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_社会学论文

我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_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中国论文,制度建设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学科制度建设的问题引起了学界的重视。这里,我想结合社会学在中国的制度化过程、历史命运和现实状况等,谈谈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的一些问题,就教于学界。

一、关于学科制度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

学科制度就是学科的规范体系及其物质体现;在学科的规范体系及其物质体现背后,还有某种深层的理念支撑着。所以,从层次来看,学科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处在第一层次的是学科深层理念;处在第二层次的是学科规范体系;处在第三层次的是学科物质体现。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主要是学科制度的软件;第三层次则主要是学科制度的硬件。

就社会学来说,其深层理念,就是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这里,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减缩社会代价,就是指社会代价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大限度、缩小到最小的范围的办法。社会代价往往大多数是由社会弱势群体来承担的,这就是社会学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没有话语权或很少话语权的“沉默大多数”的渊源。“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深层理念,植根于两大系统的社会学的奠基人、创始人那里。孔德把“秩序和进步”看作是社会学的主旨;马克思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为此研究把人异化为物的社会制度根源。根本区别在于两者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但不论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都把“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作为自己的深层理念。

为了做到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必须要实事求是地把握客观真实、现实真相;任何弄虚作假,掩盖真相,只会阻碍社会进步,增加社会代价。因此,弄虚作假,掩盖真相,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是不道德的。可以说,社会学的全部学科规范都是为了在质上和量上保证实事求是,把握真相。无论是默顿的四种“普遍规范”:普遍主义、共有主义、无私利性和组织化的怀疑精神,还是我们经常引用的马克思的名言“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的情况来理解事物”、“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等,都是如此。有的学者把操作细则看作是低于普遍原则的下一层次的规范。这是对的。规范确实是分层次的,但说普遍原则是“文化免疫的”,而操作细则是“文化负荷的”,在我看来,是可以商榷的,因为,不论“普遍原则”也好,“操作细则”也好,都是有“文化负荷”的。上面默顿的四种“普遍规范”都不是纯粹“文化免疫”的。

为了落实“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深层理念,落实保证“实事求是,把握真相”的规范体系,必须有它们的物质保证、物质体现。这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学科制度结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研究者、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网络,规范的学科培养计划,权威的出版物和基金资助。

除了对学科制度的理解外,还有许多相关的问题需要研究:如学科制度与学科成熟性的关系。我认为:一个学科的学科制度是该学科成熟度的标志之一。又如,学科制度化与学科本土化的关系:学科在一个国家制度化的过程,也是该学科在该国本土化的过程。等等。

二、新时期社会学学科的制度建设:进展与问题

作为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之一的社会学,自上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从制度建设或制度化的视角看,大体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曲折道路。新中国建国以前约50年,社会学在本土化的旗帜下,不管是就教学制度化或就科研制度化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国也因此被誉为“生气勃勃的社会学活动的中心”,被誉为在思想质量上除北美和西欧之外的“世界上最繁荣的社会学所在地”。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约30年,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学被取消,学科的制度化变成了“去制度化”,根本谈不上学科的制度建设,整个社会学学科陷入了绝望的谷底。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学要赶快补课。之后,社会学才重新走上了学科制度建设的康庄大道。

自那时以来,中国的社会学在学科的制度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一,在社会学学科制度结构方面,可以着重指出如下几点:

1.社会学教学机构初具规模。据1999年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社会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统计,初步结果是:在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所属院校中,已有社会学专业37个,其中社会学系33家;已有社会工作专业30个,其中社会工作系9家。因而在社会学教学的规模上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社会学系20个,家政系5个)。到2001年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社会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统计表明,社会学专业超过40个,社会工作专业接近100个(发展过快,需要评估)。这从一个重要方面表明,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的社会学教育制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社会学研究机构普遍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我国各省社会科学院几乎都有社会学研究所。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浙江、辽宁、云南等省的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研究所,都有很强的实力。在研究机构方面值得提及的最新发展,是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建立的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社会学学科就有两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3.社会学学术团体的成立发展。中国社会学会已经经历4届。各省市也有社会学会这样的学术团体近40个。中国社会学会还建立了每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的“年会制度”。年会已经召开了10次。学术年会越开越兴旺,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今年7月的“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兰州学术年会”就收到130多篇论文。

4.社会学学位体系的完整设立。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权。现有社会学博士点7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硕士点接近30个,并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3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

5.社会学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系中的地位得到确立。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社会学课题是增加最快的学科之一。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社会学的课题共立项210项,其中重点项目42项,一般目116项,青年项目52项。除经济学科之外,社会学立项数的增加,是最快的。在十五规划中,这个势头继续保持了下来。2001年申报社会学项目的有446项,立项44项。2002年申报社会学项目的同样有446项,但立项则增加到59项,增幅较大。

第二,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方面,这里也指出几点:

1.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方向、本土化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学科的性质等问题上,社会学界取得了广泛的共识,这种共识集中体现在我们要建立的社会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用费孝通先生在《建立我国社会学的一些意见》一文中的话来说,就是要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这是在本质上有别于中国旧时代的社会学和西方各国的社会学的”。

2.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已经发展和建立了一些相对完善和独立的分支学科体系,这些分支学科包括: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心理学、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都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企业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国外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社会工作学、社会保障学、社会调查学、体育社会学、法社会学等等。

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出版了一系列不同层次有影响的著作。出现一些有影响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社会学理论,如小城镇理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等等。在实证研究方面,费孝通的《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等,就是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的农村进行深入调查的成果。同样,雷洁琼指导下的《中国城市家庭》、《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等,也是对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成都五个大城市的家庭生活,开展建国后首次大规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成果。此外还有一些以大规模调查为基础的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现在一些社会学术语,如“社区”、“协调发展”、“运行机制”、“结构转型”等,已经成为社会的大众的通用语言。

4.社会学的课程体系已经建立,社会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已经确定。1999年7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社会学系主任联席会议上,确定了大学本科社会学专业10门专业主干课,它们是: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或中国社会学史、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概论、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现代化)。此外,还确定了本、专科社会工作专业8门专业主干课,它们是: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生活保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课程已在各类高校普遍开设,成为大学生最为欢迎的课程之一。

第三,在其他与学科制度有关的方面,还应该指出的有:

1.1992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出版,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卷首文中,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社会学的一系列根本理论问题,如社会学对象,性质、功能、地位等,描述了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对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趋势也作了分析。该卷辞书收集了千余条词条,概括和总结了社会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社会学知识,成为社会学学科的一本总结性成果。

2.社会学有了像《社会学研究》、《社会》、《国外社会学》等自己的杂志,出版了《社会学年鉴》。

3.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学国际学术交流,扩大了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影响。1995年底亚洲社会学大会在中国召开,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2003年第三十六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也将在中国召开。

毫无疑问,与过去相比,社会学有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条件。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学的学科制度建设,要营造有利于社会学进一步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条件,还有不少事情要做,例如:

——在学位制度方面,博士点是按二级学科设立的,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学有超过100个分支学科的情况极不适应。社会学本身只设一个博士点的制度,无助于促进社会学的发展,相反实际上限制了社会学的发展。

——在出版体制方面,社会学的学术杂志太少,在这么多高等学校,除了上海大学的《社会》杂志外,再没有社会学的专业学术杂志。

——在学科规模上,从学科的设置到招生,与经济学严重失衡。经济学应该大,问题是社会学太小,小到不成比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只重视经济因素,不重视非经济因素,是不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

——在投入的政策和体制上,与自然科学严重失衡。重理轻文的倾向对社会学的影响极大。重理轻文的观念被错误地制度化了。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在对社会学的认识和定位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社会学是一门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正在迅速发展的、在我国有特殊经历的新型学科。所谓“占有重要地位”,从大的学科分类来说,在邓小平同志1979年提出社会学要和政治学一样要赶快补课前后,胡乔木等同志对社会科学提出这样的分类:文、史、哲,经、法、社。这是有道理的。所以,社会学作为一个大的门类也是有根据的。从社会学的功能来看,它身兼三职:社会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学又是一门基础性的文科学科;更重要的,社会学还是一门应用文科。所以不能笼统地说社会学是一门“长线学科”。现在,在所有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一所大学没有社会学系。在我国,社会学尤其是和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化的趋势相适应的,即与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的趋势相符合的。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论理为指导的中国社会学着重研究非经济因素对社会稳定、发展与改革的影响,从而既促进社会的稳定,又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中国社会学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学科,不能笼统地把它叫做“敏感学科”。它研究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出消除不稳定因素的建议。

如果上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条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制度建设将会迈出更大的步伐。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7·16"讲话明确指出,社会学乃是要加强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基本学科之一。他指出,我们要“加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和经济、法学、历史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各学科的研究”。这一明确的定位,对曾经中断近30年、恢复重建后获得巨大发展但仍相对弱小的社会学来说,至关重要。社会学在得到明确定位后,在得到切实落实过程中,一定会比过去得到更大的发展,一定会对我国社会的改革、稳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三、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的关键: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切切实实地推进学科建设,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十分关键,可以说是要常抓不懈的当务之急。这里涉及到学科内容推进和学科制度建设的关系问题。理论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生命源泉和主要内涵,学科建设是积累创新成果的体制化形式和主要渠道。没有理论创新就谈不上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没有学科建设则不能巩固理论创新的成果。应该说,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特别是理论创新,是中国社会学的薄弱的环节。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是一个涉及很多层次、极为复杂的话题。这里只就我认为的一些根本问题,提出几点个人想法。

第一,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社会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我看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1.从中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社会生活的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学习领会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个社会学者,如果不自觉接受作为2500多年来智慧之花发展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打着各种时髦旗号的最坏的哲学的支配。2.分清根本观点与具体论断。就根本观点说,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是取之不尽的理论宝库,当然就具体论断说,无疑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校正。我们说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就是以他的根本观点为指导。3.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的最基本的结论,对中国社会学者来说,特别要掌握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论述。离开这些,中国社会学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其他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正确解决。

第二,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必须明了世界社会学的整体态势——吸取欧美社会学的强点,走自己的路。欧美社会学是强势社会学,处在中心地位,而中国社会学是弱势社会学,处在边陲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树立主体意识,防止“边陲思维”特别重要。就是说,处在边陲地位,不等于应该有对西方社会学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还以为站在学术前沿的“边陲思维”,而应该有中国学者自己的主体意识。客观地承认自己是弱势学科,不等于甘当弱者。我们要通过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而成为强者,做到:“你懂的,我不是不懂”,“我有的,你却不一定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的能力和实力。

第三,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必须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必须将世界社会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所谓立足现实,就是中国社会学把现实的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学的中国化,首先当然是立足现实,同时也是与开发传统分不开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一个用之不尽的宝库,可资开发的思想资源。现在还做得不够。中国社会学百年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史论结合对社会学是同样重要的;没有历史感的社会学作品,是缺乏底蕴的。创造中国特色,不是别的,就是中国社会学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实际,去调查、去研究、去概括、去总结,同时,又要深入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从我国丰富的社会思想资料中,从我国悠久的优秀传统中吸取养料,并同欧美社会学所反映的世界社会学普遍原理结合起来。这样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社会学,既使世界社会学的普遍原理扎根于中国,同时又对普遍原理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还必须建立起有影响的、相互友好的学术竞争的中国学派。这是坚持和贯彻“百家争鸣”,繁荣学术的必经之途。现在,在社会学界能够进行正常学术争鸣的学派,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最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要靠我们中国社会学者、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社会学者自己来承担;“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学术之路要靠我们自己来跋涉;高水平的良性互动的中国学派也要我们自己来创立。只有“方向正确、人品高尚、学问扎实、体魄健全”的社会学者,才能真正担当得起这样的重任!

标签:;  ;  ;  ;  ;  ;  

我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_社会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