中的关系。正是因为如此,基因的多态性和药效的各异性就产生了关联,自然而然就推动了个体化治疗,也为个体化治疗指明了一个方向。
这几年,因为药物基因组学的不断深入,让更多的人发现原来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在遗传学上来说是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疾病,也就是不同的肺癌病人都是因为各自不同的环境下出现的独立遗传和变异个体产生了不同的肺癌,在遗传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在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等情况一样的病人,使用一样的药物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在肺癌化疗药物中效果最明显的就是铂类化合物,因为它通过直接伤害癌细胞的DNA,然后机体利用核苷酸来修复受损的DNA。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切除修复交叉的互补基因。还有报道显示,对于ERCC1表达阴性者使用含铂标准化疗方案可以让病人的生存期变长,但ERCC1表达阳性者进不进行这种化疗,在生存期上来看都没有什么变化。现今的医学技术更加证明了肺癌组织细胞的基因结构等不同会导致肺癌药物治疗效果的不同。拿多药耐药基因来说,它的过表达就会导致肺癌细胞对阿霉素产生耐药性。这一系列的事实都告诉我们,要让肺癌治疗更有针对性,就要意识到肺癌组织细胞的结构基因组学等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深入肺癌的个体化治疗。遗憾的是,即使是依照相关的指标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疗效还是不够显著。
除铂类化合物治疗外,分子靶向药物也逐渐将治疗依据转向肿瘤细胞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的变化特征上。有研究人员进行了K—ras和EGFR突变会不会影响疗效的实验,实验结果辨明,如果病人没有K-ras突变,或有EGFR突变的肺泡细胞癌者,使用吉非替尼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K—ras突变就标志着吉非替尼有潜在的耐药,EGFR就标志着吉非替尼有潜在的敏感。当然有些学者也认为这只是个例,不能就此判断二者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这也是为何分子靶向药物只对很小一部分病人有效,大部分病人是无法享受同等疗效的。
三、怎样让肺癌进入深层次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
跟传统治疗方案不同,个体化治疗是要针对每一位肺癌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肺癌个体化治疗,我们就要做好下面几点:第一、要掌握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存在的辩证关系,并非去规范存个体,而是在高度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肺癌个体化治疗,二者相辅相成;第二、要准确掌握病人的相关信息,再决定不同肺癌病人癌细胞生物学的行为,行为包括转移、耐药等基因组、蛋白质组的变化,还要把握不同病人体内微环境和药物代谢的所有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定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对病人有效的;第三、还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建可供临床使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平台,还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性、上降低成本,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肺癌患者用得起这种技术。进行综合评估后开展有针对型的治疗,同时根据肿瘤治疗后不同反应进项治疗方案的调整,让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肺癌,作为最凶残的疾病之一,只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恐慌。面对个体的多样性,更应该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这也变成了现今探求肺癌治疗方法的方向之一,相信在战胜肺癌上,我们离胜利又进了一步。
论文作者:余海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肺癌论文; 个体化论文; 病人论文; 药物论文; 细胞论文; 基因论文; 的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