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论证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能力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由一则小故事引发的思考
这是根据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这部名剧中的一个情节改编的一个小故事:女主人公鲍细娅是名门闺秀,长得妩媚动人,引来了许多求婚者。一天,鲍细娅带来三只盒子,对众多的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每只盒子上写着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够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就可以成为我的意中人。”三只盒子一字儿排开。
金盒子上写的是:“肖像在这只盒子里。”
银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只盒子里。”
铅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子里。”
大家礼让两位王子先猜,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猜中,只得先后悻悻离去。而被一位年青潇洒且颇有学识的富商子弟猜中了,并说出他的推理过程。
其实,这无异于一场考试。如果求婚者懂得逻辑知识,知道运用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等基本规则,他就不难推出:由于金盒子与铅盒子上写的话是相反的,那么,其中必有一真一假。而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于是银盒子上的话只可能是假的,银盒子上说“肖像不在这只盒子里”,相反,肖像正好放在这只盒子里。
今天的高中生,所面临的高考,从一定意义上讲决定着考生的前途和命运。高考考查哪些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考试大纲对文科综合能力提出了四项能力目标与要求,其中“论证和探究问题”则是最高层次能力目标,它旨在考查学生科学论证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掌握科学论证方法?怎样才能提高思维能力呢?这是高考备考中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内涵与要求
1.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基本内涵。
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一般来说,针对试题设置的具体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如何从这些要点中遴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观点正确、符合逻辑、层次分明的论述,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也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
探究问题,就是对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这既体现在对问题论证过程之中,也体现在对问题的拓展和深化之中。探究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也就是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面对试题设置的新情境、提供的新材料、提出的新问题,我们如何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经历的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究问题的过程。
2.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基本要求。
《考试大纲》对于“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目标提出了三点基本要求:第一,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第二,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第三,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思维。
三、论证和探究问题的主要方法
1.判断的方法。
牛顿说过:“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便开始也无力进行。”我们要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断,肯定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在文综高考试题中,每一道题都包含着一系列的判断。从选择题中题干与题肢的连接上,至少可以形成四个判断,对它们是与否、真与假的判断,就是我们所说的审题解题的思维过程。从主观性试题来看,更是有着比较复杂的判断过程。在编制答案时,任何一句完整的话,都是一个判断,你的判断是否扣题,是否准确,决定你编制的答案水平的高低。
2007年全国卷Ⅰ第25题,这是一道选择题,题干与题肢之间就构成了四个判断,这些判断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就是看它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例1]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现象也越来越多。企业间的兼并和企业破产
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是股份制改造的最佳途径
③是市场失灵的具体体现
④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在这道题中,①④与题干连接后,形成了两个真实判断,②③与题干连接后,形成的是两个虚假判断。因此,①④组合的D项是正确选项。
2.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方法,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进行辨别、区分异同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能帮助我们明辨是非,甄别真伪,分清优劣,区分异同。在文综高考测试中,考查比较方法的试题俯拾皆是。甚至出现过一题多问考查比较方法的试题。比如,2006年重庆卷第36题的四道小题就有三道是考查比较方法的。
考查比较方法的这类试题,从解答的形式来看,大体上分为三类:
第一,指出比较对象各自的特点(不同点)。
[例2]2005年全国乙卷第39题(8):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服务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
这道题显然是要求答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参考答案:
①服务商品是一种无形商品,而普通商品则是有形的。②服务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而普通商品的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则是分开的,地点也不一致。
第二,指出比较对象的异同(相同点和不同点)。
[例3]2006年重庆卷第36(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答案如下:
相同点——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
不同点——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第三,对复杂材料(多元要素)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
[例4]2006年北京第40题(2):对比甲村和乙村,结合经济常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强化产业支持”增加农民收入。
这道题较明显采用了比较的方式,但比较的内容较为复杂,有较强的思考性和综合性,旨在考查综合比较与分析的能力。在答题时,要求从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农村产业结构等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在明确甲村存在问题、乙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应采取的对策。
3.概括的方法。
概括就是从个别对象的本质属性推知同类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抽象过程和科学方法。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个别和一般相结合的过程。概括的方法,在文综测试中比较多见。
[例5]20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4)。这道题提供了“美国对华贷款”两个时段的图表资料,然后提出问题: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
这道题在审题过程中,要求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抽象概括出结论。答案如下。
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
在政治类试题中,往往提供一组资料,然后提出问题,比如,“这几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这几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就是对概括方法的考查。
4.分析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是最高层次,是具有概括性的分析。人们比较常用的分析,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等。
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静态分析是在相对静止状态中去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动态分析则是在运动变化中去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方法。无论是静态分析还是动态分析,都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这种分析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原因的分析。这种分析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限于篇幅,只列举一个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实例。
[例6]2004年广东、广西卷第39题(1):
参考答案:
表1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刚刚进入小康;城市居民开始进入富裕;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
在这道试题中,对于恩格尔系数的界定明显地体现了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绝对贫困、温饱、小康、富裕、最富裕等属于定性的界定,与之相对应的60%以上、50%—60%、40%—50%、30%—40%、30%以下等,都是定量界定。
5.综合的方法。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结合起来的方法。一般来说,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质上包含着综合的能力。
2003年江苏、广东卷第39题(2):综合上述各表,运用经济常识和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这道试题就侧重于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6.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因此,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高考文综试题中,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非常普遍。比如,2005年北京文综第38题(1):“微笑曲线”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求先从产品研发、零件生产、组装、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然后综合概括出一个结论:产品研发、零件生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的企业利润较高,而组装企业利润较低。通过对两个时期的两条曲线的比较,综合概括出:目前组装这个底端企业利润量更低,而曲线两端环节的利润量增加更快。因此,对于处在底端的组装企业更为不利。
7.归纳的方法。
归纳的方法,是指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它体现了人们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在文综试题中,经常被当作一种科学的论证方法进行考查。
比如,2004年江苏卷第38题(1):三个材料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要求从三则材料中归纳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
8.演绎的方法。
演绎是与归纳相反的思维过程,是从抽象到具体,即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思维形式。这个思维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由于其推理过程由三个部分构成,又被称为“三段式”。比如:
如果用M表示上述推理中的“客观规律”,用P表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用S表示“经济规律”,其推理结构可以写成:
在高考试题中经常考查演绎的思维方法,只是在推理过程中,不象演绎逻辑推理中要件那么明显和齐全,往往隐含着某个要件。
近些年,在高考中比较重视考查演绎思维能力。根据我多年的研究,把演绎思维方法编制答案的解题思路归纳为三种基本形式。
(1)第一种形式
①大前提——原理或方法论标题(或名称)
②小前提——原理或方法论的具体方面
③结论——结合材料分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演绎答题模式,一般以“三段式”来呈现。这一形式的缺陷是,容易造成原理和材料两张皮,理论与实际脱节。
[例7]2004年全国卷Ⅰ第39题(6)小题,考查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考查演绎的论证方法。从提供的参考答案来看,符合演绎的第一种形式。
答案要点:
①大前提——原理名称(答案中省略)
②小前提(原理的具体方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运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③结论(对应于原理、方法论各方面的具体分析)——东北地区应自力更生,结合自身能源、基础设施、人才等优势,充分利用相关的政策和国家的扶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第二种形式
*大前提——原理、方法论标题(或名称)
*小前提(原理、方法论的具体方面)+对应方面的具体结论
——小前提①+具体结论①(形成答案要点①)
——小前提②+具体结论②(形成答案要点②)
——小前提③+具体结论③(形成答案要点③)
这一形式是目前高考编制的答案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其突出特点是:把小前提的若干方面拆分到各个答案要点中,作为领句出现,在每个领句之后都是结合材料分析如何体现这一方面(小前提)的。这种答案编制层次清楚,思路清晰,在每个要点中既有观点又有材料,既有理论又有实际。
[例8]2006年全国卷Ⅰ第39题第(7)小题,同样是考查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演绎思维方法的,但提供的答案属于演绎的第二种形式。
(3)第三种形式
*大前提——原理标题
*材料具体分析+点明小前提
——材料具体分析①+点明小前提①
——材料具体分析②+点明小前提②
——材料具体分析③+点明小前提③
在这种形式中,是对背景材料进行分层分析后,分别对应点明小前提,形成答案要点。从演绎三段式的模式来看,它有具体结论前置的突出特点。然而,这种形式小前提与具体分析融为一体,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结合自然,真正做到了事理交融。
在2007年高考文综测试和政治单科试题中,采用演绎方法编制答案的试题比重较大。
[例9]2007年全国卷Ⅰ第40题(5):
当然,演绎这三种形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只是便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但在实际运用时,有时可能会混合在一起使用。
综上,在高考试题解答中,一道题究竟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要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可以从设问中体会和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在每一个试题的设问中,总有一些关键词是用来指示解题思维方法的。比如,“比较”、“比较……异同”、“……关系”、“区别与联系”等指向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方法。“分析”、“分析说明”等主要是指向的分析方法。“概括”、“归纳”、“综合”等指向的方法更明确。“说明”、“反映”等指向的方法,可以是分析,也可以是概括,还可以是归纳和演绎。“如何体现”、“怎样体现”等在多数情况下指向的是演绎方法。
标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